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靠背边板成型模具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54856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4 2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靠背边板成型模具和方法,所述靠背边板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搬运装置,所述下模设置有上料工位、拉伸工位、切边及冲孔工位、成型工位、第一左侧成型工位、第二左侧成型工位、冲孔及侧冲孔工位、第三左侧成型工位、第一右侧成型工位、第二右侧成型工位、冲孔及翻孔工位;所述搬运装置包括两根水平设置的支撑杆,以及用于驱动两根支撑杆上下移动和水平移动的驱动装置,每根支撑杆对应每个工位处分别设置有有一个夹爪。实现了同一台冲床将靠背边板冲压成型,提高了加工效率和靠背边板的成型质量。

A forming die and method of backrest side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靠背边板成型模具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
,特别涉及一种靠背边板成型模具和方法。
技术介绍
靠背边板是汽车座椅中常见部件,设置在汽车座椅背板的两侧。由于靠背边板属于异形件,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拉伸、成型、冲孔、翻孔等多个步骤。现有技术中,现有技术中需要通过多个冲床进行加工,工作效率一般。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靠背边板成型模具和方法,能够提高靠背边板的成型效率和成型质量。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靠背边板成型模具和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靠背边板成型效率一般的技术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靠背边板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搬运装置,所述下模设置有上料工位、拉伸工位、切边及冲孔工位、成型工位、第一左侧成型工位、第二左侧成型工位、冲孔及侧冲孔工位、第三左侧成型工位、第一右侧成型工位、第二右侧成型工位、冲孔及翻孔工位;所述搬运装置包括两根水平设置的支撑杆,以及用于驱动两根支撑杆上下移动和水平移动的驱动装置,每根支撑杆对应每个工位处分别设置有一个夹爪。此处所述的“每个工位”即前文所述的上料工位、拉伸工位、切边及冲孔工位、成型工位、第一左侧成型工位、第二左侧成型工位、冲孔及侧冲孔工位、第三左侧成型工位、第一右侧成型工位、第二右侧成型工位、冲孔及翻孔工位。进一步地,所述的靠背边板成型模具中,所述下模对应切边及冲孔工位设置有出料斗。进一步地,所述的靠背边板成型模具中,所述下模对应冲孔及侧冲孔工位处设置有多个滑块,每个滑块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侧面冲孔的冲头,每个滑块的外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斜面;上模底部对应每个滑块处分别设置有一个推块,每个推块的内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斜面,每个推块内侧的斜面与对应的那个滑块的外侧的斜面的倾斜角度相等。进一步地,所述的靠背边板成型模具中,每个滑块分别设置在一个滑块安装座中,每个滑块安装座分别与下模螺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靠背边板成型模具中,所述上模底部对应冲孔及翻孔工位处设置有冲孔冲头和翻孔冲头。进一步地,所述的靠背边板成型模具中,所述下模的顶部设置有多个导孔,上模的底部对应每个导孔处分别设置有一个导柱。相应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靠背边板成型方法,采用前文所述的靠背边板成型模具成型,包括以下步骤:(1)将靠背边板从上料工位上料;(2)搬运装置将靠背边板转移至拉伸工位;上模下压,靠背边板的中部挤压出凹腔,靠背边板的外围形成翻边;(3)上模上升,搬运装置将靠背边板转移至切边及冲孔工位;上模下压,在靠背边板的凹腔中冲孔,切除靠背边板多余的边角;(4)上模上升,搬运装置将靠背边板转移至成型工位;上模下压,对靠背边板进行初步成型;(5)上模上升,搬运装置将靠背边板转移至第一左侧成型工位;上模下压,对靠背边板的左侧进行第一次成型;(6)上模上升,搬运装置将靠背边板转移至第二左侧成型工位;上模下压,对靠背边板的左侧进行第二次成型;(7)上模上升,搬运装置将靠背边板转移至冲孔及侧冲孔工位;上模下压,在靠背边板的凹腔中冲孔,对靠背边板的两侧进行冲孔;(8)上模上升,搬运装置将靠背边板转移至第三左侧成型工位;上模下压,对靠背边板的左侧进行第三次成型;(9)上模上升,搬运装置将靠背边板转移至第一右侧成型工位;上模下压,对靠背边板的右侧进行第一次成型;(10)上模上升,搬运装置将靠背边板转移至第二右侧成型工位;上模下压,对靠背边板的右侧进行第二次成型;(11)上模上升,搬运装置将靠背边板转移至冲孔及翻孔工位;上模下压,对靠背边板进行冲孔和翻孔。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靠背边板成型模具和方法,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下模设置上料工位、拉伸工位、切边及冲孔工位、成型工位、第一左侧成型工位、第二左侧成型工位、冲孔及侧冲孔工位、第三左侧成型工位、第一右侧成型工位、第二右侧成型工位、冲孔及翻孔工位,通过搬运装置将每个工位上的靠背边板搬运至下一个工位,实现了同一台冲床将靠背边板冲压成型,提高了加工效率;此外,通过成型工位的初步成型,以及对靠背边板的左侧进行三次成型,对靠背边板的右侧进行两次成型,提高了靠背边板成型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靠背边板成型模具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靠背边板成型模具中,上模的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靠背边板成型模具中,下模的立体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靠背边板成型模具中,支撑杆和夹爪的立体图。图5为图2中S1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图2中S2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图3中S3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靠背边板成型模具和方法,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靠背边板成型模具和方法。为了便于理解,图4中画出了多个靠背边板。一种靠背边板成型模具,包括上模2、下模1和搬运装置,所述下模设置有上料工位10、拉伸工位11、切边及冲孔工位12、成型工位13、第一左侧成型工位14、第二左侧成型工位15、冲孔及侧冲孔工位16、第三左侧成型工位17、第一右侧成型工位18、第二右侧成型工位19、冲孔及翻孔工位110;所述搬运装置包括两根水平设置的支撑杆31,以及用于驱动两根支撑杆上下移动和水平移动的驱动装置(附图中未画出),每根支撑杆对应每个工位处分别设置有一个夹爪32。靠背边板属于异形件,此处不限定上模对应各个工位处所设置的成型冲子的具体形状,靠背边板上的冲孔数量也由实际生产决定,此处不限定冲头的数量。上述驱动装置实现方式有多种,此处不作限定,以能够驱动两根支撑杆上下移动和水平移动为准。如图1和图3所示,进一步地,所述下模对应切边及冲孔工位设置有出料斗120。由图3可以观察到,下模对应切边及冲孔工位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出料斗,用于排除靠背边板被切除的废料。请参阅图5和图7,进一步地,所述下模对应冲孔及侧冲孔工位处设置有多个滑块61,每个滑块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侧面冲孔的冲头619,每个滑块的外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斜面610;上模底部对应每个滑块处分别设置有一个推块62,每个推块的内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斜面620,每个推块内侧的斜面与对应的那个滑块的外侧的斜面的倾斜角度相等。即,当上模下压后,每个推块的斜面压住对应的那个滑块的斜面并产生水平分力,使得滑块水平移动实现侧面冲孔。进一步地,每个滑块61分别设置在一个滑块安装座60中,每个滑块安装座分别与下模螺栓连接。即,滑块可以相对滑块安装座水平滑动,实际应用中,滑块安装座中设置有弹簧(附图视角观察不到),当上模上升后,各个滑块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复位。如图6所示,所述上模底部对应冲孔及翻孔工位处设置有冲孔冲头111和翻孔冲头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靠背边板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设置有上料工位、拉伸工位、切边及冲孔工位、成型工位、第一左侧成型工位、第二左侧成型工位、冲孔及侧冲孔工位、第三左侧成型工位、第一右侧成型工位、第二右侧成型工位、冲孔及翻孔工位;所述搬运装置包括两根水平设置的支撑杆,以及用于驱动两根支撑杆上下移动和水平移动的驱动装置,每根支撑杆对应每个工位处分别设置有有一个夹爪。/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靠背边板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设置有上料工位、拉伸工位、切边及冲孔工位、成型工位、第一左侧成型工位、第二左侧成型工位、冲孔及侧冲孔工位、第三左侧成型工位、第一右侧成型工位、第二右侧成型工位、冲孔及翻孔工位;所述搬运装置包括两根水平设置的支撑杆,以及用于驱动两根支撑杆上下移动和水平移动的驱动装置,每根支撑杆对应每个工位处分别设置有有一个夹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背边板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对应切边及冲孔工位设置有出料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背边板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对应冲孔及侧冲孔工位处设置有多个滑块,每个滑块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侧面冲孔的冲头,每个滑块的外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斜面;上模底部对应每个滑块处分别设置有一个推块,每个推块的内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斜面,每个推块内侧的斜面与对应的那个滑块的外侧的斜面的倾斜角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靠背边板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滑块分别设置在一个滑块安装座中,每个滑块安装座分别与下模螺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背边板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底部对应冲孔及翻孔工位处设置有冲孔冲头和翻孔冲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背边板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的顶部设置有多个导孔,上模的底部对应每个导孔处分别设置有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虹杰苏少毅卢品贤刘亚萍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虹日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