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药液和血液双重切换式输入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4735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4 2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备药液和血液双重切换式输入控制器,包括调节盘、报警器、过滤袋、I连接管、三通阀、II连接管、冲管器、入液腔、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调节柄、流通腔、导电块、接电端子、提示灯、输液管,不仅能够实现输液以及输血的共用,避免对患者进行反复穿刺,而且也达到便捷冲管作用,实现清理药液残留以及血液残留,此外配合内置感应式预警机构,也方便在血液或药液输入完毕后及时提醒医护者,便于后续及时切换,提高了临床的操作性、可靠性,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A dual switching input controller with liquid medicine and bl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药液和血液双重切换式输入控制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具备药液和血液双重切换式输入控制器。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需要在输液后进行输血或输血后进行输液的患者而言,因血液和药液残留的原因,故而一般需要更换输液管或采用中途冲管方式,而上面的这两个方法,都存在一定使用缺陷和不足;1、第一种方法不仅费时费力,此外需要对患者进行二次穿刺,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2、第二种方式虽然无需二次穿刺,但也是极为不便,增加了不必要的操作步骤。与此同时,当患者输液或输血完毕后,现有的输液装置也无法做到及时提醒,最终极大制约了临床的推广应用,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具备药液和血液双重切换式输入控制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药液和血液双重切换式输入控制器,来解决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备药液和血液双重切换式输入控制器,包括调节盘、报警器、过滤袋、I连接管、三通阀、II连接管、冲管器、入液腔、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调节柄、流通腔、导电块、接电端子、提示灯、输液管,所述的报警器固设于调节盘前端左侧,所述的报警器与调节盘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的过滤袋固设于调节盘顶部左右两侧,所述的过滤袋与调节盘采用胶粘剂连接,所述的I连接管固设于过滤袋顶部,所述的I连接管与过滤袋采用热熔连接,所述的三通阀固设于I连接管顶部,所述的三通阀与I连接管采用热熔连接,所述的II连接管固设于三通阀一侧,所述的II连接管与三通阀采用热熔连接,所述的冲管器固设于两件II连接管之间,所述的冲管器与II连接管采用热熔连接,所述的入液腔位于调节盘内部上端左右两侧,所述的入液腔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的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固设于调节盘内部上端左右两侧,所述的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与调节盘采用螺栓连接,且所述的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与报警器采用信号线连接,所述的调节柄位于调节盘内部中端,所述的调节柄与调节盘采用转动连接,所述的流通腔位于调节柄内部一侧,所述的流通腔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的导电块固设于调节柄内部边缘一侧,所述的导电块与调节柄采胶粘剂连接,所述的接电端子数量为四件,所述的接电端子分两组固设于调节盘内部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的接电端子与调节盘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的提示灯固设于调节盘内部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的提示灯与调节盘采用胶粘剂连接,且所述的提示灯正极与接电端子采用电源线连接,所述的输液管固设于调节盘底部中端,所述的输液管与调节盘采用热熔连接。进一步,所述的调节盘外壁下端左右两侧还固设有灯罩,所述的灯罩与调节盘采用胶粘剂连接,所述的调节盘内部左侧中端还固设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调节盘采用卡扣连接,且所述的蓄电池分别与报警器和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采用电源线连接,所述的调节盘内部下端左右两侧还固设有纽扣电池,所述的纽扣电池与调节盘采用卡扣连接,且所述的纽扣电池分别与提示灯和接电端子采用电源线连接。进一步,所述的过滤袋内部下端还固设有滤芯,所述的过滤层与过滤袋采用医用级胶粘剂连接。进一步,所述的三通阀外侧还固设有进液管,所述的进液管与三通阀采用热熔连接,所述的进液管顶部还固设有I堵头,所述的I堵头与进液管采用紧配连接。进一步,所述的冲管器顶部还固设有II堵头,所述的II堵头与冲管器采用紧配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具备药液和血液双重切换式输入控制器,不仅能够实现输液以及输血的共用,避免对患者进行反复穿刺,而且也达到便捷冲管作用,实现了清理药液残留以及血液残留,此外配合内置感应式预警机构,也方便在血液或药液输入完毕后及时提醒医护者,便于后续及时切换,提高了临床的操作性、可靠性,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具备药液和血液双重切换式输入控制器的主视图;图2是一种具备药液和血液双重切换式输入控制器的立体图;图3是一种具备药液和血液双重切换式输入控制器的侧视图;图4是一种具备药液和血液双重切换式输入控制器的A向剖视图;图5是一种具备药液和血液双重切换式输入控制器的A向剖视放大图。调节盘1、报警器2、过滤袋3、I连接管4、三通阀5、II连接管6、冲管器7、入液腔8、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9、调节柄10、流通腔11、导电块12、接电端子13、提示灯14、输液管15、灯罩101、蓄电池102、纽扣电池103、滤芯301、进液管501、I堵头502、II堵头701。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一种具备药液和血液双重切换式输入控制器,包括调节盘1、报警器2、过滤袋3、I连接管4、三通阀5、II连接管6、冲管器7、入液腔8、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9、调节柄10、流通腔11、导电块12、接电端子13、提示灯14、输液管15,所述的报警器2固设于调节盘1前端左侧,所述的报警器2与调节盘1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的过滤袋3固设于调节盘1顶部左右两侧,所述的过滤袋3与调节盘1采用胶粘剂连接,所述的I连接管4固设于过滤袋3顶部,所述的I连接管4与过滤袋3采用热熔连接,所述的三通阀5固设于I连接管4顶部,所述的三通阀5与I连接管4采用热熔连接,所述的II连接管6固设于三通阀5一侧,所述的II连接管6与三通阀5采用热熔连接,所述的冲管器7固设于两件II连接管6之间,所述的冲管器7与II连接管6采用热熔连接,所述的入液腔8位于调节盘1内部上端左右两侧,所述的入液腔8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的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9固设于调节盘1内部上端左右两侧,所述的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9与调节盘1采用螺栓连接,且所述的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9与报警器2采用信号线连接,所述的调节柄10位于调节盘1内部中端,所述的调节柄10与调节盘1采用转动连接,所述的流通腔11位于调节柄10内部一侧,所述的流通腔11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的导电块12固设于调节柄10内部边缘一侧,所述的导电块12与调节柄10采胶粘剂连接,所述的接电端子13数量为四件,所述的接电端子13分两组固设于调节盘1内部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的接电端子13与调节盘1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的提示灯14固设于调节盘1内部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的提示灯14与调节盘1采用胶粘剂连接,且所述的提示灯14正极与接电端子13采用电源线连接,所述的输液管15固设于调节盘1底部中端,所述的输液管15与调节盘1采用热熔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使用前医护者预先将相应药袋和血袋与输入端管道插合对接,再根据需要打开对应的三通阀5,继而实现输液或输血,当输液完毕需要输血时,可预先调节三通阀5,再旋转调节柄10即可改变管路,使得冲管器7内部生理盐水依次流过II连接管6、三通阀5、I连接管4、过滤袋3、入液腔8、流通腔11以及输液管15,继而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备药液和血液双重切换式输入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盘、报警器、过滤袋、I连接管、三通阀、II连接管、冲管器、入液腔、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调节柄、流通腔、导电块、接电端子、提示灯、输液管,所述的报警器固设于调节盘前端左侧,所述的过滤袋固设于调节盘顶部左右两侧,所述的I连接管固设于过滤袋顶部,所述的三通阀固设于I连接管顶部,所述的II连接管固设于三通阀一侧,所述的冲管器固设于两件II连接管之间,所述的入液腔位于调节盘内部上端左右两侧,所述的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固设于调节盘内部上端左右两侧,且所述的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与报警器采用信号线连接,所述的调节柄位于调节盘内部中端,所述的流通腔位于调节柄内部一侧,所述的导电块固设于调节柄内部边缘一侧,所述的接电端子数量为四件,所述的接电端子分两组固设于调节盘内部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的提示灯固设于调节盘内部下端左右两侧,且所述的提示灯正极与接电端子采用电源线连接,所述的输液管固设于调节盘底部中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药液和血液双重切换式输入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盘、报警器、过滤袋、I连接管、三通阀、II连接管、冲管器、入液腔、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调节柄、流通腔、导电块、接电端子、提示灯、输液管,所述的报警器固设于调节盘前端左侧,所述的过滤袋固设于调节盘顶部左右两侧,所述的I连接管固设于过滤袋顶部,所述的三通阀固设于I连接管顶部,所述的II连接管固设于三通阀一侧,所述的冲管器固设于两件II连接管之间,所述的入液腔位于调节盘内部上端左右两侧,所述的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固设于调节盘内部上端左右两侧,且所述的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与报警器采用信号线连接,所述的调节柄位于调节盘内部中端,所述的流通腔位于调节柄内部一侧,所述的导电块固设于调节柄内部边缘一侧,所述的接电端子数量为四件,所述的接电端子分两组固设于调节盘内部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的提示灯固设于调节盘内部下端左右两侧,且所述的提示灯正极与接电端子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珊珊万春晶马峰许亚莉吴继博岳彦伟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