【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羽毛球训练相关,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判别式羽毛球训练用多向发球机。
技术介绍
1、在羽毛球训练领域,传统的发球机存在诸多局限。
2、许多发球机缺乏智能判别功能,无法根据训练场地情况和运动员的实际表现自动制定和调整发球的位置、高度、角度和力度,训练方式较为单一和固定。
3、现有的发球机在对运动员击球的分析方面能力不足,难以精准找出运动员的薄弱点并据此提供针对性的训练内容。
4、在移动和定位方面,传统发球机的灵活性和稳定性欠佳,无法快速准确地到达指定位置,且在调整位置时难以保证自身的稳定,容易出现侧翻等问题。
5、对于发球高度和角度的控制不够精确,难以真实模拟各种复杂的发球场景,限制了训练的多样性和有效性。
6、而且,现有发球机各部件的控制机制不够精准和高效,影响了发球机的性能和使用体验。
7、综上所述,为了满足羽毛球训练的多样化和专业化需求,提高训练效果和质量,迫切需要一种创新的智能判别式羽毛球训练用多向发球机来克服现有发球机的不足。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判别式羽毛球训练用多向发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撑板(1),所述上支撑板(1)下端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柱(2),多个所述支撑柱(2)下端固定连接有下支撑板(3),所述下支撑板(3)下端设置有四组移动轮组(4),且每组移动轮组(4)由两个滚轮组成,所述上支撑板(1)上端中心处设置有支撑竖杆(5),所述支撑竖杆(5)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转座(6),所述连接转座(6)上端内部转动连接有发球机构(7),且发球机构(7)前端设置有发球口,所述发球机构(7)左端转动连接有调角电机(8),且调角电机(8)固定连接在连接转座(6)左端外壁上,所述发球机构(7)上端连通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判别式羽毛球训练用多向发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撑板(1),所述上支撑板(1)下端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柱(2),多个所述支撑柱(2)下端固定连接有下支撑板(3),所述下支撑板(3)下端设置有四组移动轮组(4),且每组移动轮组(4)由两个滚轮组成,所述上支撑板(1)上端中心处设置有支撑竖杆(5),所述支撑竖杆(5)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转座(6),所述连接转座(6)上端内部转动连接有发球机构(7),且发球机构(7)前端设置有发球口,所述发球机构(7)左端转动连接有调角电机(8),且调角电机(8)固定连接在连接转座(6)左端外壁上,所述发球机构(7)上端连通有球筒(9),所述连接转座(6)下端前侧设置有智能主机(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判别式羽毛球训练用多向发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主机(10)前端中心处设置有高速摄像头,且智能主机(10)前端四角处内部均设置有测速雷达,所述智能主机(10)内部设置有ai处理模块、定位模块、控制模块和传输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判别式羽毛球训练用多向发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板(1)上端内部开设有四个限位滑槽(11),且四个限位滑槽(11)呈辐射形分布,四个所述限位滑槽(11)中心处连通有电机收缩孔,且电机收缩孔上下贯穿在上支撑板(1)上端中心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判别式羽毛球训练用多向发球机,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限位滑槽(11)内部均卡接有限位滑块(12),并与四个限位滑块(12)滑动连接,四个所述限位滑块(12)上端内部均转动连接有支撑侧杆(13),且四个支撑侧杆(13)分别转动连接在支撑竖杆(5)下端外侧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判别式羽毛球训练用多向发球机,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支撑侧杆(13)下端内部均开设有限位转槽(14),四个所述限位转槽(14)上侧内部均转动连接有限位连接杆(15),四个所述限位连接杆(15)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连接环(16),并转动连接在限位连接环(16)前后两端和左右两端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判别式羽毛球训练用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利军,方颖婕,周冰清,黄鹂,尹剑春,郑永昌,王国红,彭昕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