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载带的共挤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载带成型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载带的共挤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载带主要应用于承载电子元器件,其需要具有较好的韧性,单层载带韧性不够,并且成本高,近年来开发出了较多的多层载带,多层载带由中间层和表面层组成,常规的多层载带采用热压成型,将表面层和中间层片材依次叠放好,经过热压机热压形成多层载带,这种成型方式使得多层载带的各层之间封合不好,降低了载带的使用寿命,因此多层载带常采用共挤成型,共挤成型能够充分发挥各层材料的特性,将各层的塑料粒子熔融之后输送到共挤成型模具里并挤出,形成多层片材,提高了各层之间的封合度,因此共挤模具显得尤为重要,例如专利“CN207643653U”公开了一种用于载带成型机的共挤模头,通过混合分配器将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内通过的物料混合均匀,再经出料通道流出,流出的物料是经过混合均匀的,而不是多层封合的物料,其不能制造出多层封合的载带。专利“CN202911120U”公开了一种片材模具头,应用于挤出成型片材,虽具有共挤特性,但共挤塑料片材各层之间封合效果不高。综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载带的共挤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流道部位(1)和挤出部位(2),所述流道部位(1)与挤出部位(2)固定连接,所述流道部位(1)包括流道板(11)和浇口板(12),所述流道板(11)与所述浇口板(12)固定连接,所述浇口板(12)远离所述流道板(11)的一端与所述挤出部位(2)固定连接;所述流道板(11)包括主流道(111)和共挤流道,所述共挤流道位于所述主流道(111)的侧面,所述主流道(111)位于所述流道板(11)的中部并贯穿所述流道板(11)的左右两端,所述共挤流道由所述主流道(111)的侧面进入,并延伸至与所述主流道(111)平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带的共挤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流道部位(1)和挤出部位(2),所述流道部位(1)与挤出部位(2)固定连接,所述流道部位(1)包括流道板(11)和浇口板(12),所述流道板(11)与所述浇口板(12)固定连接,所述浇口板(12)远离所述流道板(11)的一端与所述挤出部位(2)固定连接;所述流道板(11)包括主流道(111)和共挤流道,所述共挤流道位于所述主流道(111)的侧面,所述主流道(111)位于所述流道板(11)的中部并贯穿所述流道板(11)的左右两端,所述共挤流道由所述主流道(111)的侧面进入,并延伸至与所述主流道(111)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带的共挤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挤流道至少包含一条,所述共挤流道由所述流道板(11)的侧面进入,并沿所述主流道(111)的方向延伸至所述流道板(11)与所述浇口板(12)固定连接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载带的共挤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挤流道包含两条,所述共挤流道包含上共挤流道(112)和下共挤流道(113),所述上共挤流道(112)和下共挤流道(113)的入口端为同一处,所述上共挤流道(112)由所述流道板(11)侧面的入口端进入向上延伸至所述主流道(111)上方,并沿所述主流道(111)的方向延伸至所述流道板(11)与所述浇口板(12)固定连接的一端;所述下共挤流道(113)由所述流道板(11)侧面的入口端进入向下延伸至所述主流道(111)下方,并沿所述主流道(111)的方向延伸至所述流道板(11)与所述浇口板(12)固定连接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载带的共挤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浇口板(12)包括汇合槽(121)和汇合流道(122),所述汇合槽(121)位于所述浇口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百惠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