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水回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中水回用装置。
技术介绍
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灾害频繁的国家,水资源不足和日益严重的水污染已成为制约其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瓶颈,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城市污水处理和达标污水利用工作的开展。中水主要是指城市工业污水、生活污水或雨水经过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水,其水质介于上水与下水之间。如公开号为CN20692772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中水回用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有污水池、一级沉降池、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超滤装置、二级沉降池、保安过滤器、一级反渗透装置、储水池和用水点;所述污水池和一级沉降池、一级沉降池和多介质过滤器、多介质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以及二级沉降池和保安过滤器之间皆设置有化学投药装置;所述一级反渗透装置和储水池之间设置有消菌杀毒装置;所述保安过滤器和一级反渗透装置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增压泵;所述用水点设置有与所述污水池连通的管道。上述技术虽通过沉降、过滤等装置实现了中水回用,但是在解决原水色度较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水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单元、高级氧化单元、生化处理单元和双膜法深度处理单元,/n其中,所述预处理单元至少包括高效澄清池单元和砂滤单元(2),所述高效澄清池单元至少包括混凝单元(1)、絮凝单元(10)和沉淀澄清单元(11);所述混凝单元(1)、所述絮凝单元(10)和所述沉淀澄清单元(11)串联连接,所述砂滤单元(2)和所述沉淀澄清单元(11)连接,所述高效澄清池单元还设置有污泥循环系统;/n所述沉淀澄清单元(11)设置为斜管形式,所述斜管形式的沉淀澄清单元(11)包括进泥口、污泥斗、排泥口,所述进泥口前端设有第一阀门,所述排泥口处设有疏通装置;/n所述高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水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单元、高级氧化单元、生化处理单元和双膜法深度处理单元,
其中,所述预处理单元至少包括高效澄清池单元和砂滤单元(2),所述高效澄清池单元至少包括混凝单元(1)、絮凝单元(10)和沉淀澄清单元(11);所述混凝单元(1)、所述絮凝单元(10)和所述沉淀澄清单元(11)串联连接,所述砂滤单元(2)和所述沉淀澄清单元(11)连接,所述高效澄清池单元还设置有污泥循环系统;
所述沉淀澄清单元(11)设置为斜管形式,所述斜管形式的沉淀澄清单元(11)包括进泥口、污泥斗、排泥口,所述进泥口前端设有第一阀门,所述排泥口处设有疏通装置;
所述高级氧化单元至少包括臭氧发生器、臭氧接触池(3)和臭氧缓冲池(22);所述臭氧发生器至少包括制氧系统单元(5)和臭氧发生室(4);所述制氧系统单元(5)通过所述臭氧发生室(4)与所述臭氧接触池(3)连接,所述臭氧接触池(3)与所述砂滤单元(2)连接,所述臭氧缓冲池(22)与所述臭氧接触池(3)连接,所述臭氧接触池(3)设置有微孔曝气盘(17),
所述微孔曝气盘(17)至少包括托盘(19)、弹性膜片(18)和密封用环箍(20),所述密封用环箍(20)为凹形,所述托盘(19)和所述弹性膜片(18)以卡合的形式设置在所述密封用环箍(20)的凹形处,所述密封用环箍(20)的两端用螺栓和螺母固定在臭氧接触池(3)内部,所述臭氧发生室(4)通过所述微孔曝气盘(17)与所述臭氧接触池(3)连接,
所述弹性膜片(18)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在所述弹性膜片(18)上沿所述弹性膜片(18)的中心呈螺旋形态均匀分布,所述通孔倾斜地设置在弹性膜片(18)上,
所述通孔在通有臭氧的情况下处于张开状态,以使得所述臭氧发生室(4)与所述臭氧接触池(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飞,王志稳,郭以果,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倍杰特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