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梳理轨迹的倍捻机轴线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2466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0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梳理轨迹的倍捻机轴线管,包括筒体、紧固件和底座,筒体的中间开设有引线槽,筒体的底端开设有若干出线孔,筒体的底部设置有固定件,固定件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杆,紧固件的侧面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环和若干滚珠,滚珠远离筒体的一侧设置有滚环,紧固件与滚环靠近滚珠的一侧开设有弧形槽,滚环的侧面设置有第一支杆,第一支杆的侧面设置有固定装置,第一支杆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支杆,第二支杆远离滚环的一端设置有引线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抽取轴线的同时自动调整引线的方向,使引线环根据具体引线方向合理调整位置,达到最佳的引线效果,整体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操作简单。

A kind of axis tube of double twis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梳理轨迹的倍捻机轴线管
本技术涉及纺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梳理轨迹的倍捻机轴线管。
技术介绍
倍捻机是一种加捻设备,可以实现一转两捻,加捻效率比传统捻线设备成倍提高,卷装容量增大,万米无接头,加捻质量大幅提高,较低的层高,特别适合操作,倍捻机可以把两股或两股以上的单纱通过加捻粘合成股线,并且增强了原纱的性能,达到客户的需求,常规的倍捻机加捻纱线时时通过引线钢丝进行引导,容易发生卡线,导致纱线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自动梳理轨迹的倍捻机轴线管,在抽取轴线的同时自动调整引线的方向,使引线圈根据具体引线方向合理调整位置,达到最佳的引线效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自动梳理轨迹的倍捻机轴线管,包括筒体、紧固件和底座,所述紧固件和底座均贯穿于筒体,且所述紧固件位于筒体的顶部,所述底座位于筒体的底部,所述筒体的中间开设有引线槽,所述筒体的底端开设有若干出线孔,所述筒体的底部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杆,所述紧固件的侧面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环和若干滚珠,所述固定环位于若干滚珠的顶部,所述滚珠远离筒体的一侧设置有滚环,所述紧固件与所述滚环靠近滚珠的一侧开设有弧形槽,所述滚环的侧面设置有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的侧面设置有固定装置,且所述固定装置位于第一支杆远离滚环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杆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远离滚环的一端设置有引线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筒体、紧固件和固定件顶部的形状均是凸出的弧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若干所述出线孔的顶部均是经过弧形打磨,且若干所述出线孔位于底座的底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滚珠、滚环、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位于同一水平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紧固件与筒体为螺纹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环与紧固件为螺纹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杆通过固定件与筒体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中在抽取轴线的同时自动调整引线的方向,使引线环根据具体引线方向合理调整位置,达到最佳的引线效果,整体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操作简单。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切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筒体;2、紧固件;3、底座;4、引线槽;5、出线孔;6、固定件;7、固定杆;8、固定槽;9、固定环;10、滚珠;11、滚环;12、弧形槽;13、第一支杆;14、固定装置;15、第二支杆;16、引线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其中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全部指的是相同的部件。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本技术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需要说明的是,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梳理轨迹的倍捻机轴线管,包括筒体1、紧固件2和底座3,紧固件2和底座3均贯穿于筒体1,且紧固件2位于筒体1的顶部,底座3位于筒体1的底部,筒体1的中间开设有引线槽4,筒体1的底端开设有若干出线孔5,筒体1的底部设置有固定件6,固定件6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杆7,紧固件2的侧面开设有固定槽8,固定槽8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环9和若干滚珠10,固定环9位于若干滚珠10的顶部,滚珠10远离筒体1的一侧设置有滚环11,紧固件2与滚环11靠近滚珠10的一侧开设有弧形槽12,滚环11的侧面设置有第一支杆13,第一支杆13的侧面设置有固定装置14,且固定装置14位于第一支杆13远离滚环11的一端,第一支杆1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支杆15,第二支杆15远离滚环11的一端设置有引线环16。进一步的,筒体1、紧固件2和固定件6顶部的形状均是凸出的弧形,方便纱线的引向,防止磨损纱线。若干出线孔5的顶部均是经过弧形打磨,且若干出线孔5位于底座3的底部,方便纱线的引向,防止磨损纱线。滚珠10、滚环11、第一支杆13和第二支杆15位于同一水平面,通过纱线的牵引将滚环11在紧固件2上旋转,调整引线的方向。紧固件2与筒体1为螺纹连接,方便拆装。固定环9与紧固件2为螺纹连接,方便拆装。固定杆7通过固定件6与筒体1固定连接,通过固定固定杆7将轴线管固定。具体的,滚环11通过滚珠10在紧固件2上旋转,弧形槽12将滚环11固定,防止滚珠10偏移或脱落,固定环9将滚环11固定在紧固件2,防止滚环11脱落;第二支杆15能在第一支杆13内部伸缩,通过固定装置14将第二支杆15固定在第一支杆13上;在使用时,旋转紧固件2使其从筒体1上取下,将线轴穿在筒体1上,使底部抵在底座3,旋转紧固件2将其固定在筒体1上,并且将线轴固定,防止线轴旋转,再将线轴的线头从引线环16的底部穿过引线环16,再通过引线槽4穿过出线孔5引出,将固定杆7固定在倍捻机上。本技术在抽取轴线的同时自动调整引线的方向,使引线环16根据具体引线方向合理调整位置,达到最佳的引线效果,整体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操作简单。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梳理轨迹的倍捻机轴线管,包括筒体(1)、紧固件(2)和底座(3),所述紧固件(2)和底座(3)均贯穿于筒体(1),且所述紧固件(2)位于筒体(1)的顶部,所述底座(3)位于筒体(1)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中间开设有引线槽(4),所述筒体(1)的底端开设有若干出线孔(5),所述筒体(1)的底部设置有固定件(6),所述固定件(6)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杆(7),所述紧固件(2)的侧面开设有固定槽(8),所述固定槽(8)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环(9)和若干滚珠(10),所述固定环(9)位于若干滚珠(10)的顶部,所述滚珠(10)远离筒体(1)的一侧设置有滚环(11),所述紧固件(2)与所述滚环(11)靠近滚珠(10)的一侧开设有弧形槽(12),所述滚环(11)的侧面设置有第一支杆(13),所述第一支杆(13)的侧面设置有固定装置(14),且所述固定装置(14)位于第一支杆(13)远离滚环(11)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杆(1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支杆(15),所述第二支杆(15)远离滚环(11)的一端设置有引线环(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梳理轨迹的倍捻机轴线管,包括筒体(1)、紧固件(2)和底座(3),所述紧固件(2)和底座(3)均贯穿于筒体(1),且所述紧固件(2)位于筒体(1)的顶部,所述底座(3)位于筒体(1)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中间开设有引线槽(4),所述筒体(1)的底端开设有若干出线孔(5),所述筒体(1)的底部设置有固定件(6),所述固定件(6)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杆(7),所述紧固件(2)的侧面开设有固定槽(8),所述固定槽(8)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环(9)和若干滚珠(10),所述固定环(9)位于若干滚珠(10)的顶部,所述滚珠(10)远离筒体(1)的一侧设置有滚环(11),所述紧固件(2)与所述滚环(11)靠近滚珠(10)的一侧开设有弧形槽(12),所述滚环(11)的侧面设置有第一支杆(13),所述第一支杆(13)的侧面设置有固定装置(14),且所述固定装置(14)位于第一支杆(13)远离滚环(11)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杆(1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支杆(15),所述第二支杆(15)远离滚环(11)的一端设置有引线环(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鑫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秀洲区鑫峰化纤经纬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