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机房电梯轿厢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机房电梯轿厢。
技术介绍
目前,为了使利用钢带牵引的无机房电梯轿厢的结构简化和轻量化,轿厢框架和轿厢本体被设计成一个整体,且为刚性连接。这样带来的问题是轿厢框架的振动会直接传递到轿厢本体上,包括轿厢本体的轿壁、轿顶和轿底,从而导致轿厢本体的振动和噪声大,甚至很难满足电梯产品的标准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无机房电梯轿厢,包括轿底、轿顶和轿壁。所述无机房电梯轿厢还包括:两个安装框架,分别位于轿底的左、右两侧的中间位置,分别固定到所述轿底上,并分别形成有一个开口;一个轿底轮框架,位于所述轿底的正下方,并且其两端分别容纳在所述两个安装框架的开口的上部中;和两组轿底轮,分别转动地安装到所述轿底轮框架的两端上,并分别容纳在所述两个安装框架的开口的上部中,在所述轿底轮框架的顶面和所述轿底的底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弹性减振垫,以减小轿底轮的振动被传递到轿底上。根据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机房电梯轿厢,包括轿底(11)、轿顶(12)和轿壁(13),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房电梯轿厢还包括:/n两个安装框架(100),分别位于轿底(11)的左、右两侧的中间位置,分别固定到所述轿底(11)上,并分别形成有一个开口(101);/n一个轿底轮框架(230),位于所述轿底(11)的正下方,并且其两端分别容纳在所述两个安装框架(100)的开口(101)的上部(101a)中;和/n两组轿底轮(210),分别转动地安装到所述轿底轮框架(230)的两端上,并分别容纳在所述两个安装框架(100)的开口(101)的上部(101a)中,/n在所述轿底轮框架(230)的顶面和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机房电梯轿厢,包括轿底(11)、轿顶(12)和轿壁(13),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房电梯轿厢还包括:
两个安装框架(100),分别位于轿底(11)的左、右两侧的中间位置,分别固定到所述轿底(11)上,并分别形成有一个开口(101);
一个轿底轮框架(230),位于所述轿底(11)的正下方,并且其两端分别容纳在所述两个安装框架(100)的开口(101)的上部(101a)中;和
两组轿底轮(210),分别转动地安装到所述轿底轮框架(230)的两端上,并分别容纳在所述两个安装框架(100)的开口(101)的上部(101a)中,
在所述轿底轮框架(230)的顶面和所述轿底(11)的底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弹性减振垫(240),以减小轿底轮(210)的振动被传递到轿底(1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房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
每组轿底轮(210)通过一根轿底轮轴(220)被转动地安装到所述轿底轮框架(23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机房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机房电梯轿厢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轿底轮轴(220)上的传感器(250),所述传感器(250)用于检测所述轿底轮轴(220)的变形量,从而可根据检测到的变形量计算出所述无机房电梯轿厢(10)的载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机房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250)被安装在所述轿底轮轴(220)的轴向方向的中间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机房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
每组轿底轮(210)包括至少两个轿底轮(210),并且所述至少两个轿底轮(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双林,毛珏毅,樊湘毅,
申请(专利权)人: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