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途组合式发热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3079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1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用途组合式发热垫,包括:一组发热垫单元、一根串行总线电源连接线、一个低压直流电源。其中,发热垫单元包括:发热膜、保温层、外包装层。该发热膜包括:基材层、石墨烯导电浆发热体层、金属载流体层、保护层。该发热体层由石墨烯导电浆均匀涂布或印刷在基材层上,金属载流体将直流低电压施加于发热体,使其在稳定工作状态下的温度保持在25~30℃。是一种简易的、多用途、便携式、安全、低电压低能耗、节能环保、使用方便且适用于各种场合的组合式发热垫。

A multi-purpose combined heating p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用途组合式发热垫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用途组合式发热垫,尤其涉及一种以石墨烯导电浆为发热体的多功能、多形状、便携式,拼装组合式的低电压低能耗恒温发热垫。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冬季取暖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各种发热垫被广泛使用。主要有办公桌发热垫、座椅发热垫、电热地毯等。但这些产品都是单一形状、单一功能,仅能在室内使用的产品,且均需要使用家用220V交流电源供电,电-热能转换效率低,需要调节开关调节发热温度的高低,不利携带,不适用户外。发热垫的发热原理就是将电能转换成热能,其转换率越高就越节能、越环保。石墨烯发热被认为是最有效、节能环保的一种发热方式,它是以辐射的形式将电能转换成热能,其转换率达到98﹪。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在稳定的工作状态下,也就是在正常工作条件(额定电压)下通电升温达到热平衡的工作状态下具有恒定的发热温度、简易的、多用途、便携式、安全、低电压低能耗、节能环保、使用方便且适用于各种场合的组合式发热垫。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用途组合式发热垫,包括一组能够相互拼接组合的发热垫单元,一根串行总线电源连接线、一个低压直流电源;每个发热垫单元包括中间的发热膜,上方的上保温层,下方的下保温层和外包装层;所述发热膜为石墨烯稳定低温发热膜,自下而上包括一层基材底膜、一层发热体、两条金属载流体和一层保护膜;所述发热体为均匀涂布或丝网印刷于基材底膜表面的石墨烯纯电阻导电浆;所述两条金属载流体为丝网印刷于发热体四周表面呈方形环状的导电银浆或导电铜浆;所述发热膜还包括至少1个互锁接插件插头和至少2个互锁接插件插座,所述互锁接插件插头和互锁接插件插座分别通过2个空心铆钉焊接于发热膜不同端面,各发热垫单元之间通过互锁接插件插头和互锁接插件插座配套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一组发热垫单元包含2~16个发热垫单元。发热垫单元之间能够拼接组合成不同大小形状的正方形或者长方形。其中,每个发热垫单元可以作为独立的发热垫使用。进一步的,所述上保温层和下保温层为保温玻璃棉材料;所述外包装层为纺织物、无纺布或者橡胶材料.进一步的,所述基材底膜为耐高温聚酯型材料。进一步的,所述保护膜为经150℃高温覆合于发热体与金属载流体上方的聚酯热熔型胶膜。进一步的,所述空心铆钉为铜质,铆接于发热膜金属载流体端面位置。进一步的,所述发热体为一种将石墨烯高速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制备而成的石墨烯纯电阻导电浆,其在稳定的工作状态下发热温度为25~30℃;所述稳定的工作状态是指在正常工作条件(额定电压)下通电升温达到热平衡的工作状态。进一步的,各发热垫单元之间通过魔术贴子母扣加固拼接,魔术贴母扣贴敷或缝纫于每个发热垫单元的正面和背面的四周,由魔术贴公扣完成其相互间的加固拼接。进一步的,所述串行总线电源连接线包括一个串行总线接口USB、一根双箍护套导线和一个互锁插座元件;所述串行总线接口USB与低压直流电源连接,所述互锁插座元件与发热垫互锁接插件插头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低压直流电源是5~10V开关电源、移动充电宝、笔记本或台式电脑、带串口USB的插座或者5~10V锂电池。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用途组合式发热垫,其优点在于:每个单元可以独立使用,也可根据需要将多个单元组合成任意的长方形和正方形,使用灵活方便,适用于室内户外各种场所,携带方便,低电压安全可靠,适用于各种低电压直流电源,电源适应范围广,达到稳定工作状态时间短,低电压低能耗,节能环保。因为其在稳定的工作状态下的发热温度恒定在25~30℃,在其表面覆盖柔软保温或装饰材料也不会带来安全隐患。其单元独立使用可作为便携式暖手宝、护腰垫等;组合使用可作为办公桌发热垫、脚垫发热垫、沙发发热垫、床垫发热垫、靠背发热垫、汽车座椅发热垫等。附图说明图1为技术多功能组合式发热垫总成示意图;图2为技术发热垫单元外形图;图3为技术发热垫单元结构示意图;图4为技术发热垫单元结构剖面图;图5为技术发热垫中发热膜示意图;图6为技术发热垫中发热膜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技术发热垫中发热膜结构示意图;图8为技术发热垫中发热膜互锁接插件插头铆接示意图;图9为技术发热垫中发热膜互锁接插件插座铆接示意图;图10为技术发热垫中互锁接插件对接示意图;图11为技术发热垫16单元组合方案示意图;图12为技术发热垫16单元组合方案正面布置图;图13为技术发热垫16单元组合方案背面布置图;图14为技术发热垫10单元组合方案示意图;图15为技术发热垫10单元组合方案正面布置图;图16为技术发热垫10单元组合方案背面布置图;图17为技术发热垫魔术贴子母扣位置图;图18为技术发热垫4单元组合方案示意图;其中:1为发热垫单元外包装层;2为发热垫单元上保温层;3为发热膜;31为发热膜基材底膜;32为发热膜发热体;33为发热膜金属载流体;34为发热膜保护膜;4为发热垫单元下保温层;5为魔术贴母扣;6为魔术贴公扣;7、8为互锁接插件插座;9为互锁接插件插头;101为串行总线接口USB;102为双箍护套导线;103为互锁插座元件;11为低压直流电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图1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组合式发热垫总成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组合式发热垫的发热垫单元外形图。由图1可知,该技术一种多功能组合式发热垫包括:一组能够相互拼接组合的发热垫单元如图2、一根串行总线电源连接线、一个低压直流电源11。本实施例的实现是:低压直流电源11经串行总线电源连接线将额定电压施加于组合的发热垫单元,组合的发热垫单元将在几分钟内进入稳定工作状态,也就是在正常工作条件(额定电压)下通电升温达到热平衡的工作状态,此时组合发热垫的发热温度将稳定在25~30℃。本实施例中的组合发热垫如图1,其每个发热垫单元外形、结构及发热原理均相同;其中,每个发热垫单元都安装三个对外电源连接互锁插件。如图2-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组合发热垫,其每个发热垫单元,包括中间的发热膜3,上方的上保温层2,下方的下保温层4和外包装层1。其中,发热膜3为石墨烯稳定低温发热膜;上下保温层2、4选用保温玻璃棉材料;外包装层1选用装饰纺织物。如图3-7所示,本实施例中发热垫单元的发热膜3为石墨烯稳定低温发热膜,自下而上包括一层基材底膜31、一层发热体32、两条金属载流体33和一层保护膜34;所述基材底膜31为耐高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所述发热体32为均匀涂布或丝网印刷于基材底膜31表面的石墨烯纯电阻导电浆;所述两条金属载流体33为丝网印刷于发热体32四周表面呈方形环状的导电银浆或导电铜浆;所述保护膜34为经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用途组合式发热垫,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组能够相互拼接组合的发热垫单元,一根串行总线电源连接线、一个低压直流电源(11);/n每个发热垫单元包括中间的发热膜(3),上方的上保温层(2),下方的下保温层(4)和外包装层(1);/n所述发热膜(3)为石墨烯稳定低温发热膜,自下而上包括一层基材底膜(31)、一层发热体(32)、两条金属载流体(33)和一层保护膜(34);所述发热体(32)为均匀涂布或丝网印刷于基材底膜(31)表面的石墨烯纯电阻导电浆;所述两条金属载流体(33)为丝网印刷于发热体(32)四周表面呈方形环状的导电银浆或导电铜浆;/n所述发热膜(3)还包括至少1个互锁接插件插头(9)和至少2个互锁接插件插座(7、8),所述互锁接插件插头和互锁接插件插座分别通过2个空心铆钉焊接于发热膜不同端面,各发热垫单元之间通过互锁接插件插头和互锁接插件插座配套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途组合式发热垫,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组能够相互拼接组合的发热垫单元,一根串行总线电源连接线、一个低压直流电源(11);
每个发热垫单元包括中间的发热膜(3),上方的上保温层(2),下方的下保温层(4)和外包装层(1);
所述发热膜(3)为石墨烯稳定低温发热膜,自下而上包括一层基材底膜(31)、一层发热体(32)、两条金属载流体(33)和一层保护膜(34);所述发热体(32)为均匀涂布或丝网印刷于基材底膜(31)表面的石墨烯纯电阻导电浆;所述两条金属载流体(33)为丝网印刷于发热体(32)四周表面呈方形环状的导电银浆或导电铜浆;
所述发热膜(3)还包括至少1个互锁接插件插头(9)和至少2个互锁接插件插座(7、8),所述互锁接插件插头和互锁接插件插座分别通过2个空心铆钉焊接于发热膜不同端面,各发热垫单元之间通过互锁接插件插头和互锁接插件插座配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途组合式发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组发热垫单元包含2~16个发热垫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途组合式发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保温层(2)和下保温层(4)为保温玻璃棉材料;所述外包装层(1)为纺织物、无纺布或者橡胶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途组合式发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底膜(31)为耐高温聚酯型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海锦赵志国陈财宝曹德明杨信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利物盛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