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组件及衣物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5183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4 2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解组件及衣物处理设备,电解组件包括电解装置、加热件以及安装装置,电解装置包括电极;电解装置和/或加热件与安装装置连接,加热件和电极位于安装装置的同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解组件,可以通过电解装置电解水产生具有强氧化活性的羟基自由基以进行杀菌消毒,还可以通过加热件将液体加热至所需温度,将加热件和电解装置集成在一起,能够便于加热件和电解装置结构布置更加紧凑、便于整体拆装。

Electrolytic components and clothing process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解组件及衣物处理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解杀菌
,尤其涉及一种电解组件及衣物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羟基自由基(·OH)因其有极高的氧化电位(2.80eV),其氧化能力极强,与大多数有机污染物都可以发生快速的链式反应,无选择性地把有害物质氧化成CO2、H2O或矿物盐,无二次污染。相关技术中,在洗衣机中使用电极电解水,可以产生羟基自由基,进行杀菌。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电解组件及衣物处理设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电解组件,包括电解装置、加热件以及安装装置,所述电解装置包括电极;所述电解装置和/或所述加热件与所述安装装置连接,所述加热件和所述电极位于所述安装装置的同一侧。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电解装置包括与所述电极导电连接的导电连接体,所述安装装置形成有贯穿所述安装装置的第一安装孔,所述导电连接体密封地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加热件的一端密封地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电解组件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电极与所述加热件的第一紧固件。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加热件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电极位于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之间。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电解组件包括第一绝缘件和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绝缘件位于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之间,且套设在所述电极上,所述第一紧固件环绕于所述第一杆体、所述第二杆体以及所述第一绝缘件的外侧表面。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绝缘件的顶表面和/或底表面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紧固件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电极包括至少一层电极单元。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电极单元包括间隔设置的阴极子件和阳极子件,所述阴极子件包括第一支撑部以及从所述第一支撑部向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一梳齿;所述阳极子件包括第二支撑部以及从所述第二支撑部向远离所述第二支撑部的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二梳齿;所述第一梳齿和所述第二梳齿交替间隔布置。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梳齿包括第一支齿和第二支齿,所述第一支齿和所述第二支齿沿所述阴极子件的厚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二梳齿包括第三支齿和第四支齿,所述第三支齿和所述第四支齿沿所述阳极子件的厚度方向间隔布置。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电极单元的数量为多层;所述电解组件包括隔离垫,所述隔离垫设置于相邻两所述电极单元之间。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隔离垫形成有沿所述隔离垫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隔离垫的第一过流孔。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电极单元包括间隔设置的阴极子件和阳极子件,所述隔离垫表面形成有凸起,所述凸起伸入位于所述隔离垫同一侧的所述阴极子件和所述阳极子件之间。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电解组件包括第二绝缘件,所述电极包括阴极和阳极,所述第二绝缘件的至少一部分夹设于所述阴极和所述阳极之间。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阴极和所述阳极层叠设置,所述第二绝缘件包括底座以及凸出于所述底座表面的凸柱,所述阳极具有通孔,所述底座夹设于所述阴极和所述阳极之间,所述凸柱穿设于所述通孔内。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电解组件包括扣接件和第二紧固件,所述加热件和所述电极通过所述扣接件和所述第二紧固件固定连接。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扣接件包括连接段以及位于所述连接段相对两端的卡扣段,所述连接段位于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之间,其中一所述卡扣段扣合在所述第一杆体上,其中另一所述卡扣段扣合在所述第二杆体上。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扣接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扣接件沿所述第一杆体和/或所述第二杆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沿两所述阴极和所述阳极层叠方向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扣接件,所述阴极和所述阳极夹设于两所述扣接件之间,所述阴极、所述阳极以及两所述扣接件通过所述第二紧固件固定连接。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凸柱的端面凸出于所述阳极的表面,所述连接段抵接于所述凸柱的端面以使得所述连接段和所述阳极之间形成间隔空间,所述第二绝缘件形成有贯穿所述凸柱和所述底座的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段上形成有第二连接孔,所述阴极形成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二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以及所述第三连接孔中。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电解组件包括绝缘限位件,所述绝缘限位件夹设于所述间隔空间内。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绝缘限位件形成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贯穿孔,所述凸柱穿设于所述第二贯穿孔中。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凸柱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凸柱沿所述连接段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绝缘限位件形成有一个第二贯穿孔,其中一个所述凸柱穿设于所述第二贯穿孔内,所述绝缘限位件设置于两所述凸柱之间,所述绝缘限位件沿所述连接段的延伸方向的相对两端均形成有开放缺口,所述开放缺口与对应的所述凸柱适配。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绝缘限位件具有沿所述连接段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二凹槽,所述连接段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阳极具有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阳极的第二过流孔;和/或,所述阴极具有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阴极的第三过流孔。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阳极为网状结构,所述阴极为网状结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电解组件包括温控器,所述安装装置形成有贯穿所述安装装置的第三安装孔,所述温控器密封地穿设于所述第三安装孔内,所述温控器的用于测量温度的一端位于所述安装装置的朝向所述电极的一侧。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安装装置包括主体部和连接件;所述主体部包括所述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以及弹性体,所述弹性体夹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所述安装装置形成有连接孔,所述连接件密封地穿设于所述连接孔中;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以及所述连接孔分别贯穿所述第一安装板、所述弹性体以及所述第二安装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包括内筒、外桶以及上述任一的电解组件,所述内筒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外桶内,所述外桶上形成有避让口;所述电极和所述加热件设置于所述外桶和所述内筒之间,所述安装装置密封所述避让口。进一步地,所述衣物处理设备包括连接于所述外桶内侧的安装支架,所述加热件支撑于所述安装支架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解组件,可以通过电解装置电解水产生具有强氧化活性的羟基自由基以进行杀菌消毒,还可以通过加热件将液体加热至所需温度。通过安装装置将加热件和电解装置集成在一起,一方面能够便于加热件和电解装置结构布置更加紧凑;另一方面,便于将电解组件整体拆装,便于对产品更新换代,具体地,以电解组件应用于衣物处理设备为例,如果原来的衣物处理设备中配置了加热件,但没有配置电解装置,如果想增加电解装置进行杀菌消毒以提升产品性能的话,则可以将原来加热件拆卸下来,在原来安装加热件的位置,重新安装本专利技术的电解组件即可,在基本不改变衣物处理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解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电解装置,所述电解装置包括电极(11);/n加热件(2);/n安装装置(3),所述电解装置和/或所述加热件(2)与所述安装装置(3)连接,所述电极(11)和所述加热件(2)位于所述安装装置(3)的同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806 CN 2019107228030;20190806 CN 2019107227851.电解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解装置,所述电解装置包括电极(11);
加热件(2);
安装装置(3),所述电解装置和/或所述加热件(2)与所述安装装置(3)连接,所述电极(11)和所述加热件(2)位于所述安装装置(3)的同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装置包括与所述电极(11)导电连接的导电连接体(12);所述安装装置(3)形成有贯穿所述安装装置(3)的第一安装孔,所述导电连接体(12)密封地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装置(3)形成有贯穿所述安装装置(3)的第二安装孔,所述加热件(2)的一端密封地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组件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电极(11)与所述加热件(2)的第一紧固件(6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2)包括第一杆体(210)和第二杆体(211),所述电极(11)位于所述第一杆体(210)和所述第二杆体(211)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组件包括第一绝缘件(51)和第一紧固件(61),所述第一绝缘件(51)位于所述第一杆体(210)和所述第二杆体(211)之间,且套设在所述电极(11)上,所述第一紧固件(61)环绕于所述第一杆体(210)、所述第二杆体(211)以及所述第一绝缘件(51)的外侧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件(51)的顶表面和/或底表面形成有第一凹槽(51a),所述第一紧固件(61)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凹槽(51a)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11)包括至少一层电极单元(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单元(11”’)包括间隔设置的阴极子件(110)和阳极子件(111),所述阴极子件(110)包括第一支撑部(1102)以及从所述第一支撑部(1102)向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1102)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一梳齿(1101);
所述阳极子件(111)包括第二支撑部(1112)以及从所述第二支撑部(1112)向远离所述第二支撑部(1112)的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二梳齿(1111);所述第一梳齿(1101)和所述第二梳齿(1111)交替间隔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梳齿(1101)包括第一支齿(11011)和第二支齿(11012),所述第一支齿(11011)和所述第二支齿(11012)沿所述阴极子件(110)的厚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二梳齿(1111)包括第三支齿(11111)和第四支齿(11112),所述第三支齿(11111)和所述第四支齿(11112)沿所述阳极子件(111)的厚度方向间隔布置。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单元(11”’)的数量为多层;所述电解组件包括隔离垫(7),所述隔离垫(7)设置于相邻两所述电极单元(11”’)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垫(7)形成有沿所述隔离垫(7)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隔离垫(7)的第一过流孔(7a)。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单元(11”’)包括间隔设置的阴极子件(110)和阳极子件(111),所述隔离垫(7)表面形成有凸起(71),所述凸起(71)伸入位于所述隔离垫(7)同一侧的所述阴极子件(110)和所述阳极子件(111)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组件包括第二绝缘件(52),所述电极(11)包括阴极(11’)和阳极(11”),所述第二绝缘件(52)的至少一部分夹设于所述阴极(11’)和所述阳极(11”)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11’)和所述阳极(11”)层叠设置,所述第二绝缘件(52)包括底座(521)以及凸出于所述底座(521)表面的凸柱(522),所述阳极(11”)具有通孔(11a),所述底座(521)夹设于所述阴极(11’)和所述阳极(11”)之间,所述凸柱(522)穿设于所述通孔(11a)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组件包括扣接件(8)和第二紧固件(62),所述加热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久兴涂有明杨青波熊明周存玲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