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宏伟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化可智能节油型油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3196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0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化可智能节油型油箱,包括加油管总成、端盖、隔板、支撑垫块、集油盒、加热器传感器、反几字托架以及液位检测器,该油箱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焊接有密封的端盖,且油箱的进油口对应密封焊接有加油管总成,所述油箱内设有多个间隔的隔板,各所述隔板与油箱内腔壁铆接固定并通过反几字托架辅助固定,所述反几字托架与油箱配合固定,同时油箱的底部通过冲压形成一集油盒,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种智能化可节油型油箱,内设有由多个加热系统组成的加热装置,可以根据油箱内液位的高度,并通过PLC控制器对应控制对应数量的加热系统进行工作,不仅降低了能源的消耗,且有效保护整个加热装置,有利于提高使用寿命。

An intelligent fuel saving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化可智能节油型油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箱,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化可智能节油型油箱。
技术介绍
油箱是飞机上的或汽车上的装燃料的容器,是液压系统中储存液压油或液压液的专用容器。油箱可分为开式油箱和闭式油箱两种。油箱必须有足够大的容积;吸油管及回油管应插入最低液面以下,以防止吸空和回油飞溅产生气泡;吸油管和回油管的吸回油口距离要尽可能地低些,之间应设置隔板;为了保持油液清洁,油箱应有周边密封的盖板,盖板上装有空气滤清器;油箱底部应距地面l50mm以上;对油箱内表面的防腐处理要给予充分的注意。现有的油箱内设的隔板容易划伤筒体内壁,且油在油箱内部的冲击力容易使隔板松动,在仪表显示油量低时,能够行驶的距离有限,在主机厂新车下线销售过程中,一般都是整车出厂销售前,主机厂为客户添加一定量的柴油,以供车辆可以安全行驶到客户的手中,现有技术是通过加入大量柴油(或汽油)以保证车辆可以安全行驶到客户手中,这样对于主机厂成本增加,并造成资源极大浪费,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油箱及其托架设计,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可智能节油型油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化可智能节油型油箱,包括加油管总成、端盖、隔板、支撑垫块、集油盒、加热器传感器、反几字托架以及液位检测器,该油箱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焊接有密封的端盖,且油箱的进油口对应密封焊接有加油管总成,所述油箱内设有多个间隔的隔板,各所述隔板与油箱内腔壁铆接固定并通过反几字托架辅助固定,所述反几字托架与油箱配合固定,同时油箱的底部通过冲压形成一集油盒,在所述集油盒的对应位置设有竖直贯穿油箱的加热传感器,所述加热传感器的下端设有一固定焊接于集油盒内底部的支撑垫块,且油箱还对应设有液位检测器,集油盒整体外观设计根据液体流动原理,使燃油充分燃烧,达到节能效果。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器传感器由发动机水箱冷却液加热循环产生热量,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整车仪表盘PLC控制器的各输出端对应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与油箱内的液位检测器电连接,同时PLC控制器通过温控开关与外接电源连接,所述温控开关与温度传感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油箱内的隔板采用翻边工艺设计,并铆接于油箱内腔壁上,同时隔板的一侧采用凸起的球面设计。进一步的,所述反几字托架为90°翻转的几字型托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该种智能化可智能节油型油箱,端盖采用收口工艺装配简单焊接强度更强,焊道美观,隔板采用翻边工艺减少筒体内部的划伤,隔板采用球面形式并且采用了铆接工艺减少了油在油箱内部的冲击力使隔板更加稳固;隔板对应设有反几字托架,反几字托架与燃油箱配合更加稳固,可以减少隔板在油箱内部的摩擦力减少铝沫。2.该种智能化可智能节油型油箱,底部特设有的集油盒,不仅可以大大增加卡车行驶公里数,且有效避免油箱漏油现象,同时在油箱外壳合理的设计了一个蹬车梯,不仅方便蹬车,且节省整车空间使产品更加美观。3.该种智能化可智能节油型油箱,内设有由多个加热系统组成的加热装置,可以根据油箱内液位的高度,并通过PLC控制器对应控制对应数量的加热系统进行工作,不仅降低了能源的消耗,且有效保护整个加热装置,有利于提高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化可智能节油型油箱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化可智能节油型油箱的加热器传感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化可智能节油型油箱的原理方框图;图中:1、加油管总成,2、端盖,3、隔板,4、支撑垫块,5、集油盒,6、加热器传感器,7、反几字托架,8、液位检测器,61、PLC控制器,62、吸油管外部加热结构,63、循环加热系统,64、温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端部”、“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开设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化可智能节油型油箱,包括加油管总成1、端盖2、隔板3、支撑垫块4、集油盒5、加热器传感器6、反几字托架7以及液位检测器8,该油箱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焊接有密封的端盖2,且油箱的进油口对应密封焊接有加油管总成1,所述油箱内设有多个间隔的隔板3,各所述隔板3与油箱内腔壁铆接固定并通过反几字托架7辅助固定,所述反几字托架7与油箱配合固定,同时油箱的底部通过冲压形成一集油盒5,可以起到智能节油功能,在所述集油盒5的对应位置设有竖直贯穿油箱的加热传感器6,所述加热传感器6的下端设有一固定焊接于集油盒5内底部的支撑垫块4,且油箱还对应设有液位检测器8。为了实现智能化自动化对油箱内的油液进行加热,所述水加热器传感器6由进水管、回水管、吸油管、回油管、空气接头、电气管路接头构成,所述冷却水温控电磁阀设于整车装配时吸油管外部装配,所述加热系统均与整车仪表PLC控制器的各输出端对应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与油箱内的液位检测器8电连接,同时PLC控制器通过温控开关与外接电源连接,所述温控开关与温度传感器6连接。为了减少油箱隔板采对筒体内部的划伤,减少了油在油箱内部的冲击力,所述油箱内的隔板3采用翻边工艺设计,并铆接于油箱内腔壁上,同时隔板3的一侧采用凸起的球面设计。为了减少隔板在油箱内部的摩擦力减少铝沫,所述反几字托架7为90°翻转的几字型托架。工作原理:通过支撑垫块4上的温度传感器64对油箱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当温度过低时,通过温控开关使PLC控制器61与外接电源连通,同时由于PLC控制器61与液位检测器8电连接,通过液位检测器8对油箱内油液液位的检测,并将数据传输至PLC控制器61内,通过PLC控制器61进行计算得到对应的需要开启加热系统63的数量,然后通过PLC控制器61控制开启对应数量的加热系统63,从而实现对油箱内油液进行智能化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化可智能节油型油箱,包括加油管总成(1)、端盖(2)、隔板(3)、支撑垫块(4)、集油盒(5)、加热器传感器(6)、反几字托架(7)以及液位检测器(8),其特征在于:该油箱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焊接有密封的端盖(2),且油箱的进油口对应密封焊接有加油管总成(1),所述油箱内设有多个间隔的隔板(3),各所述隔板(3)与油箱内腔壁铆接固定并通过反几字托架(7)辅助固定,所述反几字托架(7)与油箱配合固定,同时油箱的底部通过冲压形成一集油盒(5),在所述集油盒(5)的对应位置设有竖直贯穿油箱的加热传感器(6),所述加热传感器(6)的下端设有一固定焊接于集油盒(5)内底部的支撑垫块(4),且油箱还对应设有液位检测器(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可智能节油型油箱,包括加油管总成(1)、端盖(2)、隔板(3)、支撑垫块(4)、集油盒(5)、加热器传感器(6)、反几字托架(7)以及液位检测器(8),其特征在于:该油箱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焊接有密封的端盖(2),且油箱的进油口对应密封焊接有加油管总成(1),所述油箱内设有多个间隔的隔板(3),各所述隔板(3)与油箱内腔壁铆接固定并通过反几字托架(7)辅助固定,所述反几字托架(7)与油箱配合固定,同时油箱的底部通过冲压形成一集油盒(5),在所述集油盒(5)的对应位置设有竖直贯穿油箱的加热传感器(6),所述加热传感器(6)的下端设有一固定焊接于集油盒(5)内底部的支撑垫块(4),且油箱还对应设有液位检测器(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可自加热型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传感器(6)由温度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彭宏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