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行道内检查井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44143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7: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行道内检查井及施工方法,在井筒砌筑体上部设置预制井筒连接体,并在预制井筒连接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了弹性连接层,采用上层横撑体和下层横撑体给内置撑板提供竖向支撑;在内置撑板上设置了由包裹筋袋约束的颗粒填充体;在面层上表面设置环向导轨,并通过密闭立板减小切割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吊模內柱的底端设置了內柱承压杆和承压杆端板;在悬吊内模的内侧壁上设置模板内槽板,并通过内撑滑板和内撑弧板限定悬吊内模的空间位置;采用筒底密闭囊袋、养护盖板和井筒抬高体共同围合形成井筒抬高体的蒸汽养护空腔。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降低现场施工的难度、改善施工质量、保护施工环境。

Inspection well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in Roadw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行道内检查井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以可降低现场施工的难度、改善施工质量、保护施工环境的车行道内检查井及施工方法,属于市政工程领域,适用于车行道内检查井安装工程。
技术介绍
检查井在使用一段时期后常发生井盖变形、井周路面开裂和沉陷等一系列通病,进而破坏路面结构、降低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运营品质,影响过往车辆运行的平稳性和安全性。对于需要进行面层加铺的道路改建工程,井筒的抬高质量以及周边结构层压实度一直是工程工程控制的难点。现有技术中已有一种车行道检查井井周病害快速处置技术,其特征包括利用现浇高强度混凝土复合材料形成井圈并完全包裹井座,上部车辆荷载通过井座将荷载传递到现浇井圈,通过井圈扩散后才会传递井筒结构。该结构虽可优化井筒的受力及荷载传递问题,但难以解决现浇井筒抬升、井盖快速连接等问题。鉴于此,为丰富车行道内检查井抬升施工质量,目前亟待专利技术一种可以提高现场施工效率、提高结构耐久性、减少环境污染和对居民生活影响的车行道内检查井及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但可以现场施工的难度、改善施工质量、保护施工环境车行道内检查井及施工方法。本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车行道内检查井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施工准备:制备满足设计要求的预制井筒连接体(1)和井盖板(2),准备施工所需的施工装置;2)井筒内部加高:井筒砌筑体(3)砌筑于既有结构(54)内,在井筒砌筑体(3)的上部设置预制井筒连接体(1),并在预制井筒连接体(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弹性连接层(4);设置与井筒砌筑体(3)相接的下层横撑体(5)以及设置与预制井筒连接体(1)相接的上层横撑体(6),在下层横撑体(5)与上层横撑体(6)之间设置控位螺杆(7);上层横撑体(6)之间设置上层隼块(10),下层横撑体(5)之间设置下层隼块(9),下层隼块(9)与上层隼块(10)之间设置下层压杆(8),先通过下层压杆(8)调节下层隼块(9)与上层隼块(10)间的距离,再通过下层隼块(9)和上层隼块(10)挤压下层横撑体(5)和上层横撑体(6)内的可伸缩环板(11),使下层横撑体(5)和上层横撑体(6)的竖向撑板(12)与井筒砌筑体(3)或预制井筒连接体(1)连接;将内置撑板(13)置于预制井筒连接体(1)上表面的弹性连接层(4)上,并使内置撑板(13)的下表面与内撑压板(14)连接;3)基层和面层施工:将包裹筋袋(17)置于内置撑板(13)的上表面,向包裹筋袋(17)内填充颗粒填充体(19),然后进行在既有结构层(54)上部的基层(15)摊铺施工;在基层(15)摊铺过程中,不断向包裹筋袋(17)内补料,使包裹筋袋(17)的上表面与基层(15)的上表面平齐;基层(15)施工完成后,在基层(15)及包裹筋袋(17)的上表面同步铺设面层(16);4)面层导向切割:现场测绘确定检查井的平面位置,并在面层(16)的待切除层(76)内打设吊移螺栓(20),将环向导轨(21)置于面层(16)的上表面,并使环向导轨(21)的圆心与井筒砌筑体(3)的轴线重合;使手推切割机(22)与环向导轨(21)滑动连接,并使手推切割机(22)的切割机锯片(23)对齐井筒砌筑体(3)的外侧面;手推切割机(22)沿环向导轨(21)移动,切割井筒砌筑体(3)上部的待切除层(76);5)井筒砌筑体上部结构体吊移:导向切割完成后,先将起吊设备与吊移螺栓(20)连接,再将井筒砌筑体(3)正上方的面层(16)吊除;依次将颗粒填充体(19)和内置撑板(13)吊移,再将上层压杆(60)、下层横撑体(5)和上层横撑体(6)一同吊移,然后将预制井筒连接体(1)吊移;6)井筒抬高体浇筑:将井筒钢筋笼(28)置于井筒砌筑体(3)上,并通过钢筋笼锚筋(29)将井筒钢筋笼(28)与基层(15)连接;悬吊内模(44)和吊模內柱(30)置于井筒砌筑体(3)形成的井筒内,沿吊模內柱(30)高度方向设置内撑螺杆(31),并在底层的内撑螺杆(31)的下部设置收集槽底板(32);在吊模內柱(30)的底端设置內柱承压杆(33)和拉绳转向轮(34);内撑螺杆(31)的边侧连接内撑滑板(35)和内撑弧板(38),内撑滑板(35)置于内撑弧板(38)外侧,使内撑滑板(35)从悬吊内模(44)的模板内槽板(36)的滑板滑槽(37)底端插入滑板滑槽(37)内,并使最上层的内撑弧板(38)与悬吊内模(44)的弧限位板(39)相接,控位拉绳(40)置于吊模內柱(30)内与拉绳转向轮(34)连接;解除控位拉绳(40)对內柱承压杆(33)的约束,在吊模撑梁(41)上设置悬挂配重(42),给內柱承压杆(33)施加下压力,使承压杆端板(43)与井筒砌筑体(3)贴合连接;通过内撑螺杆(31)及内撑弧板(38)将悬吊内模(44)置于设定位置后,并在悬吊内模(44)的顶端设置吊模顶箍(45),再进行井筒抬高体(46)浇筑施工;7)井筒抬高体蒸汽养护:井筒抬高体(46)完工后,拆除悬吊内模(44),将养护盖板(47)置于井筒抬高体(46)外侧的面层(16)的上表面,并使连接内管(48)和水汽连接管(49)分别与外部的加压泵连接,其中连接内管(48)和水汽连接管(49)穿过养护盖板(47),连接内管(48)连接井筒密闭囊袋(51)和筒底密闭囊袋(52);先通过连接内管(48)上的袋内加气孔(50)对井筒密闭囊袋(51)和筒底密闭囊袋(52)加气,使筒底密闭囊袋(52)与井筒砌筑体(3)密闭连接;再通过水汽连接管(49)上的水汽喷头(53)向井筒抬高体(46)表面喷洒水蒸汽,实现井筒抬高体(46)的蒸汽养护;8)井盖板吊放:井筒抬高体(46)形成强度后,将井盖板(2)吊放至井筒抬高体(46)上,并向井盖板(2)与面层(16)间隙内压注自密实混凝土,形成接缝填充体(5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行道内检查井,根据其上施工方法施工得到。相较现有技术,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在井筒砌筑体上部设置预制井筒连接体,可有效降低井筒临时加高施工的难度;预制井筒连接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了弹性连接层,可同步实现提升接缝连接密实度和减震的作用;上层横撑体和下层横撑体可为内置撑板提供竖向支撑,减小内置撑板的挠曲变形。(2)本专利技术在内置撑板上设置了由包裹筋袋约束的颗粒填充体,并在基层摊铺过程中,不断向包裹筋袋内补料,不但可满足基层碾压施工的需要,而且可以大幅降低后续内置撑板上部结构层凿除施工的难度。(3)本专利技术在面层上表面设置环向导轨,可通过环向导轨限定手推切割机的位置,降低面层切割的难度;同时,本专利技术可通过密闭立板减小切割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4)本专利技术在吊模內柱的底端设置了內柱承压杆和承压杆端板,并可通过拉杆限位绳和端板弹扩筋组合控制內柱承压杆及承压杆端板的横向位置,利用承压杆端板与井筒砌筑体的摩擦力,为吊模內柱提供竖向支撑,降低了模板支设的难度;同时,本专利技术在悬吊内模的内侧壁上设置模板内槽板,并可通过内撑滑板和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行道内检查井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施工准备:制备满足设计要求的预制井筒连接体(1)和井盖板(2),准备施工所需的施工装置;/n2)井筒内部加高:井筒砌筑体(3)砌筑于既有结构(54)内,在井筒砌筑体(3)的上部设置预制井筒连接体(1),并在预制井筒连接体(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弹性连接层(4);设置与井筒砌筑体(3)相接的下层横撑体(5)以及设置与预制井筒连接体(1)相接的上层横撑体(6),在下层横撑体(5)与上层横撑体(6)之间设置控位螺杆(7);上层横撑体(6)之间设置上层隼块(10),下层横撑体(5)之间设置下层隼块(9),下层隼块(9)与上层隼块(10)之间设置下层压杆(8),先通过下层压杆(8)调节下层隼块(9)与上层隼块(10)间的距离,再通过下层隼块(9)和上层隼块(10)挤压下层横撑体(5)和上层横撑体(6)内的可伸缩环板(11),使下层横撑体(5)和上层横撑体(6)的竖向撑板(12)与井筒砌筑体(3)或预制井筒连接体(1)连接;将内置撑板(13)置于预制井筒连接体(1)上表面的弹性连接层(4)上,并使内置撑板(13)的下表面与内撑压板(14)连接;/n3)基层和面层施工:将包裹筋袋(17)置于内置撑板(13)的上表面,向包裹筋袋(17)内填充颗粒填充体(19),然后进行在既有结构层(54)上部的基层(15)摊铺施工;在基层(15)摊铺过程中,不断向包裹筋袋(17)内补料,使包裹筋袋(17)的上表面与基层(15)的上表面平齐;基层(15)施工完成后,在基层(15)及包裹筋袋(17)的上表面同步铺设面层(16);/n4)面层导向切割:现场测绘确定检查井的平面位置,并在面层(16)的待切除层(76)内打设吊移螺栓(20),将环向导轨(21)置于面层(16)的上表面,并使环向导轨(21)的圆心与井筒砌筑体(3)的轴线重合;使手推切割机(22)与环向导轨(21)滑动连接,并使手推切割机(22)的切割机锯片(23)对齐井筒砌筑体(3)的外侧面;手推切割机(22)沿环向导轨(21)移动,切割井筒砌筑体(3)上部的待切除层(76);/n5)井筒砌筑体上部结构体吊移:导向切割完成后,先将起吊设备与吊移螺栓(20)连接,再将井筒砌筑体(3)正上方的面层(16)吊除;依次将颗粒填充体(19)和内置撑板(13)吊移,再将上层压杆(60)、下层横撑体(5)和上层横撑体(6)一同吊移,然后将预制井筒连接体(1)吊移;/n6)井筒抬高体浇筑:将井筒钢筋笼(28)置于井筒砌筑体(3)上,并通过钢筋笼锚筋(29)将井筒钢筋笼(28)与基层(15)连接;悬吊内模(44)和吊模內柱(30)置于井筒砌筑体(3)形成的井筒内,沿吊模內柱(30)高度方向设置内撑螺杆(31),并在底层的内撑螺杆(31)的下部设置收集槽底板(32);在吊模內柱(30)的底端设置內柱承压杆(33)和拉绳转向轮(34);内撑螺杆(31)的边侧连接内撑滑板(35)和内撑弧板(38),内撑滑板(35)置于内撑弧板(38)外侧,使内撑滑板(35)从悬吊内模(44)的模板内槽板(36)的滑板滑槽(37)底端插入滑板滑槽(37)内,并使最上层的内撑弧板(38)与悬吊内模(44)的弧限位板(39)相接,控位拉绳(40)置于吊模內柱(30)内与拉绳转向轮(34)连接;解除控位拉绳(40)对內柱承压杆(33)的约束,在吊模撑梁(41)上设置悬挂配重(42),给內柱承压杆(33)施加下压力,使承压杆端板(43)与井筒砌筑体(3)贴合连接;通过内撑螺杆(31)及内撑弧板(38)将悬吊内模(44)置于设定位置后,并在悬吊内模(44)的顶端设置吊模顶箍(45),再进行井筒抬高体(46)浇筑施工;/n7)井筒抬高体蒸汽养护:井筒抬高体(46)完工后,拆除悬吊内模(44),将养护盖板(47)置于井筒抬高体(46)外侧的面层(16)的上表面,并使连接内管(48)和水汽连接管(49)分别与外部的加压泵连接,其中连接内管(48)和水汽连接管(49)穿过养护盖板(47),连接内管(48)连接井筒密闭囊袋(51)和筒底密闭囊袋(52);先通过连接内管(48)上的袋内加气孔(50)对井筒密闭囊袋(51)和筒底密闭囊袋(52)加气,使筒底密闭囊袋(52)与井筒砌筑体(3)密闭连接;再通过水汽连接管(49)上的水汽喷头(53)向井筒抬高体(46)表面喷洒水蒸汽,实现井筒抬高体(46)的蒸汽养护;/n8)井盖板吊放:井筒抬高体(46)形成强度后,将井盖板(2)吊放至井筒抬高体(46)上,并向井盖板(2)与面层(16)间隙内压注自密实混凝土,形成接缝填充体(5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行道内检查井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施工准备:制备满足设计要求的预制井筒连接体(1)和井盖板(2),准备施工所需的施工装置;
2)井筒内部加高:井筒砌筑体(3)砌筑于既有结构(54)内,在井筒砌筑体(3)的上部设置预制井筒连接体(1),并在预制井筒连接体(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弹性连接层(4);设置与井筒砌筑体(3)相接的下层横撑体(5)以及设置与预制井筒连接体(1)相接的上层横撑体(6),在下层横撑体(5)与上层横撑体(6)之间设置控位螺杆(7);上层横撑体(6)之间设置上层隼块(10),下层横撑体(5)之间设置下层隼块(9),下层隼块(9)与上层隼块(10)之间设置下层压杆(8),先通过下层压杆(8)调节下层隼块(9)与上层隼块(10)间的距离,再通过下层隼块(9)和上层隼块(10)挤压下层横撑体(5)和上层横撑体(6)内的可伸缩环板(11),使下层横撑体(5)和上层横撑体(6)的竖向撑板(12)与井筒砌筑体(3)或预制井筒连接体(1)连接;将内置撑板(13)置于预制井筒连接体(1)上表面的弹性连接层(4)上,并使内置撑板(13)的下表面与内撑压板(14)连接;
3)基层和面层施工:将包裹筋袋(17)置于内置撑板(13)的上表面,向包裹筋袋(17)内填充颗粒填充体(19),然后进行在既有结构层(54)上部的基层(15)摊铺施工;在基层(15)摊铺过程中,不断向包裹筋袋(17)内补料,使包裹筋袋(17)的上表面与基层(15)的上表面平齐;基层(15)施工完成后,在基层(15)及包裹筋袋(17)的上表面同步铺设面层(16);
4)面层导向切割:现场测绘确定检查井的平面位置,并在面层(16)的待切除层(76)内打设吊移螺栓(20),将环向导轨(21)置于面层(16)的上表面,并使环向导轨(21)的圆心与井筒砌筑体(3)的轴线重合;使手推切割机(22)与环向导轨(21)滑动连接,并使手推切割机(22)的切割机锯片(23)对齐井筒砌筑体(3)的外侧面;手推切割机(22)沿环向导轨(21)移动,切割井筒砌筑体(3)上部的待切除层(76);
5)井筒砌筑体上部结构体吊移:导向切割完成后,先将起吊设备与吊移螺栓(20)连接,再将井筒砌筑体(3)正上方的面层(16)吊除;依次将颗粒填充体(19)和内置撑板(13)吊移,再将上层压杆(60)、下层横撑体(5)和上层横撑体(6)一同吊移,然后将预制井筒连接体(1)吊移;
6)井筒抬高体浇筑:将井筒钢筋笼(28)置于井筒砌筑体(3)上,并通过钢筋笼锚筋(29)将井筒钢筋笼(28)与基层(15)连接;悬吊内模(44)和吊模內柱(30)置于井筒砌筑体(3)形成的井筒内,沿吊模內柱(30)高度方向设置内撑螺杆(31),并在底层的内撑螺杆(31)的下部设置收集槽底板(32);在吊模內柱(30)的底端设置內柱承压杆(33)和拉绳转向轮(34);内撑螺杆(31)的边侧连接内撑滑板(35)和内撑弧板(38),内撑滑板(35)置于内撑弧板(38)外侧,使内撑滑板(35)从悬吊内模(44)的模板内槽板(36)的滑板滑槽(37)底端插入滑板滑槽(37)内,并使最上层的内撑弧板(38)与悬吊内模(44)的弧限位板(39)相接,控位拉绳(40)置于吊模內柱(30)内与拉绳转向轮(34)连接;解除控位拉绳(40)对內柱承压杆(33)的约束,在吊模撑梁(41)上设置悬挂配重(42),给內柱承压杆(33)施加下压力,使承压杆端板(43)与井筒砌筑体(3)贴合连接;通过内撑螺杆(31)及内撑弧板(38)将悬吊内模(44)置于设定位置后,并在悬吊内模(44)的顶端设置吊模顶箍(45),再进行井筒抬高体(46)浇筑施工;
7)井筒抬高体蒸汽养护:井筒抬高体(46)完工后,拆除悬吊内模(44),将养护盖板(47)置于井筒抬高体(46)外侧的面层(16)的上表面,并使连接内管(48)和水汽连接管(49)分别与外部的加压泵连接,其中连接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甄小兵张伟司佳路晓克吴志鹏
申请(专利权)人:德州市公路工程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