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接驳装置和电池中转单元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23601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0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接驳装置和电池中转单元,所述电池接驳装置被布置用于在进行车辆换电操作的换电平台与电池仓之间传送电池,并包括:升降单元,其设置有用于在第一方向上进行升降运动的升降机构,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换电平台的工作面相垂直;平移单元,其与所述升降单元相连,用于使得所述升降单元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的第二方向上进行平移运动;电池中转单元,其与所述升降机构相连,并设置有至少一个电池仓位,用于存放从所述换电平台移入并将传送至所述电池仓的电池、或者存放从所述电池仓移入并将传送至所述换电平台的电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能够有效提升换电操作效率等优点。

Battery connection device and battery transfer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接驳装置和电池中转单元
本技术涉及充换电
,尤其涉及电池接驳装置、电池中转单元、升降单元、平移单元以及充换电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例如纯电动车辆、混合动力车辆等多种类型的新能源车辆日益获得广泛使用。就这些新型车辆来讲,其中涉及到电池快换等方面变得越来越重要。例如,如果要实现车辆电池加电的体验超越传统汽车加油的体验,那么电池加电时间将是一个重要指标。更换电池是实现快速加电的一种方式,在电池技术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安全可使用的快充技术出现之前,换电仍将是实现车辆电池加电时间能够对标、甚至超越传统车辆加油时间的最有可能方式。尽管目前已经出现了多种换电装置、设备或系统等,但是它们仍然存在着诸如结构比较复杂且占用空间较大、换电操作比较繁琐、电池传送环节耗时较长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电池接驳装置、电池中转单元、升降单元、平移单元以及充换电系统,从而有效解决或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这些问题以及其他方面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首先,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它提供了一种电池接驳装置,其用于在进行车辆换电操作的换电平台与电池仓之间传送电池,所述电池接驳装置包括:升降单元,其设置有用于在第一方向上进行升降运动的升降机构,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换电平台的工作面相垂直;平移单元,其与所述升降单元相连,用于使得所述升降单元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的第二方向上进行平移运动;以及电池中转单元,其与所述升降机构相连,并且设置有至少一个电池仓位,用于存放从所述换电平台移入并将传送至所述电池仓的电池、或者存放从所述电池仓移入并将传送至所述换电平台的电池。在根据本技术的电池接驳装置中,可选地,所述平移单元设置有导向部件,所述升降单元被构造成具有框架结构,并且设置有用于装设在所述导向部件中以进行所述平移运动的配合部件。在根据本技术的电池接驳装置中,可选地所述升降单元设置有动力部件,其用于提供动力以使得所述配合部件沿着所述导向部件进行所述平移运动。在根据本技术的电池接驳装置中,可选地所述升降机构采用剪叉式举升机构,其被装设在所述框架结构上。在根据本技术的电池接驳装置中,可选地,所述电池中转单元设置有两个或更多个所述电池仓位,其中至少一个电池仓位用于存放从停驻于所述换电平台的车辆上卸下的亏电电池,至少另一个电池仓位用于存放从所述电池仓移入的已充电电池;并且/或者所述升降单元和所述平移单元被设置成同步运行;并且/或者所述电池接驳装置被设置成在其处于初始位置时,其中所述电池中转单元的一个电池仓位与从停驻于所述换电平台的车辆上卸下的电池朝向所述电池接驳装置的传送位置相对应。在根据本技术的电池接驳装置中,可选地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所述电池仓位沿着所述第一方向被叠置;并且/或者在至少一个电池仓位中设置有一个或多个传送部件,用于沿着第三方向将电池移入或移出该电池仓位,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电池仓中的电池存储方向相平行。其次,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它提供了一种电池中转单元,所述电池中转单元被构造成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接驳装置中的电池中转单元。此外,根据本技术的第三方面,它提供了一种升降单元,所述升降单元被构造成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接驳装置中的升降单元。此外,根据本技术的第四方面,它提供了一种平移单元,所述平移单元被构造成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接驳装置中的平移单元。另外,根据本技术的第五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充换电系统,其包括用于进行车辆换电操作的换电平台和电池仓,所述充换电系统还包括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接驳装置,其被布置在所述电池仓的第一侧和/或第二侧,所述第一侧靠近所述换电平台,所述第二侧远离所述换电平台。从与附图相结合的以下详细描述中,将会清楚地理解根据本技术的各技术方案的原理、特点、特征以及优点等。例如,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本技术所设计提供的电池接驳装置,其不仅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而且制造、运输和安装非常方便,可以有效提升换电操作效率,尤其能够明显降低现有换电站在换电平台与电池仓之间的电池传送等环节上的耗时。附图说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是应当知道,这些附图只是出于解释目的而设计的,仅意在概念性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构造,而不必要依比例进行绘制。图1是一个根据本技术的电池接驳装置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电池接驳装置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电池接驳装置实施例中的电池中转单元的侧视图。图4是图1所示的电池接驳装置实施例中的电池中转单元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以示例方式来具体说明本技术的电池接驳装置、电池中转单元、升降单元、平移单元以及充换电系统的结构、组成、特点和优点等,然而所有的描述仅是用来进行说明的,而不应将它们理解为对本技术形成任何的限制。在本文中,技术术语“电池”包括但不限于用于为车辆提供动力的电池、电池组、电池包等,技术术语“第一”、“第二”仅是用于进行区分性表述目的而无意于表示它们的顺序以及相对重要性,技术术语“上”、“下”、“右”、“左”、“前”、“后”、“竖直”、“水平”及其派生词等应联系附图中的定向,除非明确指出以外,本技术可采取多种替代定向。此外,对于在本文所提及的实施例中予以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者被显示或隐含在各附图中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本技术仍然允许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任意组合或者删减,从而应当认为这些根据本技术的更多实施例也是在本文的记载范围之内。另外,为了简化图面起见,相同或相类似的零部件和特征在同一附图中可能仅在一处或若干处进行标示。请参考图1和图2,通过这两个附图示意性地显示出了一个根据本技术的电池接驳装置实施例的基本结构组成情况,下面就结合这个示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在这个实施例中,该电池接驳装置1是被布置用于在进行车辆换电操作的换电平台与电池仓之间传送电池,例如可将换电平台和电池仓分别布置在图1中所示的电池接驳装置1的左右两侧,由此可以形成非常紧凑的布局,有效提高空间利用率并加快电池周转,进而缩短换电操作的整体耗时。如图1和图2所示,该电池接驳装置1可以包括升降单元2、平移单元3和电池中转单元4。其中,在升降单元2中设置有升降机构21,该升降机构21可以采用例如剪叉式举升机构或者任何其他的合适机构,用来在如图1中所标示的第一方向D1上进行升降运动,该第一方向D1是与换电平台的工作面相垂直的,并且通常来讲就是车辆换电操作现场的竖直方向。在可选情形下,升降单元2可采用框架结构制成,这不仅可以保证其具有良好的整体结构强度,而且能够有效节省材料,并且可以通过使用例如焊接等各种合适的加工工艺来进行高效生产。作为可选方式,可以将升降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接驳装置,其被布置用于在进行车辆换电操作的换电平台与电池仓之间传送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n升降单元,其设置有用于在第一方向上进行升降运动的升降机构,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换电平台的工作面相垂直;/n平移单元,其与所述升降单元相连,用于使得所述升降单元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的第二方向上进行平移运动;以及/n电池中转单元,其与所述升降机构相连,并且设置有至少一个电池仓位,用于存放从所述换电平台移入并将传送至所述电池仓的电池、或者存放从所述电池仓移入并将传送至所述换电平台的电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接驳装置,其被布置用于在进行车辆换电操作的换电平台与电池仓之间传送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升降单元,其设置有用于在第一方向上进行升降运动的升降机构,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换电平台的工作面相垂直;
平移单元,其与所述升降单元相连,用于使得所述升降单元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的第二方向上进行平移运动;以及
电池中转单元,其与所述升降机构相连,并且设置有至少一个电池仓位,用于存放从所述换电平台移入并将传送至所述电池仓的电池、或者存放从所述电池仓移入并将传送至所述换电平台的电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接驳装置,其中,所述平移单元设置有导向部件,所述升降单元被构造成具有框架结构,并且设置有用于装设在所述导向部件中以进行所述平移运动的配合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接驳装置,其中,所述升降单元设置有动力部件,其用于提供动力以使得所述配合部件沿着所述导向部件进行所述平移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接驳装置,其中,所述升降机构采用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凌孙创成杨潮刘昱池王政
申请(专利权)人: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