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轮式应急清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4010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1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斗轮式应急清淤装置,包括输送装置和挖泥斗,输送装置用于运输淤泥并在运输途中降低淤泥的含水量,包括传送装置和输泥斗;挖泥斗与传送装置底部的从动轮相铰接,在挖泥斗的底面上设有允许输泥斗通过的出料口;所述输泥斗包括连接侧壁,连接侧壁与传送装置的传送带相连,在连接侧壁上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泄水侧壁,在泄水侧壁内部设有泄水空腔,且泄水侧壁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与泄水空腔相连通的泄水孔;输泥斗的底面为开口向下的弧形面,在弧形面上设有排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斗轮式应急清淤装置,能够同时实现淤泥的挖掘、运输、脱水的连续式工作,降低了参与清理工作的设备数量,提升了淤泥清理的效率。

Bucket wheel type emergency desil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斗轮式应急清淤装置
本技术属于滩涂淤泥清理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斗轮式应急清淤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态环境的破坏情况日益严重,在我国范围内有多处河流、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受污染的水域会在浅滩区形成污染淤泥的堆积,在长时间的堆积过程中,淤泥中的有机物将会滋生细菌,破坏浅滩区域的生态环境,因此淤泥清理工作是我国目前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然而现有技术中缺乏滩涂淤泥清理的专用设备,因此在进行淤泥的清理工作时,需要选用挖掘设备、运输设备、脱水设备和处理设备等多种装置进行协同工作。但是,由于单一设备只能负责淤泥清理的一个工序,因此现有的淤泥清理过程均为间断式作业,而淤泥在不同设备之间的转运过程则会浪费大量的工作时间,进而导致施工效率低下。其次,由于参与施工的设备较多,各设备之间协调与配合也会严重影响清理效率,进一步降低了清理工作的效率。此外,由于参与施工的设备越多,需要的操作人员就越多,因此多设备协同工作还会额外增加淤泥清理的经济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斗轮式应急清淤装置,以实现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斗轮式应急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装置和挖泥斗(1),所述输送装置用于运输淤泥并在运输途中降低淤泥的含水量,包括传送装置和输泥斗(3);所述挖泥斗(1)与传送装置底部的从动轮(21)相铰接,在挖泥斗(1)的底面上设有允许输泥斗(3)通过的出料口;/n所述输泥斗(3)包括连接侧壁(31),所述连接侧壁(31)与传送装置的传送带(2)相连,在连接侧壁(31)上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泄水侧壁(32),在所述泄水侧壁(32)内部设有泄水空腔(321),且泄水侧壁(32)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与泄水空腔(321)相连通的泄水孔(322);所述输泥斗(3)的底面为开口向下的弧形面,在弧形面上设有排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斗轮式应急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装置和挖泥斗(1),所述输送装置用于运输淤泥并在运输途中降低淤泥的含水量,包括传送装置和输泥斗(3);所述挖泥斗(1)与传送装置底部的从动轮(21)相铰接,在挖泥斗(1)的底面上设有允许输泥斗(3)通过的出料口;
所述输泥斗(3)包括连接侧壁(31),所述连接侧壁(31)与传送装置的传送带(2)相连,在连接侧壁(31)上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泄水侧壁(32),在所述泄水侧壁(32)内部设有泄水空腔(321),且泄水侧壁(32)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与泄水空腔(321)相连通的泄水孔(322);所述输泥斗(3)的底面为开口向下的弧形面,在弧形面上设有排水孔(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斗轮式应急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侧壁(31)与传送带(2)通过铆钉(4)相连,所述铆钉(4)至少为两个,且相邻两铆钉(4)的连线与所述传送带(2)从动轮(21)的轴线相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斗轮式应急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缓冲单元,所述缓冲单元设置在所述铆钉(4)下方,包括:支撑杆(51)、端面挡板(52)和弹簧(53),所述支撑杆(51)的一端与传送带(2)相连,另一端穿过连接侧壁(31)后与设置在输泥斗(3)内部的端面挡板(52)相连,所述弹簧(53)套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贻超冯辉丁晔苏志龙李晓鹏代小聪朱德成王森玮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环境保护技术开发中心设计所天津市环境保护技术开发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