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夹持的手机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1492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0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动夹持的手机支架,包括基座、底托、两夹持臂和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齿轮、驱动弹簧、摆动件、驱动件和弹性件,夹持臂分为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第一夹持臂设有第一齿条和第一安装柱,第二夹持臂设有第二齿条和第二安装柱,齿轮分别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相互啮合,驱动弹簧一端套装于第一安装柱外,驱动弹簧另一端套装于第二安装柱外,驱动件与底托铰接,弹性件挡设于驱动件的前方,摆动件一端与其中一个夹持臂铰接,摆动件另一端设有定位柱,底托开设有第一导向槽,驱动件设有定位孔,驱动件后端设有第二导向槽,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对应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自动夹持手机,释放用户双手,方便用户使用,降低制作成本。

A mobile phone bracket with automatic clamp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夹持的手机支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机支架
,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夹持的手机支架。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产品种类日益繁多,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电子产品,而且随着手机的功能日益增加,导航功能也成为了许多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之而来,手机支架就变成了人们必不可少的手机配件之一。但是目前用于固定手机的手机支架,在结构上有半自动结构,既拉伸到一定距离后会定住,放入手机后,再合拢将手机夹持住,实现对手机的固定。由于这类手机支架都需要用手去掰开夹臂后使两夹臂的宽度与手机宽度相同的前提下才可以将手机放入,这样不仅需要双手操作,还可能对行车造成影响。因此,应对现有手机支架进行改良,提高手机支架的自动化,以解决上述问题。为提高手机支架的自动化,专利技术人提出一种自动夹紧的手机支架(专利号:201920197321.3),但这种手机支架由于为电动控制,需增加电机,造成制作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夹持的手机支架,其能自动夹持手机,释放用户双手,方便用户使用,且该手机支架无需电动控制,能有效降低制作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夹持的手机支架,包括基座、底托、两可相向或背向移动的夹持臂和驱动两夹持臂相向移动夹持手机的驱动组件,两夹持臂可相向或背向滑动设置于基座的两侧,所述底托可上下移动的装设于基座的下端,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齿轮、驱动弹簧、摆动件、驱动件和弹性件,所述夹持臂分为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设有第一齿条和第一安装柱,所述第二夹持臂设有第二齿条和第二安装柱,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上下相对设置,所述齿轮设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之间,且所述齿轮分别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相互啮合,所述驱动弹簧的一端套装于第一安装柱外,所述驱动弹簧的另一端套装于第二安装柱外,所述驱动件与底托铰接,所述弹性件挡设于驱动件的前方,并驱使驱动件能自动复位,所述摆动件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夹持臂铰接,所述摆动件的另一端设有向前凸起的定位柱,所述底托沿基座上下方向开设有与定位柱适配的第一导向槽,所述驱动件设有与定位柱适配的定位孔,所述驱动件的后端设有与定位柱适配的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对应设置,所述底托向下移动,所述定位柱自定位孔脱出,在驱动弹簧、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和齿轮的共同作用下,所述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相向移动完成夹持动作。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座包括底壳、面盖以及设于底壳和面盖之间的中壳,所述底壳上设有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中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设于第一容置槽中,所述齿轮套装于第一转轴上,所述中壳的前端设有第二容置槽,所述底托和驱动件设置于第二容置槽中,所述中壳设有与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适配的第三导向槽,所述定位柱穿过第三导向槽伸入定位孔中,所述定位柱的前端面设有自下向上向前倾斜的导引斜面。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托的上端设有两横向向内凸起的第二转轴,两第二转轴横向相对设置,所述驱动件的下端设有与第二转轴适配的第一安装孔,所述驱动件通过第一安装孔与第二转轴配合可翻转的安装于底托的上方;所述中壳上设有向前凸起的顶块,所述驱动件的后端设有与顶块适配的滑槽,所述滑槽的上壁为一自下向上向后倾斜的推挤斜面,所述顶块与推挤斜面配合驱使驱动件绕第二转轴向前翻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性件包括呈U型的挡部、自挡部两侧向后延伸形成的弹性部、自弹性部末端向下折弯形成的连接部以及自连接部末端横向向内折弯形成的安装部,所述弹性部呈U型,所述底托的上端设有挡块和与安装部适配的安装槽,所述弹性件的安装部横向插入安装槽中,所述连接部的前端面与挡块的后端面相抵,所述挡部的后端面与驱动件的前端面相抵。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托包括滑动块和托板,所述滑动块上设有与托板适配的第三容置槽,所述第三容置槽内设有第三齿条和沿基座上下方向设置的第四导向槽,所述托板的上端设有第四齿条,所述第四齿条与第三齿条相互啮合,所述托板的后端设有向后凸起的导向块,所述中壳设有与第四导向槽适配的第五导向槽,所述导向块先后穿过第四导向槽和第五导向槽伸出于中壳的后端面。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自动夹持的手机支架还包括弹簧,所述中壳的中部设有沿基座上下方向设置的限位槽,所述中壳的后端设有第三安装柱,所述滑动块的后端设有第四安装柱,所述第四安装柱穿过限位槽伸出于中壳的后端面,所述弹簧的上端套装于第三安装柱外,所述弹簧的下端套装于第四安装柱外。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夹持臂包括第一主体和设于第一主体一侧的第一夹臂,所述第一齿条设于第一主体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安装柱设于第一主体的后端,所述第二夹持臂包括第二主体和设于第二主体一侧的第二夹臂,所述第二齿条设于第一主体的另一侧,所述第二安装柱设于第二主体的后端,所述第一主体设有与第二齿条适配的第一让位槽,所述第二主体设有与第一齿条适配的第二让位槽。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夹持臂还包括用于驱使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背向滑动的第一按压块以及用于连接第一主体和第一按压块的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二夹持臂还包括用于驱使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背向滑动的第二按压块以及用于连接第二主体和第二按压块的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按压块和第二按压块伸出底壳的外侧壁,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均呈L型,包括竖部和自竖部下端向内折弯形成的横部,所述第一连接块的横部与第二连接块的横部前后相叠。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容置槽设有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上下交错设置,所述第一滑轨设于第一转轴的上方,所述第二滑轨设于第一转轴的下方,所述第一齿条的后端设有与第一滑轨适配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二齿条的后端设有与第二滑轨适配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一主体的下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中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摆动件远离定位柱的一端置于凹槽中,所述摆动件远离定位柱一端的后端设有向后凸起的第五安装柱,所述摆动件通过第五安装柱卡入安装孔中与第一夹持臂铰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壳上设有向上凸起的第六安装柱,所述中壳设有与第六安装柱适配的第一通孔,所述第六安装柱周向设有用于限定中壳的后端面与第一容置槽槽底之间高度的限位块,所述第六安装柱轴向设有螺孔,所述面盖设有与螺孔适配的第二通孔,所述面盖通过螺栓穿过第二通孔与螺孔配合固定安装于底壳的上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两夹持臂、齿轮、摆动件、驱动件、弹性件、驱动弹簧和底托的配合能实现自动夹持手机,过程无需人工操作,可以释放用户双手,方便用户使用,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感;由于该手机支架的结构均为机械结构,无需电动控制,无需增加电机,从而能有效降低制作成本,易于广泛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组装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分解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之中壳、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摆动件、驱动件、齿轮和底托的组装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之驱动件的结构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之弹性件的结构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夹持的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底托、两可相向或背向移动的夹持臂和驱动两夹持臂相向移动夹持手机的驱动组件,两夹持臂可相向或背向滑动设置于基座的两侧,所述底托可上下移动的装设于基座的下端,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齿轮、驱动弹簧、摆动件、驱动件和弹性件,所述夹持臂分为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设有第一齿条和第一安装柱,所述第二夹持臂设有第二齿条和第二安装柱,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上下相对设置,所述齿轮设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之间,且所述齿轮分别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相互啮合,所述驱动弹簧的一端套装于第一安装柱外,所述驱动弹簧的另一端套装于第二安装柱外,所述驱动件与底托铰接,所述弹性件挡设于驱动件的前方,并驱使驱动件能自动复位,所述摆动件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夹持臂铰接,所述摆动件的另一端设有向前凸起的定位柱,所述底托沿基座上下方向开设有与定位柱适配的第一导向槽,所述驱动件设有与定位柱适配的定位孔,所述驱动件的后端设有与定位柱适配的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对应设置,所述底托向下移动,所述定位柱自定位孔脱出,在驱动弹簧、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和齿轮的共同作用下,所述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相向移动完成夹持动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夹持的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底托、两可相向或背向移动的夹持臂和驱动两夹持臂相向移动夹持手机的驱动组件,两夹持臂可相向或背向滑动设置于基座的两侧,所述底托可上下移动的装设于基座的下端,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齿轮、驱动弹簧、摆动件、驱动件和弹性件,所述夹持臂分为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设有第一齿条和第一安装柱,所述第二夹持臂设有第二齿条和第二安装柱,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上下相对设置,所述齿轮设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之间,且所述齿轮分别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相互啮合,所述驱动弹簧的一端套装于第一安装柱外,所述驱动弹簧的另一端套装于第二安装柱外,所述驱动件与底托铰接,所述弹性件挡设于驱动件的前方,并驱使驱动件能自动复位,所述摆动件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夹持臂铰接,所述摆动件的另一端设有向前凸起的定位柱,所述底托沿基座上下方向开设有与定位柱适配的第一导向槽,所述驱动件设有与定位柱适配的定位孔,所述驱动件的后端设有与定位柱适配的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对应设置,所述底托向下移动,所述定位柱自定位孔脱出,在驱动弹簧、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和齿轮的共同作用下,所述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相向移动完成夹持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夹持的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底壳、面盖以及设于底壳和面盖之间的中壳,所述底壳上设有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中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设于第一容置槽中,所述齿轮套装于第一转轴上,所述中壳的前端设有第二容置槽,所述底托和驱动件设置于第二容置槽中,所述中壳设有与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适配的第三导向槽,所述定位柱穿过第三导向槽伸入定位孔中,所述定位柱的前端面设有自下向上向前倾斜的导引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夹持的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的上端设有两横向向内凸起的第二转轴,两第二转轴横向相对设置,所述驱动件的下端设有与第二转轴适配的第一安装孔,所述驱动件通过第一安装孔与第二转轴配合可翻转的安装于底托的上方;所述中壳上设有向前凸起的顶块,所述驱动件的后端设有与顶块适配的滑槽,所述滑槽的上壁为一自下向上向后倾斜的推挤斜面,所述顶块与推挤斜面配合驱使驱动件绕第二转轴向前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夹持的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呈U型的挡部、自挡部两侧向后延伸形成的弹性部、自弹性部末端向下折弯形成的连接部以及自连接部末端横向向内折弯形成的安装部,所述弹性部呈U型,所述底托的上端设有挡块和与安装部适配的安装槽,所述弹性件的安装部横向插入安装槽中,所述连接部的前端面与挡块的后端面相抵,所述挡部的后端面与驱动件的前端面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夹持的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佳洋陈善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史迪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