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导控舱的卫导+磁计导引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2893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1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智能导控舱的卫导+磁计导引控制器,包括测量载体三轴地磁分量信息,然后发送至导航计算机的磁力计MU;接收卫星信号并计算载体位置信息、速度信息,然后发送至导航计算机的GPS接收机;将接收的数据进行信息融合解算载体俯仰、偏航、滚转三轴姿态并解算载体姿态角,根据飞行器飞行姿态信息和位置信息,按导引控制算法解算舵控量,根据舵控量发出控制命令控制舵机偏转调整飞行轨道的导航计算机;接收控制命令执行偏转操作的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具有体积小、成本低、能够实时测量载体姿态、速度、位置等优点,这种具有智能控制和精确导引能力的智能导控舱的卫导+磁计导引控制器将推动无人飞行器的快速发展。

A guide controller of satellite and magnetometer in intelligent guide control cab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导控舱的卫导+磁计导引控制器
本技术属于自动化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导控舱的卫导+磁计导引控制器。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各种层出不穷的新概念、新原理、新功能的导引控制器不断出现,推动了市场上各种无人设备的快速发展,从微型化的无人机、无人车到生活中的无人驾驶车、无人运输机等各种无人设备的崛起彰显着一个智能化时代的到来。科技发展推动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疯狂追求生活的品质、生活的趣味,小孩童年就伴随无人遥控车、无人遥测飞行器等智能玩具的出现,现在汽车无人驾驶车、京东无人运输机等均成为了这个阶段的热门话题,在这种生活对于新型智能无人设备的需求下,亟需针对各种无人飞行器设计一种体积小、成本低、精度高、智能的控制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导控舱的卫导+磁计导引控制器。本技术能在飞行器飞行过程中实现实时测量载体姿态、位置、速度信息,并通过飞行控制系统输出控制信息,进行飞行轨道修正,导引飞行器到达预计目的地,实现智能控制、精确制导等特点。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导控舱的卫导+磁计导引控制器,包括测量载体三轴地磁分量信息,然后发送至导航计算机的磁力计MU;接收卫星信号并计算载体位置信息、速度信息,然后发送至导航计算机的GPS接收机;将接收的数据进行信息融合解算载体俯仰、偏航、滚转三轴姿态并解算载体姿态角,根据飞行器飞行姿态信息和位置信息,按导引控制算法解算舵控量,根据舵控量发出控制命令控制舵机偏转调整飞行轨道的导航计算机;接收控制命令执行偏转操作的舵机;与舵机连接为其供电的电池;与电池连接并将电压转换成各工作电压供给导航计算机、GPS接收机和磁力计MU使用的电源转换板。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磁力计MU的输出端经过AD转换模块与导航计算机通信连接,AD转换模快将携带三轴地磁分量信息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发送至导航计算机。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GPS接收机通过RS422接口协议与导航计算机通信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舵机通过RS422接口协议与导航计算机通信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导航计算机还通过RS422接口协议连接有地面检测系统和记录仪,GPS接收机还通过TTL协议接口与记录仪通信。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舵机采用双通道电动舵机。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磁力计MU包括第一磁力计U1和第二磁力计U2,第一磁力计U1为单轴磁力计,第二磁力计U2为双轴磁力计,第一磁力计U1测量载体X轴地磁分量信息,通过微功耗仪表放大器U3将差分信号转换为单端信号输出至运放U9A进行放大后输出AD转换模块;第二磁力计U2测量载体Y轴和Z轴地磁分量信息,分别通过微功耗仪表放大器U4和U5将差分信号转换为单端信号分别输出至运放U8A和运放U9B进行放大后输出至AD转换模块。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GPS接收机分别与光电耦合器D23、光电耦合器D24连接将载体位置信息、速度信息通过光电耦合器D23发送至导航计算机或通过光电耦合器D24从导航计算机接收信息。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导航计算机包括控制器U10,和与控制器U10连接的晶振、复位、存储和程序更新接口。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控制器U10的型号为AT90RM920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适用于多种遥测、遥控、智能化、微型化、多功能飞行器。本技术适具有体积小、成本低、能够实时测量载体姿态、速度、位置等优点,按导引控制算法解算舵控量,控制舵机偏转调整飞行器飞行轨道,导引飞行器到达预定目的地,这种具有智能控制和精确导引能力的智能导控舱的卫导+磁计导引控制器将推动无人飞行器的快速发展。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系统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磁力计MU的电路原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AD转换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导航计算机第一部分的电路原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导航计算机第二部分的电路原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导航计算机第三部分的电路原理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导航计算机第四部分的电路原理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导航计算机第五部分的电路原理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电源转换板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实施例: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智能导控舱的卫导+磁计导引控制器,包括导航计算机、GPS接收机、磁力计MU、AD转换模块、电源转换板、舵机和电池。磁力计MU的输出端经过AD转换模块与导航计算机通信连接,GPS接收机与导航计算机通信连接,舵机与导航计算机通信连接,电源转换板与电池连接并将电压转换成各工作电压供给导航计算机、GPS接收机、磁力计MU和AD转换模块使用,电池连接舵机为舵机供电。上述磁力计MU测量载体三轴地磁分量信息,然后发送至导航计算机;GPS接收机接收卫星信号并计算载体位置信息、速度信息,然后发送至导航计算机;导航计算机将接收的数据进行信息融合解算载体俯仰、偏航、滚转三轴姿态并解算载体姿态角,根据飞行器飞行姿态信息和位置信息,按导引控制算法解算舵控量,根据舵控量发出控制命令控制舵机偏转调整飞行轨道;舵机接收控制命令执行偏转操作。本技术充分利用导航计算机的智能控制能力,实时测量载体姿态、位置、速度信息,建立飞行器与预定目标的地理位置对应关系,完善飞行器的飞行轨道,解算舵控量,控制舵机偏转实时修正飞行轨道,导引飞行器到达预计目的地,具有智能控制、精确制导等特点。本技术适用多种遥测、遥控、智能化、微型化、多功能飞行器。上述GPS接收机通过RS422接口协议与导航计算机通信连接,舵机通过RS422接口协议与导航计算机通信连接,导航计算机还通过RS422接口协议连接地面检测系统和记录仪,GPS接收机还通过TTL协议接口与记录仪通信。舵机采用双通道电动舵机。本技术控制飞行器飞行时的具体工作过程为:通过地面检测、数据装订、执行飞行任务三部分完成飞行器的制导任务。地面检测时,飞行器上局部上电,接收地面检测系统检测指令,反馈飞行器上舵机、GPS接收机、磁力计MU的检测信息;数据装订时,通过安装在导航计算机内的接收模块,在弹不上电情况下,感应接收地面装订数据;执行飞行任务流程:接收星历及飞控装订参数、起飞后上电、加载装订数据、卫星定位、导航计算、飞控计算、舵机控制。本技术在起飞后上电,在高速飞行条件下进行初始对准和定位;本技术的各元部件能适应飞行时的大过载,本技术应在保证精度条件下简化设计,采用低成本设计。导航组件采用GPS接收机和磁力计组合导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导控舱的卫导+磁计导引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量载体三轴地磁分量信息,然后发送至导航计算机的磁力计MU;/n接收卫星信号并计算载体位置信息、速度信息,然后发送至导航计算机的GPS接收机;/n将接收的数据进行信息融合解算载体俯仰、偏航、滚转三轴姿态并解算载体姿态角,根据飞行器飞行姿态信息和位置信息,按导引控制算法解算舵控量,根据舵控量发出控制命令控制舵机偏转调整飞行轨道的导航计算机;/n接收控制命令执行偏转操作的舵机;/n与舵机连接为其供电的电池;/n与电池连接并将电压转换成各工作电压供给导航计算机、GPS接收机和磁力计MU使用的电源转换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导控舱的卫导+磁计导引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量载体三轴地磁分量信息,然后发送至导航计算机的磁力计MU;
接收卫星信号并计算载体位置信息、速度信息,然后发送至导航计算机的GPS接收机;
将接收的数据进行信息融合解算载体俯仰、偏航、滚转三轴姿态并解算载体姿态角,根据飞行器飞行姿态信息和位置信息,按导引控制算法解算舵控量,根据舵控量发出控制命令控制舵机偏转调整飞行轨道的导航计算机;
接收控制命令执行偏转操作的舵机;
与舵机连接为其供电的电池;
与电池连接并将电压转换成各工作电压供给导航计算机、GPS接收机和磁力计MU使用的电源转换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导控舱的卫导+磁计导引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计MU的输出端经过AD转换模块与导航计算机通信连接,AD转换模快将携带三轴地磁分量信息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发送至导航计算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导控舱的卫导+磁计导引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GPS接收机通过RS422接口协议与导航计算机通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导控舱的卫导+磁计导引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舵机通过RS422接口协议与导航计算机通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导控舱的卫导+磁计导引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航计算机还通过RS422接口协议连接有地面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涛卿宇张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天引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