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湖塘水体的水质净化与生态构建系统及其实现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50897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7 2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湖塘水体的水质净化与生态构建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属于水体净化技术领域,按治理阶段水流顺序依次设置多个单元,取水单元设置在湖塘一端,主要装置为水泵;主动调控单元设置取水单元后端;滨湖水渠的前端与主动调控单元的出水口衔接,包括流道、布水槽、再次沉砂池和放空闸门;配水单元紧邻滨湖水渠,位于布水槽出水方向的下游;生物净化单元位于配水单元后端,包括植物、复合填料和集水槽;污染物网捕与缓释单元位于生物净化单元后端的浅水区;稳定塘净化单元将湖体或塘体作为稳定塘。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水体的循环流动,不仅为构建丰富完整的生态链条提供条件,也提升了人工湖塘抵抗雨水污染等偶然性冲击负荷及保持生态平衡的能力。

A system of water quality purification 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its implemen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湖塘水体的水质净化与生态构建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体净化
,涉及一种湖塘水体的水质净化与生态构建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技术介绍
城市人工湖或景观塘水体在城市人们放松心情、提升居住品质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更具有承载水土保持、改善局部气候、有效调节城市生态环境和解决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人工湖塘的建设往往更多的偏重于景观设计,许多城市人工湖流动性差、生态系统脆弱、抗冲击能力低、调蓄功能丧失、运营维护困难,导致水质富营养化日趋严重,蓝藻、黑臭等现象普遍存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于提供一种湖塘水体的水质净化与生态构建系统及其实现方法,达到强化水体自净能力,恢复区域生态系统并主动进行生态平衡调控的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湖塘水体的水质净化与生态构建系统及其实现方法,(AWaterQualityPurificationandEcologicalConstructionSystemforLakeandPondandI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湖塘水体的水质净化与生态构建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水单元(1)、主动调控单元(2)、滨湖水渠(3)、配水单元(4)、生物净化单元(5)、污染物网捕与缓释单元(6)、稳定塘净化单元(7)和调蓄单元(8),所述取水单元(1)设置在湖塘一端,主要装置为水泵;所述主动调控单元(2)设置在取水单元(1)的后端;所述滨湖水渠(3)的前端与主动调控单元(2)的出水口衔接,所述滨湖水渠(3)包括流道(301)、布水槽(302)、再次沉砂池(306)和放空闸门(307),所述布水槽(302)和再次沉砂池(306)均设置在流道(301)内,所述再次沉砂池(306)位于布水槽(302)的前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湖塘水体的水质净化与生态构建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水单元(1)、主动调控单元(2)、滨湖水渠(3)、配水单元(4)、生物净化单元(5)、污染物网捕与缓释单元(6)、稳定塘净化单元(7)和调蓄单元(8),所述取水单元(1)设置在湖塘一端,主要装置为水泵;所述主动调控单元(2)设置在取水单元(1)的后端;所述滨湖水渠(3)的前端与主动调控单元(2)的出水口衔接,所述滨湖水渠(3)包括流道(301)、布水槽(302)、再次沉砂池(306)和放空闸门(307),所述布水槽(302)和再次沉砂池(306)均设置在流道(301)内,所述再次沉砂池(306)位于布水槽(302)的前端,所述放空闸门(307)位于滨湖水渠(3)末端;所述配水单元(4)紧邻滨湖水渠(3),位于布水槽(302)出水方向的下游,所述配水单元(4)包括滤池(401)和配水池(402),所述配水池(402)设置在滤池(401)后端,且前后墙体上有均匀分布的第二布水孔(405);所述生物净化单元(5)设置在配水单元(4)后端,包括植物(501)、复合填料(502)和集水槽(503),所述植物(501)种植于复合填料(502)之上,所述集水槽(503)设置在复合填料(502)末端迎水侧,且与复合填料(502)相邻侧设有出水孔(505);所述污染物网捕与缓释单元(6)位于生物净化单元(5)后端的浅水区;所述稳定塘净化单元(7)将湖体或塘体作为稳定塘;所述调蓄单元(8)位于湖塘一侧,临近河道(9)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湖塘水体的水质净化与生态构建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水单元(1)、主动调控单元(2)、滨湖水渠(3)、配水单元(4)、生物净化单元(5)、污染物网捕与缓释单元(6)和稳定塘净化单元(7)按治理阶段水流顺序依次分布,所述布水槽(302)、配水单元(4)、生物净化单元(5)和污染物网捕与缓释单元(6)绕湖塘均设置多处,具体设置时需根据湖塘的实际几何特点,尽量布置在水流不畅、易于黑臭的弯角地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湖塘水体的水质净化与生态构建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调控单元(2)与取水单元(1)紧密衔接,所述主动调控单元(2)包括格栅池(201)、初次沉砂池(202)、工艺段(204)和超越渠(203),所述初次沉砂池(202)设置在格栅池(201)后端,所述超越渠(203)一端设置在初次沉砂池(202)后端,另一端与滨湖水渠(3)衔接,所述工艺段(204)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辉戚瑞付有为薄立革王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