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丝杠的位置可调节电机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4520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16: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丝杠的位置可调节电机支架,包括:底座,其为板状结构;多个矩形通槽,其对称设置在底座上,并围成矩形;多个滑道,其与矩形通槽一一对应,并轴向设置在所述矩形通槽内,且径向两侧向所述底座内延伸,所述滑道的厚度小于所述底座的厚度;多个齿条,其分别沿对应所述滑道轴向设置在所述滑道一侧;多个齿轮,其设置在对应所述滑道内并与对应所述齿条啮合;多个支撑柱,其可旋转穿过所述齿轮中心,所述支撑柱两端穿过对应所述矩形通槽,并设置有外螺纹;电机座,其四角穿过支撑柱顶端;丝杠,其一端与所述电机座轴向一侧螺纹连接;动力机构,其设置在所述底座轴向一侧,且输出端与所述丝杠固定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丝杠旋转。

A position adjustable motor bracket based on lead scre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丝杠的位置可调节电机支架
本技术涉及电机固定安装
,更具体的是,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丝杠的位置可调节电机支架。
技术介绍
电机(英文:Electricmachinery,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在电路中是用字母M(旧标准用D)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目前市面上的马达电机结构简单固定,安方式主要是通过外部固定支架来装卸,通过固定支架上的固定螺栓来对电机进行固定,这种安装方式不仅需要使用到专业工具,而且安装方式十分单一,装卸很不方便,缺乏适用性的同时还增加的安装拆卸的麻烦,另外,电机在工作时会产生震动,电机转轴晃动会造成轴承受损,减低使用寿命。中国技术专利CN207664794U,提供了一种可调节支架的电机,公开了“在使用时,将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平台上,顺时针转动调节旋钮,上夹座和下夹座随着电机转轴的直径进行调节,当上夹座和下夹座刚好接触电机转轴时,停止转动调节旋钮,根据所需固定的桌面调节橡胶护垫与支撑台之间的距离,转动旋钮,通过第一螺杆与螺杆座的旋合连接,橡胶护垫垂直升降,当橡胶护垫夹紧桌面即可,根据电机所需固定方向调节第一滚珠5的转动角度,第一滚珠可以在滚珠座内转动360度,当转动到所需位置时转动调节把手进行固定,滚珠座上的凹槽可以让支撑杆卡入,从而将电机垂直,进而达到全方位的角度安装需求”,但是在具体旋转调节操作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偏移等问题,使得电机的位置固定不准确,增加了校对过程,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丝杠的位置可调节电机支架,通过丝杠的旋转丝杠驱动电机座沿底座轴向运动,并且通过支撑柱、齿轮和齿条的配合,使得电机座能够严格按照底座轴向运动,不会出现偏移现象,操作简单方便。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丝杠的位置可调节电机支架,包括:底座,其为板状结构;多个矩形通槽,其对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围成矩形;多个滑道,其与所述矩形通槽一一对应,并轴向设置在所述矩形通槽内,且径向两侧向所述底座内延伸,所述滑道的厚度小于所述底座的厚度;多个齿条,其与所述滑道一一对应,其分别沿对应所述滑道轴向设置在所述滑道一侧;多个齿轮,其与所述滑道一一对应,且设置在对应所述滑道内并与对应所述齿条啮合;多个支撑柱,其与所述齿轮一一对应,且可旋转穿过所述齿轮中心,所述支撑柱两端穿过对应所述矩形通槽,并设置有外螺纹;电机座,其四角穿过所述支撑柱顶端;丝杠,其一端与所述电机座轴向一侧螺纹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电机座沿所述底座轴向运动;动力机构,其设置在所述底座轴向一侧,且输出端与所述丝杠固定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丝杠旋转;其中,当所述动力机构正转时,所述电机座靠近所述动力机构运动,当所述动力机构反转时,所述电机座远离所述动力机构运动。优选的是,还包括:槽孔,其设置靠近所述动力机构的所述电机座一侧;套筒,其为圆环柱结构,且过盈配合设置在所述槽孔内,所述套筒内壁设置有内螺纹;其中,所述丝杠与所述套筒内螺纹配合连接。优选的是,还包括:多个上螺母,其与所述支撑柱一一对应,且与对应所述支撑柱顶端螺纹连接,用于固定所述支撑柱和电机座;多个下螺母,其与所述上螺母一一对应,其与对应所述支撑柱的底端螺纹连接,用于固定所述底座和电机座。优选的是,所述支撑柱通过轴承可旋转穿过对应所述齿轮中心。优选的是,所述动力机构为丝杠驱动电机。优选的是,所述矩形通槽的轴向长度与所述滑道的轴向长度一致。优选的是,所述矩形通槽为4个。优选的是,所述矩形通槽的轴向长度为40~80mm,宽度为15~25mm。优选的是,所述滑道的宽度为25~35mm。优选的是,所述丝杠的长度为100~150mm。本技术所述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设计开发的基于丝杠的位置可调节电机支架,通过丝杠的旋转丝杠驱动电机座沿底座轴向运动,并且通过支撑柱、齿轮和齿条的配合,使得电机座能够严格按照底座轴向运动,不会出现偏移现象,操作简单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基于丝杠的位置可调节电机支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基于丝杠的位置可调节电机支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基于丝杠的位置可调节电机支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底板的横剖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所述底板的侧剖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如图1-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丝杠的位置可调节电机支架,包括:底座100,其为板状结构;在底座上对称设置有多个矩形通槽110,本实施例中,优选设置4个。这些矩形通槽110围成矩形。在矩形通槽110内设置有滑道130,且该滑道130的轴向长度与矩形通槽110的轴向长度一致,径向两侧向底座100内延伸,便于容纳支撑齿轮150,并且滑道130的厚度小于底座100的厚度,即滑道130要设置在底座100内,避免滑道130露出使得齿轮150滑出滑道130或者发生窜动。沿滑道130轴向并在滑道130的一侧面设置有齿条140,在滑道130内设置有齿轮150,且齿轮150与齿条140啮合,使得齿轮150能够沿滑道轴向运动。在齿轮150中心通过轴承可旋转穿过有支撑柱160,且支撑柱160的两端穿出矩形通槽110,并设置有外螺纹。电机座170,其四角设置有通孔,并穿过支撑柱160的顶端,并通过上螺母161与支撑柱顶端的螺纹连接对支撑柱160和电机座170进行可拆卸固定。在支撑柱160的下端螺纹连接设置有下螺母,162,使得电机座170与底座100固定连接,即当根据电机需要的位置调节电机座170后,通过下螺母162固定电机座170和底座100。在电机座170的轴向一端设置有槽孔171,在槽孔171内过盈设置有,套筒172,其为圆环柱结构,且内壁设置有内螺纹,与内螺纹配合连接设置有丝杠180,丝杠180与动力机构190的输出端花键连接,本实施例中,动力机构使用丝杠驱动电机,设置在底座100轴向一侧,在电机旋转时,带动丝杠180旋转,进而丝杠驱动电机座170沿底座100轴向运动;具体的是,当动力机构190正转时,电机座170靠近动力机构190运动,当动力机构190反转时,电机座170远离动力机构190运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矩形通槽110的轴向长度为40~80mm,宽度为15~25mm。所述的滑道130的宽度为25~35mm。所述的丝杠180的长度为100~150mm。工作原理:需要调节电机位置时,拧松下螺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丝杠的位置可调节电机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其为板状结构;/n多个矩形通槽,其对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围成矩形;/n多个滑道,其与所述矩形通槽一一对应,并轴向设置在所述矩形通槽内,且径向两侧向所述底座内延伸,所述滑道的厚度小于所述底座的厚度;/n多个齿条,其与所述滑道一一对应,其分别沿对应所述滑道轴向设置在所述滑道一侧;/n多个齿轮,其与所述滑道一一对应,且设置在对应所述滑道内并与对应所述齿条啮合;/n多个支撑柱,其与所述齿轮一一对应,且可旋转穿过所述齿轮中心,所述支撑柱两端穿过对应所述矩形通槽,并设置有外螺纹;/n电机座,其四角穿过所述支撑柱顶端;/n丝杠,其一端与所述电机座轴向一侧螺纹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电机座沿所述底座轴向运动;/n动力机构,其设置在所述底座轴向一侧,且输出端与所述丝杠固定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丝杠旋转;/n其中,当所述动力机构正转时,所述电机座靠近所述动力机构运动,当所述动力机构反转时,所述电机座远离所述动力机构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丝杠的位置可调节电机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其为板状结构;
多个矩形通槽,其对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围成矩形;
多个滑道,其与所述矩形通槽一一对应,并轴向设置在所述矩形通槽内,且径向两侧向所述底座内延伸,所述滑道的厚度小于所述底座的厚度;
多个齿条,其与所述滑道一一对应,其分别沿对应所述滑道轴向设置在所述滑道一侧;
多个齿轮,其与所述滑道一一对应,且设置在对应所述滑道内并与对应所述齿条啮合;
多个支撑柱,其与所述齿轮一一对应,且可旋转穿过所述齿轮中心,所述支撑柱两端穿过对应所述矩形通槽,并设置有外螺纹;
电机座,其四角穿过所述支撑柱顶端;
丝杠,其一端与所述电机座轴向一侧螺纹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电机座沿所述底座轴向运动;
动力机构,其设置在所述底座轴向一侧,且输出端与所述丝杠固定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丝杠旋转;
其中,当所述动力机构正转时,所述电机座靠近所述动力机构运动,当所述动力机构反转时,所述电机座远离所述动力机构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丝杠的位置可调节电机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槽孔,其设置靠近所述动力机构的所述电机座一侧;
套筒,其为圆环柱结构,且过盈配合设置在所述槽孔内,所述套筒内壁设置有内螺纹;
其中,所述丝杠与所述套筒内螺纹配合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强张东珉刘丛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