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射混凝土专用外加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3234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07: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喷射混凝土专用外加剂,所述的喷射混凝土专用外加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超细硅粉800‑900份、超塑化粉剂50‑100份、聚丙烯酸钠粘合剂2‑5份、聚硅氧烷表面活性剂0‑0.05份、粉剂保坍剂0‑6份、葡萄糖酸钠0‑4份、硫酸铝0‑100份和氢氧化钠0‑100份,一种用喷射混凝土专用外加剂应用到喷射混凝土施工中,提高各龄期强度与粘结力,降低了喷射混凝土回弹率,且富水区可正常喷射混凝土,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本成果不仅能直接应用到隧道初期支护施工中,为初期支护施工开辟新的技术途径,更为复杂地质条件下混凝土施工提供值得参考和借鉴的经验,同时对混凝土性能高需要的工程部位,同时使用本发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就喷射混凝土而言,节约了喷射时间。

A special admixture for Shotcre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射混凝土专用外加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领域,项目所属科学
隧道及地下工程修建技术养护、运维及灾害防治技术,具体是一种用喷射混凝土专用外加剂。
技术介绍
根据大量调查数据统计,喷射混凝土合格率较低,喷射混凝土消耗率普遍在设计量250%~300%,超耗率在150%~200%,富水区耗率普遍在410%~625%,超耗率在350%~550%,从最近几年国内强力推行湿喷混凝土的结果看,喷射混凝土质量关乎项目建设成败,对安全、质量、成本影响均较大。但我国由于湿喷混凝土起步晚,技术水平低,同时国内原材料质量差,无碱速凝剂、湿喷机械手技术不成熟,导致喷射混凝土存在综合成本高,工作性差、保塌性差,对喷浆手及湿喷机的依赖性高,喷射混凝土从设计到施工一直处于低水平徘徊,面临存在巨大的技术瓶颈。在专利申请号201210003536.X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高强度喷射混凝土的配方,该高强度喷射混凝土的配方包括水泥、砂、石子、偏铝酸钠类速凝剂、高活性偏高岭土、聚羧酸盐减水剂或奈磺酸甲醛缩合物减水剂;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制备的喷射混凝土强度可以达到30MPa~45MPa,可以制备出C30和C40标号的喷射混凝土”。专利申请号201210003536.X的专利文件通过控制砂石配比和加入偏铝酸钠类速凝剂、高活性偏高岭土、聚羧酸盐减水剂或奈磺酸甲醛缩合物减水剂来提高喷射混凝土的性能,且作用效果仅仅局限在增大强度和减少污染,在粘接能力、减少裂缝、补偿收缩、保塌时限上未有作用效果,无法全面提升喷射混凝土的性能;在专利申请号201811592063.5中公开了一种超微外加剂,其包括以下原料,微硅粉,超塑化粉剂,聚丙烯酸钠粘合剂以及聚硅氧烷表面活性剂,但是其存在在混凝土固化时析水现象严重,且固化后匀质水平不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喷射混凝土专用外加剂,所述的喷射混凝土专用外加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超细硅粉800-900份、超塑化粉剂50-100份、聚丙烯酸钠粘合剂2-5份、聚硅氧烷表面活性剂0-0.05份、粉剂保坍剂0-6份、葡萄糖酸钠0-4份、硫酸铝0-100份和氢氧化钠0-100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0-5份,碳酸钙1份,聚乙烯醇0.5-1.2份以及有机粘结剂3-7份。进一步,所述的喷射混凝土专用外加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超细硅粉25份、超塑化粉剂2.65份、聚丙烯酸钠粘合剂0.12份、聚硅氧烷表面活性剂0.001份、粉剂保坍剂0.2份、葡萄糖酸钠0.08份、硫酸铝2份和氢氧化钠2份。进一步,所述的喷射混凝土专用外加剂使用时包括以下混合步骤:(1)、将称量后的水泥、粉煤灰和矿粉、砂、5~10mm碎石入到搅拌设备内,搅拌均匀;(2)、依次将称量后的超细硅粉、超塑化粉剂、聚丙烯酸钠粘合剂、聚硅氧烷表面活性剂、粉剂保坍剂、三萜皂甙、葡萄糖酸钠、硫酸铝、氢氧化钠加入到搅拌设备中;(3)、加入速凝剂和水,再次将混料搅拌均匀,出料即可。进一步,所述超细硅粉的大小为2000-2500目。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需水泥387份、粉煤灰45份、矿粉34份、砂815份和5~10mm碎石815份。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需速凝剂22份和水170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聚乙烯醇的配比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持水分的功效,且聚丙烯酸钠粘合剂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配合使用使得混凝土的骨料颗粒备包裹起来,呈化学凝胶团连接,这可以使得混凝土凝结后更加的均匀,在保持混凝土回弹率的同时大大改善混凝土的综合力学性能。此外本专利技术中配比下的碳酸钙可以使得上述化学凝胶团的硬度得到适量强化,防止反应过快,并最终加强混凝土强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喷射混凝土专用外加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超细硅粉19.3份、超塑化粉剂1.8份、聚丙烯酸钠粘合剂0.02份、聚硅氧烷表面活性剂0.001份、粉剂保坍剂0.1份、葡萄糖酸钠0.08份和硫酸铝1.1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0-5份,碳酸钙1份,聚乙烯醇0.5-1.2份以及有机粘结剂3-7份。在上述配比下的聚乙烯醇0.5-1.2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持水分的功效。且在实验过程中发现聚丙烯酸钠粘合剂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配合使用使得混凝土的骨料颗粒备包裹起来,呈化学凝胶团连接,这可以使得混凝土凝结后更加的均匀,在保持混凝土回弹率的同时大大改善混凝土的综合力学性能。此外如果在外加剂中该配比下的碳酸钙可以使得上述化学凝胶团的硬度得到适量强化,防止反应过快,并最终加强混凝土强度。进一步,所述的喷射混凝土专用外加剂使用时包括以下混合步骤:(1)、将称量后的水泥、粉煤灰和矿粉、砂、5~10mm碎石入到搅拌设备内,搅拌均匀;(2)、依次将称量后的超细硅粉、超塑化粉剂、聚丙烯酸钠粘合剂、聚硅氧烷表面活性剂、粉剂保坍剂、三萜皂甙、葡萄糖酸钠、硫酸铝、氢氧化钠加入到搅拌设备中;(3)、加入速凝剂和水,再次将混料搅拌均匀,出料即可。进一步,所述超细硅粉的大小为2000-2500目。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需水泥450份、砂871份和5~10mm碎石772份。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需速凝剂27份和水180份。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喷射混凝土专用外加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超细硅粉23.0份、超塑化粉剂2.4份、聚丙烯酸钠粘合剂0.027份、聚硅氧烷表面活性剂0.001份、粉剂保坍剂0.1份、葡萄糖酸钠0.1份、三萜皂甙0.05份和氢氧化钠2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35份,碳酸钙1份,聚乙烯醇1份以及有机粘结剂3份。进一步,所述的喷射混凝土专用外加剂使用时包括以下混合步骤:(1)将称量后的水泥、粉煤灰和矿粉、砂、5~10mm碎石入到搅拌设备内,搅拌均匀;(2)依次将称量后的超细硅粉、超塑化粉剂、聚丙烯酸钠粘合剂、聚硅氧烷表面活性剂、粉剂保坍剂、三萜皂甙、葡萄糖酸钠、硫酸铝、氢氧化钠加入到搅拌设备中;(3)加入速凝剂和水,再次将混料搅拌均匀,出料即可。进一步,所述超细硅粉的大小为2000-2500目。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需水泥404份、粉煤灰74份、砂903份和5~10mm碎石833份。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需速凝剂22份和水185份。具体的,由于本外加剂是在硅粉基础上合成多种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具有减水、增强、防腐的效果,完全解决了有碱速凝剂的降强问题,喷射混凝土的耐久性得到保证;掺加本外加剂后,喷射混凝土保塌性得到有效保障,3h小时内坍落度及扩展度基本不受时间约束,另在现场加减水剂可保塌5小时,可以满足各种远距离拌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射混凝土专用外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射混凝土专用外加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超细硅粉800-900份、超塑化粉剂50-100份、聚丙烯酸钠粘合剂2-5份、聚硅氧烷表面活性剂0-0.05份、粉剂保坍剂0-6份、葡萄糖酸钠0-4份、硫酸铝0-100份和氢氧化钠0-100份以及羟丙基甲基纤维素0-5份,碳酸钙1份,聚乙烯醇0.5-1.2份以及有机粘结剂3-7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射混凝土专用外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射混凝土专用外加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超细硅粉800-900份、超塑化粉剂50-100份、聚丙烯酸钠粘合剂2-5份、聚硅氧烷表面活性剂0-0.05份、粉剂保坍剂0-6份、葡萄糖酸钠0-4份、硫酸铝0-100份和氢氧化钠0-100份以及羟丙基甲基纤维素0-5份,碳酸钙1份,聚乙烯醇0.5-1.2份以及有机粘结剂3-7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射混凝土专用外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射混凝土专用外加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超细硅粉25份、超塑化粉剂2.65份、聚丙烯酸钠粘合剂0.12份、聚硅氧烷表面活性剂0.001份、粉剂保坍剂0.2份、葡萄糖酸钠0.08份、硫酸铝2份和氢氧化钠2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喷射混凝土专用外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射混凝土专用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大祥王宏波刘瑛袁慧莉尹丽萍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德和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