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种实施例涉及一种电梯井道参数的测量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梯井道模型的构建方法和电梯井道模型的构建系统。
技术介绍
1、在电梯安装前需要对电梯井道进行检测,以获取电梯井道中竖井壁的信息,进而可以检测竖井壁是否平整、是否发生倾斜,在检测后可以对竖井壁进行修正,以使电梯井道竖井壁满足电梯的安装需求,保障安装后的电梯可以平稳、安全的运行。
2、目前的电梯井道检测通常通过人工逐层测量,再基于逐层测量的参数构建电梯井道的空间模型。这样检测的效率较低,并且在一些无楼层门的高、低区电梯井道区域,难于实现手动测量电梯井道尺寸,造成最终形成的电梯井道模型的精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至少部分地克服上述提及的至少一种或者其它专利技术的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种电梯井道模型的构建方法,通过设置升降装置可以获取每个电梯井道区间的竖井壁的点云数据,进而可以基于这些点云数据构建电梯井道模型,以提高电梯井道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
2、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梯井道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将电梯井道划分为多个电梯井道区间;在升降装置上安装点云采集设备;在所述升降装置移动到每个电梯井道区间时,利用点云采集设备采集所述电梯井道区间的竖井壁的点云数据;利用每个电梯井道区间的点云数据确定所述竖井壁的一个截面的截面轮廓;以及对所获得的多个竖井壁的截面轮廓进行拼接,得到所述电梯井道的电梯井道模型。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点云采集设备包括第一激光器,所
4、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利用点云采集设备采集所述电梯井道区间的竖井壁的点云数据之前,还包括:将所述升降装置的支撑基板调节至与水平面平行。
5、在一些实施例中,构建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升降装置移动到每个电梯井道区间时,获得所述升降装置的支撑基板相对于初始面的偏移信息;以及根据所述偏移信息对所述截面轮廓进行校正,以获得所述电梯井道区间的水平截面的水平截面轮廓,并基于多个水平截面轮廓得到所述电梯井道的电梯井道模型。
6、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得所述支撑基板相对于初始面的偏移信息,包括:在所述电梯井道的底部设置固定装置;调节固定装置上的定平台,使所述定平台平行于水平面;在所述定平台上标记多个检测位置;在所述定平台上安装第二激光器;在升降装置移动到每个电梯井道区间时,利用第二激光器依次在多个所述检测位置向所述升降装置发射光束;以及基于所述支撑基板下侧的接收面上接收所述光束的每个接收位置与其对应的所述检测位置的偏差,确定所述接收面相对于初始面的偏移信息。
7、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定平台上安装第二激光器,包括:在所述定平台上开设环形的轨迹道,所述检测位置位于所述轨迹道上;在所述轨迹道内嵌设多个滚动件;在所述滚动件上安装转动台,所述转动台在所述滚动件的带动下绕所述轨迹道转动;以及在所述转动台上安装所述第二激光器;其中,在升降装置移动到每个电梯井道区间时,所述第二激光器在所述转动台的带动下依次经过所述检测位置,并在所述检测位置向所述接收面发射光束。
8、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节固定装置上定平台,包括:在所述定平台上安装第一加速度计;在所述定平台下侧面安装多个第一驱动装置;以及基于所述第一加速度计输出的所述定平台的水平参数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定平台运动至水平。
9、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所述升降装置的支撑基板调节至与水平面平行,包括:在所述支撑基板上安装第二加速度计;利用多个悬挂部驱动所述升降装置在所述电梯井道内移动;以及在利用所述悬挂部将所述升降装置移动到电梯井道区间时,基于所述第二加速度计输出的所述支撑基板的水平参数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升降装置运动至水平。
10、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多个水平截面轮廓得到所述电梯井道的电梯井道模型还包括:在所述升降装置移动到每个电梯井道区间时,获得所述升降装置的高度信息;以及基于多个水平截面轮廓和多个高度信息拼接所述水平截面轮廓,得到所述电梯井道的电梯井道模型。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构建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升降装置移动到每个电梯井道区间时,控制所述升降装置的伸缩架延伸至所述竖井壁,以固定所述升降装置。
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梯井道模型的构建系统包括:升降装置,被配置为沿所述电梯井道的多个电梯井道区间移动,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牵引装置;支撑基板,被构造成在所述牵引装置的牵引下在所述电梯井道内升降;点云采集设备,安装在所述支撑基板上,并被配置为在所述升降装置移动到每个所述电梯井道区间时,采集所述电梯井道区间的竖井壁的点云数据;处理装置,被配置为利用每个电梯井道区间的点云数据确定所述竖井壁的一个截面的截面轮廓,并对所获得的多个竖井壁的截面轮廓进行拼接,得到所述电梯井道的电梯井道模型。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构建系统还包括:校正装置,适用于获得所述支撑基板相对于初始面的偏移信息,所述处理装置基于所述偏移信息对所述截面轮廓进行校正,从而获得所述电梯井道区间的水平截面的水平截面轮廓,并基于多个水平截面轮廓得到所述电梯井道的电梯井道模型。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校正装置包括:固定装置,安装在所述电梯井道的底部,包括:定平台,平行于所述水平面,包括多个检测位置;以及第二激光器,安装在所述定平台上;以及接收面,设置在所述支撑基板的下侧,所述第二激光器被配置为在多个所述检测位置向所述接收面发射光束,所述处理装置基于接收面上接收所述光束的每个接收位置与其对应的所述检测位置的偏差,确定所述接收面相对于初始面的偏移信息。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移动轨迹道,形成在所述定平台上,所述检测位置位于所述轨迹道上;多个滚动件,嵌设在所述轨迹道内,所述转动台在所述滚动件的带动下绕所述轨迹道转动;以及转动台,安装在所述滚动件上,所述第二激光器安装在所述转动台上,其中,在升降装置移动到每个电梯井道区间时,所述第二激光器在所述转动台的带动下依次经过所述检测位置,并在所述检测位置向所述接收面发射光束,以在所述接收面上形成对应的接收位置。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一加速度计,安装在所述定平台上,被配置为输出所述定平台的水平参数;以及多个第一驱动装置,分别安装在所述定平台下侧面,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定平台的水平参数驱动所述定平台处于水平位置。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第二加速度计,安装在所述支撑基板上,被配置为输出所述支撑基板的水平参数,所述牵引装置被配置成基于所述支撑基板的水平参数驱动所述支撑基板处于水平位置。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牵引装置包括:多条缆索,所述缆索的一端与所述电梯井道的顶部连接;以及多个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缆索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被配置为驱动所述钢丝缠绕或解缠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井道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中,所述点云采集设备包括第一激光器,所述第一激光器绕垂直于所述升降装置的支撑基板的转动轴旋转,以获得所述竖井壁的位于同一平面上的多个所述点云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中,在利用点云采集设备采集所述电梯井道区间的竖井壁的点云数据之前,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构建方法,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构建方法,其中,获得所述支撑基板相对于初始面的偏移信息,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构建方法,其中,在所述定平台上安装第二激光器,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构建方法,其中,调节固定装置上定平台,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构建方法,将所述升降装置的支撑基板调节至与水平面平行,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构建方法,基于多个水平截面轮廓得到所述电梯井道的电梯井道模型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升降装置移动到每个电梯井道
11.一种电梯井道模型的构建系统,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构建系统,还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构建系统,其中,所述校正装置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构建系统,其中,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构建系统,其中,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构建系统,其中,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构建系统,其中,所述牵引装置包括: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构建系统,其中,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构建系统,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井道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中,所述点云采集设备包括第一激光器,所述第一激光器绕垂直于所述升降装置的支撑基板的转动轴旋转,以获得所述竖井壁的位于同一平面上的多个所述点云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中,在利用点云采集设备采集所述电梯井道区间的竖井壁的点云数据之前,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构建方法,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构建方法,其中,获得所述支撑基板相对于初始面的偏移信息,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构建方法,其中,在所述定平台上安装第二激光器,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构建方法,其中,调节固定装置上定平台,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构建方法,将所述升降装置的支撑基板调节至与水平面平行,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构建方法,基于多个水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国朋,
申请(专利权)人: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