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仿生扑翼机器人太阳能继航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3955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1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型仿生扑翼机器人太阳能继航机构,包括第一翼骨架杆,所述的第一翼骨架杆铰接有连动转块,所述的连动转块连接有主动杆和连动杆,所述的连动杆连接有第二翼骨架杆,所述的第一翼骨架杆和第二翼骨架杆上套接有骨架板,相邻的骨架板之间设置有布片,所述的布片上设置有安装在第一翼骨架杆或第二翼骨架杆上且能够拆卸的太阳能板,所述的太阳能板通过导线与仿生扑翼机器人的电池机构电性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型仿生扑翼机器人太阳能继航机构,采用双翼结构,并且在双翼上设置可拆卸的太阳能板,通过太阳能板收集太阳能,进而能够提高继航能力。

A large Bionic Flapping Wing robot solar energy follow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仿生扑翼机器人太阳能继航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型仿生扑翼机器人太阳能继航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尤其是仿生机器人的发展也越来月迅速,其中仿生扑翼机器人是一种用于常见的仿生机器人,其模仿鸟类的飞行,配合摄像头,能够用于资源的探测。现有的仿生扑翼机器人大多都是采用电池驱动,因此继航能力大多不足,需要频繁的进行电池的更换,进而影响到探测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型仿生扑翼机器人太阳能继航机构,采用双翼结构,并且在双翼上设置可拆卸的太阳能板,通过太阳能板收集太阳能,进而能够提高继航能力。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型仿生扑翼机器人太阳能继航机构,包括第一翼骨架杆,所述的第一翼骨架杆铰接有连动转块,所述的连动转块连接有主动杆和连动杆,所述的连动杆连接有第二翼骨架杆,所述的第一翼骨架杆和第二翼骨架杆上套接有骨架板,相邻的骨架板之间设置有布片,所述的布片上设置有安装在第一翼骨架杆或第二翼骨架杆上且能够拆卸的太阳能板,所述的太阳能板通过导线与仿生扑翼机器人的电池机构电性连通。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翼骨架杆和第二翼骨架杆开设有接线插口,所述的接线插口内设置有接线装置,所述的太阳能板设置有能够插入到接线插口并与接线装置电性连接的接线插柱,所述的第一翼骨架杆和第二翼骨架杆内设置有与接线装置电性连通的导线。优选的,所述的接线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翼骨架杆或第二翼骨架杆内且与接线插柱电性连接的接线套,所述的接线套内设置有下部穿出第一翼骨架杆或第二翼骨架杆的封堵块,所述的封堵块穿出的部分套接有封堵升降块,所述的第一翼骨架杆或第二翼骨架杆内设置有下端开口的弹簧套,所述的弹簧套内设置有封堵升降弹簧,且封堵升降弹簧的下端与封堵升降块连接,所述的封堵升降块与第一翼骨架杆或第二翼骨架杆开设有同轴线的且竖直走向的封堵卡位孔,所述的封堵卡位孔配合有封堵卡位杆。优选的,所述的封堵块的上端面设置有插柱锁紧螺杆,所述的接线插柱的下端面与插柱锁紧螺杆螺纹锁紧配合,所述的封堵块与封堵升降块配合的部位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的封堵升降块通过封堵配合插环与环形凹槽插套配合,所述的封堵块的下端设置有封堵块转动手柄,接线装置没有配合接线插柱时,封堵块与第一翼骨架杆或第二翼骨架杆的上管壁密封配合,且插柱锁紧螺杆不超出第一翼骨架杆或第二翼骨架杆的上端面。优选的,与不同的太阳能板配合的接线装置通过第一翼骨架杆或第二翼骨架杆的导线并联。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大型仿生扑翼机器人太阳能继航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第二翼骨架杆与太阳能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接线装置不接通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接线装置与太阳能板接通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文字标注表示为:21、第一翼骨架杆;22、骨架板;23、布片;24、太阳能板;25、连动转块;26、主动杆;27、连动杆;28、第二翼骨架杆;29、接线装置;30、接线插柱;31、接线插口;32、封堵块;33、封堵升降块;34、封堵配合插环;35、封堵块转动手柄;36、插柱锁紧螺杆;37、弹簧套;38、封堵升降弹簧;39、封堵卡位孔;40、接线套;41、封堵卡位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为:一种大型仿生扑翼机器人太阳能继航机构,包括第一翼骨架杆21,所述的第一翼骨架杆21铰接有连动转块25,所述的连动转块25连接有主动杆26和连动杆27,所述的连动杆27连接有第二翼骨架杆28,所述的第一翼骨架杆21和第二翼骨架杆28上套接有骨架板22,相邻的骨架板22之间设置有布片23,所述的布片23上设置有安装在第一翼骨架杆21或第二翼骨架杆28上且能够拆卸的太阳能板24,所述的太阳能板24通过导线与仿生扑翼机器人的电池机构电性连通。根据天气情况,如果是晴天,将太阳能板24安装到第一翼骨架杆21和第二翼骨架杆28上,在大型仿生扑翼机器人飞行的过程中,太阳能板24会持续接收太阳能,并将其转化为电能,通过导线给电池机构充电,进而提高了整个扑翼机器人的继航能力。如图2所示,所述的第一翼骨架杆21和第二翼骨架杆28开设有接线插口31,所述的接线插口31内设置有接线装置29,所述的太阳能板24设置有能够插入到接线插口31并与接线装置29电性连接的接线插柱30,所述的第一翼骨架杆21和第二翼骨架杆28内设置有与接线装置29电性连通的导线。接线插口和接线装置29的设计,可以方便太阳能板的接通,仅仅需要在安装太阳能板的时候讲接线插柱插入到接线插口31即可完成线路的接通,且接通后的导线全部位于骨架杆内,能够避免在扑翼在扑动时导致导线残绕断裂的情况。如图3-4所示,所述的接线装置29包括设置在第一翼骨架杆21或第二翼骨架杆28内且与接线插柱30电性连接的接线套40,所述的接线套40内设置有下部穿出第一翼骨架杆21或第二翼骨架杆28的封堵块32,所述的封堵块32穿出的部分套接有封堵升降块33,所述的第一翼骨架杆21或第二翼骨架杆28内设置有下端开口的弹簧套37,所述的弹簧套37内设置有封堵升降弹簧38,且封堵升降弹簧38的下端与封堵升降块33连接,所述的封堵升降块33与第一翼骨架杆21或第二翼骨架杆28开设有同轴线的且竖直走向的封堵卡位孔39,所述的封堵卡位孔39配合有封堵卡位杆41。接线装置与太阳能板24对接的工作如下:先讲封堵升降块33下拉,然后再讲封堵卡位拉杆41插入到对应的封堵卡位孔39内,完成之后,即可使封堵块32下降到合适的位置,且通过封堵升降弹簧38的拉力,能够确保封堵块32和封堵升降块33不会继续下降,然后再将封堵插柱30插入到接线套40内,使二者电性连接,如此完成太阳能板与电路结构的电性连通,同时能够对太阳能板起到一定的定位效果;在需要将太阳能板拆卸时,将封堵卡位杆41取出,封堵升降弹簧38会回缩,进而会带动封堵升降块33上升,使封堵升降块33贴住骨架杆(第一翼骨架杆和第二翼骨架杆在此不做区分),之后讲插柱取出,进而完成太阳能板的拆卸。如图3-4所示,所述的封堵块32的上端面设置有插柱锁紧螺杆36,所述的接线插柱30的下端面与插柱锁紧螺杆36螺纹锁紧配合,所述的封堵块32与封堵升降块33配合的部位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的封堵升降块33通过封堵配合插环34与环形凹槽插套配合,所述的封堵块32的下端设置有封堵块转动手柄35,接线装置29没有配合接线插柱30时,封堵块32与第一翼骨架杆21或第二翼骨架杆28的上管壁密封配合,且插柱锁紧螺杆36不超出第一翼骨架杆21或第二翼骨架杆28的上端面。在插柱与接线装置插接配合时,需要通过封堵块转动手柄35带动封堵块32转动,进而带动插柱锁紧螺杆36转动,如此可以使接线插柱和插柱锁紧螺杆36螺纹锁紧,如此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仿生扑翼机器人太阳能继航机构,包括第一翼骨架杆(21),所述的第一翼骨架杆(21)铰接有连动转块(25),所述的连动转块(25)连接有主动杆(26)和连动杆(27),所述的连动杆(27)连接有第二翼骨架杆(2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翼骨架杆(21)和第二翼骨架杆(28)上套接有骨架板(22),相邻的骨架板(22)之间设置有布片(23),所述的布片(23)上设置有安装在第一翼骨架杆(21)或第二翼骨架杆(28)上且能够拆卸的太阳能板(24),所述的太阳能板(24)通过导线与仿生扑翼机器人的电池机构电性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仿生扑翼机器人太阳能继航机构,包括第一翼骨架杆(21),所述的第一翼骨架杆(21)铰接有连动转块(25),所述的连动转块(25)连接有主动杆(26)和连动杆(27),所述的连动杆(27)连接有第二翼骨架杆(2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翼骨架杆(21)和第二翼骨架杆(28)上套接有骨架板(22),相邻的骨架板(22)之间设置有布片(23),所述的布片(23)上设置有安装在第一翼骨架杆(21)或第二翼骨架杆(28)上且能够拆卸的太阳能板(24),所述的太阳能板(24)通过导线与仿生扑翼机器人的电池机构电性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仿生扑翼机器人太阳能继航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翼骨架杆(21)和第二翼骨架杆(28)开设有接线插口(31),所述的接线插口(31)内设置有接线装置(29),所述的太阳能板(24)设置有能够插入到接线插口(31)并与接线装置(29)电性连接的接线插柱(30),所述的第一翼骨架杆(21)和第二翼骨架杆(28)内设置有与接线装置(29)电性连通的导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型仿生扑翼机器人太阳能继航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线装置(29)包括设置在第一翼骨架杆(21)或第二翼骨架杆(28)内且与接线插柱(30)电性连接的接线套(40),所述的接线套(40)内设置有下部穿出第一翼骨架杆(21)或第二翼骨架杆(2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君孙振忠汪超孙锦民郑漫马浩鹏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