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靶向EGFR二聚体界面的人源化双特异性纳米抗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3244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07: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靶向EGFR二聚体界面的人源化双特异性纳米抗体,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该抗体在体外试验中与PBMCs联用可以有效地增强对EGFR过表达的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其是一种可靶向EGFR二聚化界面、NK细胞FcγRIIIa受体和人血白蛋白的双特异性纳米抗体,具有抑瘤活性。其具有研制既有抗EGFR同源和异源二聚化功能,又有常规抗体ADCC作用(抗体依赖的细胞毒性)和长的半衰期的治疗性纳米抗体药物的潜力,为解决EGFR靶向药物的耐药性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A humanized bispecific nano antibody targeting at the interface of EGFR dim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靶向EGFR二聚体界面的人源化双特异性纳米抗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因工程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靶向EGFR二聚体界面的人源化双特异性纳米抗体。
技术介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或Her1/ErbB1)是人表皮受体家族的重要成员,在正常表皮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治疗许多上皮癌的有效靶点。EGFR作为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RTK),包含糖基化胞外结构域、单个疏水跨膜段、胞内部分(含近膜段、蛋白激酶结构域和羧基末端)。表皮生长因子(EGF)等配体与细胞表面EGFRs的结合导致二聚体界面的暴露和与另一种EGFR的同源或与其他家族成员的异源二聚化。二聚化导致RTK激活和磷酸化特定的酪氨酸残基,从而启动有丝分裂信号级联和其他细胞活性。EGFR在肺癌、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头颈部癌、胰腺癌和胶质母细胞瘤中过度表达和突变,使EGFR成为抗肿瘤治疗的理想靶点。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和帕尼单抗已作为EGFR抑制剂用于抗癌治疗,但这些药物的临床有效率较低(约为15%)。“二聚化”是EGFR家族受体活化所必须经历的关键而共有的步骤,选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靶向EGFR二聚体界面的人源化双特异性纳米抗体,其特征在于,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靶向EGFR二聚体界面的人源化双特异性纳米抗体,其特征在于,其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


2.一种编码靶向EGFR二聚体界面的人源化双特异性纳米抗体的基因,其特征在于,其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


3.一种重组载体,其特征在于,所示重组载体为连接有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因的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黄金赵林温碧燕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药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