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电一体化垃圾分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5126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4 23:30
一种机电一体化垃圾分类装置,在垃圾的收集阶段用于实现对生活垃圾的分类。它包括垃圾箱,在垃圾箱内设有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破袋单元、集水台、筛分单元、转移单元、收集单元和吹风机,集水台用于实现对液体的收集,破袋单元用于实现对垃圾袋的破袋操作,筛分单元用于实现对垃圾大小的筛分;转移单元用于按照大小分类实现对垃圾的转移,收集单元用于实现对垃圾的分类收集。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对垃圾分类并收集,不同大小的垃圾基本代表不同类型的垃圾,进而便于分别处理。

An mechatronic garbage sor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电一体化垃圾分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分类
,具体地说是一种机电一体化垃圾分类装置。
技术介绍
生活垃圾是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产物,果皮、纸屑、酒瓶、塑料袋、易拉罐、药瓶、菜叶、鱼刺、骨头等都可以成为生活垃圾。这些生活垃圾通常包裹在垃圾袋中,有时垃圾袋中还会有菜汁、污水等液体。居民在丢弃垃圾时,将装有垃圾的垃圾袋直接丢在垃圾桶内,这些垃圾被运往垃圾处理站后进行统一处理,增大了垃圾处理站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电一体化垃圾分类装置,在垃圾的收集阶段用于实现对生活垃圾的分类。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电一体化垃圾分类装置,它包括垃圾箱,其特征是,在垃圾箱内设有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破袋单元、集水台、筛分单元、转移单元、收集单元和吹风机,集水台为上端大、下端小的锥形中空结构,在集水台大端与垃圾箱内壁之间设有固定板,在集水台锥形外壁上设有侧孔,集水台底部通过回收管与废液槽连通;破袋单元包括转动安装在集水台上部的转轴、固定在转轴顶部的伞形的刺、以及驱动转轴旋转的破袋电机;筛分单元包括设置在固定板下方且与固定板接触的筛分板、驱动筛分板旋转的筛分电机、设置在集水台与垃圾箱内壁之间的拨板、驱动拨板旋转的拨动机构,在固定板上设有通孔,在筛分板上设有四组筛孔,按孔大小由小到大排列依次为第一筛孔、第二筛孔、第三筛孔和第四筛孔;转移单元包括设置在筛分板下方的汇集箱、转动安装在汇集箱内的转移板、设置在转移板上的第一至第四转移管;汇集箱内腔通过风管与吸风机连接;收集单元包括设置在转移板下方的收集箱、设置在收集箱内的第一至第四腔体、设置在收集箱与转移板之间的承接板,在承接板上设有第一至第四承接孔,第一至第四转移管、第一至第四承接孔以及第一至第四腔体一一对应连通。进一步地,在垃圾箱的顶部设有投入口,在垃圾箱顶部滑动安装有盖板,在盖板与垃圾箱内壁之间设有弹性拉绳,在拉绳的作用下盖板盖住投入口。进一步地,还包括导向单元,导向单元包括设置在集水台上方且与垃圾箱铰接连接的一对托板,在托板与垃圾箱之间设有扭簧,在扭簧作用下两托板呈倒置的八字形结构。进一步地,在导向单元与集水台之间设有一对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上设置拉钩。进一步地,拨动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垃圾箱内壁且与拨板固定连接的齿圈、与齿圈啮合的第一齿轮、与第一齿轮共轴设置的第二齿轮、与第二齿轮共轴设置的第三齿轮、驱动第三齿轮的拨动电机。进一步地,在汇集箱内设有导向块,导向块的上表面包括四个斜面,四个斜面的下端交汇处为下落孔。进一步地,在收集箱内设有依次设置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进行形成第一至第四腔体,在第三隔板与收集箱内壁之间设置第四隔板,进而将第四腔体分成塑料瓶腔和酒瓶腔;在第四隔板的上方设有与收集箱铰接连接的翘板、在翘板一端设有配重块。进一步地,在垃圾箱侧壁设有太阳能电板,太阳能电板与垃圾箱内的蓄电池电连接。进一步地,第一至第三筛孔均包括圆孔、矩形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机电一体化垃圾分类装置,首先可以将垃圾袋扯破,进而使得垃圾暴露出来;其次,刺的旋转可以将暴露的垃圾向四周拨动,进而使得垃圾分散;拨板及筛分板的设置,可以使得垃圾由小到大依次落下;落下的垃圾被分别转移到不同的腔体内进行收集,液体则渗入集水台内后经回收管流入废液槽内单独收集,实现了干湿垃圾的分离。本专利技术,可按照垃圾大小进行分别分类,这样的分类也将生活垃圾大体进行归类,减轻了后续的回收处理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正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垃圾袋丢入垃圾箱内的示意图;图4为破袋示意图;图5为集水台的剖视图;图6为集水台的俯视示意图;图7为拨动机构的示意图;图8为汇集箱的剖视图;图9为汇集箱的俯视图;图10为转移单元的示意图;图11为承接板的俯视图;图12为储存箱的剖视图;图13为较重的酒瓶落在翘板上的示意图;图14为较重的酒瓶压动翘板摆动的示意图;图15为较轻的塑料瓶落在翘板上的示意图;图16为较轻的塑料瓶沿翘板滚动的示意图;图17为筛分板的俯视图;图18为固定板的俯视图;图中:1垃圾箱,11投入口,12盖板,121把手,122突起,123固定块,124拉绳,13托板,14铰接轴,15电动伸缩杆,16拉钩,17支撑板,171通风孔,18底座,181风机,2集水台,21侧孔,22集水腔,23转轴,24刺,241螺母,25破袋电机,26支撑筒,27安装板,28漏水孔,29回收管,3固定板,31筛分板,311第一筛孔,312第二筛孔,313第三筛孔,314第四筛孔,32筛分电机,33弧形槽,34齿圈,341轴承,342第一齿轮,343第二齿轮,344第三齿轮,345拨动电机,346安装架,35拨板,36通孔,4汇集箱,41导向块,411斜面,412下落孔,413吸气口,42缺口,43转移板,431第一转移管,432第二转移管,433第三转移管,434第四转移管,44调节齿轮,45转移电机,5承接板,51第一承接孔,52第二承接孔,53第三承接孔,54第四承接孔,6废液槽,7储存箱,71第一隔板,72第二隔板,73第三隔板,74第四隔板,741塑料瓶腔,742酒瓶腔,75第一腔体,76第二腔体,77第三腔体,78翘板,781轴,782配重块,8太阳能电板,81支架,9垃圾袋,91酒瓶,92塑料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18所示,本专利技术主要包括垃圾箱1、导向单元、集水台2、破袋单元、筛分单元、转移单元和收集单元,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图2所示,垃圾箱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体,垃圾箱为长方体形,也可以为圆柱形。在垃圾箱的顶部设有投入口11,通过投入口将垃圾袋置于垃圾箱内。在垃圾箱的顶部设有盖板12,盖板与垃圾箱顶部左右滑动连接。在盖板的顶部固定有把手121,以方便盖板的开启。在盖板的底部固定有突起122,在垃圾箱内腔的顶部固定有固定块123,在固定块与突起之间设有弹性的拉绳124,在拉绳的作用下盖板将投入口盖住。当需要投放垃圾时,可以握住把手,将盖板推开。在投入口的下方设有导向单元,如图2所示,导向单元包括通过铰接轴14与垃圾箱内壁铰接连接的一对托板13,两托板左右设置且对称设置,托板与垃圾箱之间设有扭簧,在扭簧的作用下两托板呈一个倒置的“八”字形结构。如图3所示,使用时,推开盖板12,然后将垃圾袋9丢入垃圾箱内,此时垃圾袋与托板接触,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垃圾袋推开托板后经两托板之间的区域落下。导向单元用于对投入垃圾箱内的垃圾袋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垃圾袋顺利落在集水台上;与此同时,当连续投入两袋垃圾时,先投入的垃圾袋与集水台接触后,后投入的垃圾袋由托板、先投入的垃圾袋配合作用托住而不会落下。如图4、图6所示,在导向单元的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电一体化垃圾分类装置,它包括垃圾箱,其特征是,在垃圾箱内设有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破袋单元、集水台、筛分单元、转移单元、收集单元和吹风机,/n集水台为上端大、下端小的锥形中空结构,在集水台大端与垃圾箱内壁之间设有固定板,在集水台锥形外壁上设有侧孔,集水台底部通过回收管与废液槽连通;/n破袋单元包括转动安装在集水台上部的转轴、固定在转轴顶部的伞形的刺、以及驱动转轴旋转的破袋电机;/n筛分单元包括设置在固定板下方且与固定板接触的筛分板、驱动筛分板旋转的筛分电机、设置在集水台与垃圾箱内壁之间的拨板、驱动拨板旋转的拨动机构,在固定板上设有通孔,在筛分板上设有四组筛孔,按孔大小由小到大排列依次为第一筛孔、第二筛孔、第三筛孔和第四筛孔;/n转移单元包括设置在筛分板下方的汇集箱、转动安装在汇集箱内的转移板、设置在转移板上的第一至第四转移管;汇集箱内腔通过风管与吸风机连接;/n收集单元包括设置在转移板下方的收集箱、设置在收集箱内的第一至第四腔体、设置在收集箱与转移板之间的承接板,在承接板上设有第一至第四承接孔,第一至第四转移管、第一至第四承接孔以及第一至第四腔体一一对应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电一体化垃圾分类装置,它包括垃圾箱,其特征是,在垃圾箱内设有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破袋单元、集水台、筛分单元、转移单元、收集单元和吹风机,
集水台为上端大、下端小的锥形中空结构,在集水台大端与垃圾箱内壁之间设有固定板,在集水台锥形外壁上设有侧孔,集水台底部通过回收管与废液槽连通;
破袋单元包括转动安装在集水台上部的转轴、固定在转轴顶部的伞形的刺、以及驱动转轴旋转的破袋电机;
筛分单元包括设置在固定板下方且与固定板接触的筛分板、驱动筛分板旋转的筛分电机、设置在集水台与垃圾箱内壁之间的拨板、驱动拨板旋转的拨动机构,在固定板上设有通孔,在筛分板上设有四组筛孔,按孔大小由小到大排列依次为第一筛孔、第二筛孔、第三筛孔和第四筛孔;
转移单元包括设置在筛分板下方的汇集箱、转动安装在汇集箱内的转移板、设置在转移板上的第一至第四转移管;汇集箱内腔通过风管与吸风机连接;
收集单元包括设置在转移板下方的收集箱、设置在收集箱内的第一至第四腔体、设置在收集箱与转移板之间的承接板,在承接板上设有第一至第四承接孔,第一至第四转移管、第一至第四承接孔以及第一至第四腔体一一对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电一体化垃圾分类装置,其特征是,在垃圾箱的顶部设有投入口,在垃圾箱顶部滑动安装有盖板,在盖板与垃圾箱内壁之间设有弹性拉绳,在拉绳的作用下盖板盖住投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电一体化垃圾分类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强丁建蒋继庆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理工大学临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