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通信电缆手孔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4124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1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力通信电缆手孔井,属于电力工程施工配套设备领域,包括井底板、井体和井盖,井底板上设有排水孔,井体外壁上一体成型有加强页片,加强页片之间设有电缆通孔,所述井盖呈拱形,包括盖帽和盖脚,盖帽的上表面设有排水槽,排水槽一端位于盖帽顶部中心处,一端延伸至盖帽边缘;盖脚与井体内壁上部通过螺纹连接;盖帽下侧设有密封圈,井体顶面内外边沿之间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密封圈嵌合槽,所述密封圈与嵌合槽位置相对应;所述盖帽内部设有加强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井壁、井盖的结构创新设计,增强手井孔的稳定性、抗冲击性和防水性,提高了电缆施工的质量、保证电缆的安全性。

A kind of hand hole well for power communication c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通信电缆手孔井
本技术涉及电力工程施工配套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电力通信电缆手孔井。
技术介绍
传统的砖砌手孔井,施工步骤繁琐,在基坑内进行砌砖操作限制多、施工难度大等弊端严重影响电缆敷设的工期和施工质量,且传统的砖砌手孔井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使用场地大、剩余残砖、水泥垃圾处理困难,对环境造成影响等等不良后果。为此,预制手孔井开始逐步代替传统的砖砌手孔井。但现有的预制手孔井一般外表面为光滑壁体,井盖也大多为平面井盖,这种外表面为光滑壁体的手孔井在安装完成后,容易受到周围拉力变化的影响产生整体偏转、位移等现象,且单薄的壁体受到外力冲击后易发生破损,不仅影响检修施工,还会对其内部的电缆失去保护作用,同时,平面井盖在雨量较大的季节容易积水,过多的积水容易流进手井孔内,虽然手井孔底部设有排水孔,但从上方进入的流水容易对电缆进行滴淋,影响电缆的安全性。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电力通信电缆手孔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力通信电缆手孔井,通过对井壁、井盖的结构创新设计,增强手井孔的抗冲击性和防水性,从而提高电缆施工的质量、保证电缆的安全性。为此,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力通信电缆手孔井,包括井底板、装设于井底板上端的井体和盖于井体上的井盖,所述井底板上设有排水孔,所述井体外壁固定设置有加强页片,所述加强页片之间设有电缆通孔,所述井盖呈拱形,其上表面设有排水槽。进一步的,所述井体呈圆柱形,井体外壁上固定设置有均匀排布的竖向翅片式加强页片。进一步的,相邻的加强页片之间设有电缆通孔,且所述电缆通孔内设有通孔塞。进一步的,所述井盖整体呈蘑菇形,包括盖帽和盖脚,所述盖帽的上表面设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一端位于盖帽顶部中心处,一端延伸至盖帽边缘。进一步的,所述盖脚与井体内壁上部通过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盖帽下侧设有密封圈,所述井体顶面内外边沿之间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密封圈嵌合槽,所述密封圈与嵌合槽位置相对应。进一步的,所述盖帽内部设有加强筋。进一步的,所述井体与加强页片一体成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中井体外壁设置了加强页片,手孔井在安装过程中或安装完成后,若回填的土壤因外力而向某一侧滑动、移位时,加强页片会对周围土壤产生抓力,类似于树根的作用,从而保证整个手孔井不会产生大的位移,进而避免手孔井由于大幅倾斜、偏转造成内部电缆受损的情况。同时,当受到外物敲击时,加强页片还可以充当外层保护层,避免井体圆柱壁被直接损害,进一步保护了井体内的电缆,同时也减轻了受损手孔井的修复难度。2、本技术中井盖呈蘑菇形的拱形,且盖帽上设有排水槽,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将积水排离井盖,避免井盖上长时间积水滴淋到井体内,对电缆造成威胁。3、本技术中井盖与井体的连接采用螺纹连接,且井盖与井体之间还设置有密封结构,确保积水不会从手井孔上部进入井体内,进一步确保了电缆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的井盖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井盖俯视平面图。图中:1-井体,11-加强页片,12-电缆通孔,13-通孔塞;2-井盖,21-盖帽,22-盖脚,23-排水槽,24-密封圈,25-嵌合槽,26-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4所示,一种电力通信电缆手孔井,包括井底板(图中未示出)、装设于井底板上端的井体1和盖于井体1上的井盖2,所述井底板上设有排水孔(图中未示出);所述井体1外壁上固定设置有加强页片11,所述加强页片11之间设有电缆通孔12,且所述电缆通孔12内设有通孔塞13;所述井盖2呈拱形,其上表面设有排水槽23。本实施例中,所述井体1呈圆柱形,井体1外壁上通过一体成型工艺设置有均匀排布的竖向翅片式加强页片11。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页片11为十片呈三角形的翅片,均匀分布于井体1外壁,相邻的加强页片11之间设有若干电缆通孔12,且所述电缆通孔12内设有通孔塞13。本实施例中,相邻的加强页片11之间的电缆通孔12为两个,当手孔井中有电缆需要折返走线时,电缆可以从上述加强页片11之间的两个电缆通孔12进出井体1,无需在井体1周围额外铺设电缆折返支撑部件,施工成本低,施工简便,省时省力。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塞13采用橡胶制成且呈螺栓状,便于对未用到的电缆通孔12进行封堵,防止井体1内进水。本实施例中,所述井盖2整体呈蘑菇形,包括盖帽21和盖脚22,所述盖帽21最长处直径略大于圆柱形井体1的横截面直径,所述盖脚22的直径与圆柱形井体1的横截面直径相适应;所述盖帽21的上表面设若干有排水槽23,所述排水槽23一端位于盖帽21顶部中心处,一端延伸至盖帽21边缘。所述盖脚22外侧、井体1内壁上部均设有螺纹,盖脚22与井体1内壁上部通过螺纹连接,从而实现井盖2与井体1的活动固定连接。螺纹连接不仅保证了井盖2与井体1之间连接的稳固性和一定程度的密封性,还十分方便井盖2与井体1的分离和闭合,便于手井孔的安装和检修施工。本实施例中,所述盖帽21内部设有加强筋26,用于增强拱形盖帽21的顶部强度,增强井盖2的抗压、抗冲击性能,避免井盖2的轻易损坏。本实施例中,所述井底板、井体1和井盖2采用树脂混凝土制成,提高整个井体的强度;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预制钢筋砼制造,本技术不做限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整个手孔井作为预制件使用,在实际应用中本手孔井的井体1和井盖2结构可增强手孔井安装的稳定性、抗冲击性和防水性,从而提高电缆施工的质量、保证电缆的安全性。实施例二如图2-4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所述盖帽21下侧固定粘结有橡胶制的密封圈24,在所述井体1顶面内外边沿之间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密封圈嵌合槽25,所述密封圈24与嵌合槽25位置相对应,且所述密封圈24的圈体截面直径略大于所述嵌合槽25的深度,当井盖2与井体1通过螺纹进行连接时,密封圈24顺势嵌入进嵌合槽25内,当井盖2与井体1螺纹旋紧时,密封圈24的橡胶弹性使其与嵌合槽25无缝紧实贴合,进一步保证井盖2与井体1之间的密封性,确保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通信电缆手孔井,包括井底板、装设于井底板上端的井体(1)和盖于井体(1)上的井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体(1)外壁固定设置有加强页片(11),所述井盖(2)呈拱形,其上表面设有排水槽(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通信电缆手孔井,包括井底板、装设于井底板上端的井体(1)和盖于井体(1)上的井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体(1)外壁固定设置有加强页片(11),所述井盖(2)呈拱形,其上表面设有排水槽(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通信电缆手孔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体(1)呈圆柱形,其外壁上固定设置有均匀排布的竖向翅片式加强页片(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通信电缆手孔井,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加强页片(11)之间设有电缆通孔(12),且所述电缆通孔(12)内设有通孔塞(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通信电缆手孔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2)包括盖帽(21)和盖脚(22),所述盖帽(21)的上表面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代权王凯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嘉格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