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足拇外翻固定支具,包括支具主体、脚趾支具、第一固定连接部和第二固定连接部;其中,所述支具主体的前端延伸出所述脚趾支具;所述第一固定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脚趾支具,另一端穿过所述脚趾支具的上侧连接所述脚趾支具,所述第一固定连接部和所述脚趾支具的内表面之间形成脚趾固定腔;所述第二固定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支具主体上侧面,另一端连接所述支具主体下侧面;所述第二固定连接部和所述支具主体的内表面之间形成足部固定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脚趾支具和第一固定连接部能够结合将畸形的脚趾固定在正确的位置,从而矫正足拇外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固定支具,具体地,涉及一种足拇外翻固定支具。
技术介绍
足拇外翻是一种常见的足拇向足的外侧过度倾斜、第一趾骨各内收的前足畸形。其病因主要有:遗传因素;长久站立或行走过久、负重过度;经常穿尖头鞋或高跟鞋。临床表现主要为足拇趾外翻畸形、疼痛和足拇囊炎,足底胼胝形成。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申请号为201120388481.X,名称为足拇外翻术后矫正鞋的技术公开了一种足拇外翻术后矫正鞋,属于生活用品领域。该足拇外翻术后矫正鞋,包括鞋底,所述鞋底足拇指所在的区域为挖空区域,鞋底中部固定连接鞋帮。该技术呈拖鞋状,不能够穿着外出,也不能够在夏季以外的季节使用,适用范围较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足拇外翻固定支具。根据本技术提供的足拇外翻固定支具,包括支具主体、脚趾支具、第一固定连接部和第二固定连接部;其中,所述支具主体的前端延伸出所述脚趾支具;所述第一固定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脚趾支具,另一端穿过所述脚趾支具的上侧连接所述脚趾支具,所述第一固定连接部和所述脚趾支具的内表面之间形成脚趾固定腔;所述第二固定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支具主体上侧面,另一端连接所述支具主体下侧面;所述第二固定连接部和所述支具主体的内表面之间形成足部固定腔。优选地,所述支具主体包括相连的脚背护面和前脚掌支撑部;所述前脚掌支撑部的前端延伸出所述脚趾支具;所述第二固定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脚背护面的外表面,另一端连接所述前脚掌支撑部的下表面。优选地,所述支具主体包括相连的纵弓支撑部和脚背护面;所述纵弓支撑部的前端延伸出所述脚趾支具;所述第二固定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脚背护面的外表面,另一端连接所述纵弓支撑部的下表面。优选地,所述支具主体包括相连的横弓支撑部和脚背护面;所述横弓支撑部的前端延伸出所述脚趾支具;其中,所述第二固定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脚背护面的外表面,另一端连接所述纵弓支撑部的下表面。优选地,所述横弓支撑部的上表面设置有跖骨支撑凸面。优选地,所述支具主体和所述脚趾支具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支具主体和所述脚趾支具采用高分子可塑性板材制成。优选地,所述支具主体和/或所述脚趾支具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透气孔。优选地,所述脚趾支具采用单脚趾支具或多脚趾支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脚趾支具和第一固定连接部能够结合将畸形的脚趾固定在正确的位置,从而矫正足拇外翻;2、本技术中设置有纵弓支撑部或横弓支撑部,能够实现对脚掌部纵弓和横弓支撑的矫正;3、本技术结构简单,布局合理,易于推广。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足拇外翻固定支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足拇外翻固定支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足拇外翻固定支具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支具主体;2为脚趾支具;3为第一固定连接部;4为第二固定连接部;11为脚背护面;12为前脚掌支撑部;13为纵弓支撑部;14为横弓支撑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足拇外翻固定支具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的足拇外翻固定支具,包括支具主体1、脚趾支具2、第一固定连接部3和第二固定连接部4;其中,所述支具主体1的前端延伸出所述脚趾支具2;所述第一固定连接部3的一端连接所述脚趾支具2,另一端穿过所述脚趾支具2的上侧连接所述脚趾支具2,所述第一固定连接部3和所述脚趾支具2的内表面之间形成脚趾固定腔;所述第二固定连接部4的一端连接所述支具主体1上侧面,另一端连接所述支具主体1下侧面;所述第二固定连接部4和所述支具主体1的内表面之间形成足部固定腔。所述支具主体1和所述脚趾支具2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支具主体1和所述脚趾支具2采用高分子可塑性板材制成。所述支具主体1和/或所述脚趾支具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透气孔。所述脚趾支具2采用单脚趾支具或多脚趾支具。所述支具主体1包括相连的脚背护面22和前脚掌支撑部12;所述前脚掌支撑部12的前端延伸出所述脚趾支具2;所述第二固定连接部4的一端连接所述脚背护面22的外表面,另一端连接所述前脚掌支撑部12的下表面。图2示出了本技术中第二实施例中足拇外翻固定支具的结构示意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本实施例理解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一个变化例,具体地,本实施例与图1所示实施例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支具主体1包括相连的纵弓支撑部13和脚背护面11;所述纵弓支撑部13的前端延伸出所述脚趾支具2;所述第二固定连接部4的一端连接所述脚背护面11的外表面,另一端连接所述纵弓支撑部13的下表面。图3示出了本技术中第三实施例中足拇外翻固定支具的结构示意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本实施例理解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一个变化例,具体地,本实施例与图1所示实施例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支具主体1包括相连的横弓支撑部14和脚背护面11;所述横弓支撑部14的前端延伸出所述脚趾支具2;其中,所述第二固定连接部4的一端连接所述脚背护面11的外表面,另一端连接所述纵弓支撑部13的下表面。所述横弓支撑部14的上表面设置有跖骨支撑凸面。在本实施例中,本技术中脚趾支具2和第一固定连接部3能够结合将畸形的脚趾固定在正确的位置,从而矫正足拇外翻;本技术中设置有纵弓支撑部13或横弓支撑部14,能够实现对脚掌部纵弓和横弓支撑的矫正。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技术的实质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足拇外翻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具主体、脚趾支具、第一固定连接部和第二固定连接部;其中,所述支具主体的前端延伸出所述脚趾支具;所述第一固定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脚趾支具,另一端穿过所述脚趾支具的上侧连接所述脚趾支具,所述第一固定连接部和所述脚趾支具的内表面之间形成脚趾固定腔;所述第二固定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支具主体上侧面,另一端连接所述支具主体下侧面;所述第二固定连接部和所述支具主体的内表面之间形成足部固定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足拇外翻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具主体、脚趾支具、第一固定连接部和第二固定连接部;其中,所述支具主体的前端延伸出所述脚趾支具;所述第一固定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脚趾支具,另一端穿过所述脚趾支具的上侧连接所述脚趾支具,所述第一固定连接部和所述脚趾支具的内表面之间形成脚趾固定腔;所述第二固定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支具主体上侧面,另一端连接所述支具主体下侧面;所述第二固定连接部和所述支具主体的内表面之间形成足部固定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拇外翻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具主体包括相连的脚背护面和前脚掌支撑部;所述前脚掌支撑部的前端延伸出所述脚趾支具;所述第二固定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脚背护面的外表面,另一端连接所述前脚掌支撑部的下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拇外翻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具主体包括相连的纵弓支撑部和脚背护面;所述纵弓支撑部的前端延伸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志杰,马昕,
申请(专利权)人:戴志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