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ICC床边置管时辅助支具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PICC床边置管时辅助支具。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PICC穿刺大多数在患者床旁进行。操作时需要患者平卧于病床,护士经过评估选择好穿刺侧手臂,然后协助患者向非穿刺侧床边平移,空出位置尽可能保证穿刺侧手臂能平展于病床上,并且穿刺前需进行穿刺侧手臂的全手臂皮肤消毒。常规操作方法为护士做好消毒前准备后指导患者以大于六十度小于九十度左右的角度上举手臂并保持这个姿势。此时患者特别是体型较大的患者局限于二分之一的床铺,舒适度大大降低,同时由于靠近床边也有坠床的风险,同时穿刺总时间受各方面因素影响至少需半小时左右,整个操作过程中患者不能随意改变体位,也容易引起不适感,一些身体虚弱的患者上举时会感到手臂很酸很难坚持,同时增加了护士操作的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PICC床边置管时辅助支具,解决了同时穿刺过程中患者不能随意改变体位,患者在手臂上举时会感到手臂很酸很难坚持,容易引起不适感,同时增加了护士操作的负担的问题。r>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ICC床边置管时辅助支具,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左侧的内壁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有第一从动齿轮(2),并且第一从动齿轮(2)的右侧啮合有第一主动齿轮(3),所述第一主动齿轮(3)的中部通过连接件与支撑架(1)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主动齿轮(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臂(4),并且第一转动臂(4)右侧的内壁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有第二从动齿轮(5),所述第二从动齿轮(5)的右侧啮合有第二主动齿轮(6),并且第二主动齿轮(6)的中部通过连接件与第一转动臂(4)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主动齿轮(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臂(7),所述支撑架(1)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ICC床边置管时辅助支具,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左侧的内壁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有第一从动齿轮(2),并且第一从动齿轮(2)的右侧啮合有第一主动齿轮(3),所述第一主动齿轮(3)的中部通过连接件与支撑架(1)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主动齿轮(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臂(4),并且第一转动臂(4)右侧的内壁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有第二从动齿轮(5),所述第二从动齿轮(5)的右侧啮合有第二主动齿轮(6),并且第二主动齿轮(6)的中部通过连接件与第一转动臂(4)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主动齿轮(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臂(7),所述支撑架(1)和第一转动臂(4)的表面分别开设有与第一转动臂(4)和第二转动臂(7)的转动槽,所述第二转动臂(7)右端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魔术黏贴布(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ICC床边置管时辅助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套筒(9),所述套筒(9)内壁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0),并且转动杆(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调节齿轮(11),所述转动杆(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2),并且连接板(12)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13),所述位于连接板(12)底部右侧的挡板(13)的表面和第一从动齿轮(2)以及第二从动齿轮(5)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锁紧装置(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ICC床边置管时辅助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9)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箱体(...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