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在待处理水内包含的氮的水处理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0897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7 2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除去在待处理水内包含的氮的水处理装置以及利用该装置的水处理方法,更详细地,涉及能够在事前除去有机物及磷,并通过厌氧工艺有效地除去氮,并且能够有效地除去在厌氧工艺中也未被除去的氮化合物(硝酸根、亚硝酸根、氨根等)的水处理装置以及利用该装置的水处理方法。为此,水处理装置包括:脱氮反应槽,除去在被供给的待处理水内含有的氮;磷处理槽,位于脱氮反应槽的后端,除去在待处理水内含有的磷(P);厌氧反应槽,位于磷处理槽的后端,除去在待处理水内含有的氮;部分亚硝化槽,位于厌氧反应槽后端,将在厌氧反应槽内未被处理的氨根(NH

Water treatment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moving nitrogen contained in water to be trea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除去在待处理水内包含的氮的水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除去在待处理水内包含的氮的水处理装置以及利用该装置的水处理方法(WaterTreatmentApparatusForRemovingNitrogenInTreatedWaterAndWaterTreatmentMethodUsingTheSame),涉及能够事前除去有机物及磷,并通过厌氧工艺有效地除去氮,有效地除去通过厌氧工艺也未被除去的氮化合物(硝酸根,亚硝酸根,氨根等)的水处理装置以及利用该装置的水处理方法。另外,涉及能够通过事前除去有机物及磷来通过厌氧工艺有效地除去氮的水处理装置以及利用该装置的水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水质污染的原因有诸如有机物、氮及磷的无机物等。氮作为营养盐类之一,成为通过引起富营养化和赤潮来促进有害浮游生物的产生及化学需氧量的增加的原因,并且有机物减少水系的溶解氧量等,因此需要除去。作为处理含有这样的各种污染物质的废水的方法,正在利用水中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通常的废水处理方法大多数采用在反应槽内利用好氧微生物来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脱氮反应槽,除去在被供给的待处理水内含有的氮;/n磷处理槽,位于脱氮反应槽的后端,除去在待处理水内含有的磷(P);以及/n厌氧反应槽,位于磷处理槽的后端,除去在待处理水内含有的氮。/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907 KR 10-2018-0106813;20180907 KR 10-2018-011.一种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脱氮反应槽,除去在被供给的待处理水内含有的氮;
磷处理槽,位于脱氮反应槽的后端,除去在待处理水内含有的磷(P);以及
厌氧反应槽,位于磷处理槽的后端,除去在待处理水内含有的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部分亚硝化槽,位于上述厌氧反应槽后端,将在厌氧反应槽内未被处理的氨根(NH4+)转换为亚硝酸根(NO2-);以及
沉淀槽,位于部分亚硝化槽后端,沉淀包含在从部分亚硝化槽被供给的待处理水内的污泥,并通过待处理水排出管排出待处理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脱氮反应槽包括:膜,沉浸于向内部流入的待处理水;以及往复装置,与膜连接而使膜往复运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往复装置包括:滑动框架,与膜连接;以及转子,经由轴与滑动框架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磷处理槽内,利用镁离子除去在待处理水内包含的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厌氧反应槽内容纳从由待定库氏菌、待定布罗卡德氏菌、待定厌氧氨氧化球菌、待定杰特氏菌以及待定阶梯烷菌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任一种以上的厌氧微生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厌氧微生物以装载保持在蜂窝状的介质的方式被容纳。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部分亚硝化槽的内部容纳好氧的氨氧化细菌。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氨氧化细菌是亚硝酸菌属或亚硝化球菌属。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氨氧化细菌以装载保持在蜂窝状的介质的方式被容纳。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水处理装置还包括与待处理水排出管的规定的位置以及脱氮反应槽连接的第一输送管,从沉淀槽排出的待处理水的一部分通过上述第一输送管被输送到脱氮反应槽而被除去硝酸根。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水处理装置还包括与待处理水排出管的规定的位置以及厌氧反应槽连接的第二输送管,从沉淀槽排出的待处理水的一部分通过上述第二输送管被输送到厌氧反应槽而被除去亚硝酸根。


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水处理装置还包括与沉淀槽的下部以及部分亚硝化槽连接的第三输送管,从沉淀槽排出的污泥的一部分通过上述第三输送管被输送到部分亚硝化槽。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水处理装置在上述脱氮反应槽之前还包括快速絮凝沉淀槽,该快速絮凝沉淀槽除去在待处理水内含有的悬浮固形物以及可溶性COD。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快速絮凝沉淀槽包括:
漏斗,被供给待处理水;孔管,配置于漏斗的下部,包括多个空洞,在待处理水中包含的碎片通过该孔管而沉淀为污泥;以及污泥排出口,通过孔管沉淀的污泥排出到漏斗的外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孔管配置有多个,并且上下配置。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位于上部的孔管的直径比位于下部的孔管的直径长。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快速絮凝沉淀槽包括挡板,该挡板从漏斗的内侧面隔开预定的距离,将在待处理水中包含的碎片的流动向漏斗的下侧引导的。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漏斗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成柱俞秀男陈亮吾
申请(专利权)人:斗山重工业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