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膏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50614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7 2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膏剂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药物制剂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S01备料,SS02将白凡士林和羊毛脂行水浴溶解后加入液体石蜡、黄原胶和蒸馏水,SS03将SS02的混合液置于水浴环境,SS04将冰片和硼酸研磨成微粉末状后加入红霉素,SS05将硬脂酸研磨成微粉末状后加入芦荟提取物、维生素A、维生素C和蒸馏水,SS06将SS04和SS05得到的混合物倒入SS03中并加入适量的蒸馏加热并搅拌,SS07降温后灌装冷却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药物活性成分A能够起到抗病毒的功效,消除伤口脓肿,促进伤口收缩,药物活性成分B能够刺激皮肤及皮下组织的生长,促进肌肉的生长和胶原纤维的生成,促进皮肤收敛、柔软化、保湿、消炎、淡化色素的功效。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oin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膏剂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制剂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油膏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医疗方面,油膏剂在治疗烧伤、割伤、挫伤和伤口感染等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油膏是将药物与油类煎熬或捣匀成膏的制剂。然而,油膏型产品的功能都比较完善,基本都具有保持皮肤湿润、修复组织损伤、抗病毒的功效,目前,油膏的基质有猪脂、羊脂、松脂、麻油、黄蜡、白蜡以及凡士林等。在应用上,其优点有柔软、滑润、无板硬粘着不舒的感觉,尤其对病灶在凹陷折缝之处者,或大面积的挫伤和伤口感染,使用油膏更为适宜,故近代医者常习用油膏来代替膏药。目前市面上的油膏种类虽然很多,虽然能够暂缓病情,但存在难以根治、停药后伤口易复发的缺点,且经油膏治疗的伤口有时会出现伤口组织增生,给患部留下明显疤痕,不具有促进皮肤生长、抑制组织过度增生、美白新生肌肤的功效。因此,研制一种既具有促进伤口生肌活血、解毒消肿、止痒促循环的疗效,又具有促进皮肤生长、抑制组织过度增生、美白新生肌肤的功效的油膏剂是本领域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S01按照油膏剂中各成分的重量进行备料;/nSS02将白凡士林和羊毛脂置于容器内并在热水中进行加热溶解;/nSS03向SS02的混合液中加入液体石蜡、黄原胶和蒸馏水,加热溶解,搅拌30-60min;/nSS04将SS03的混合液置于30℃-40℃的水浴环境中作为油膏剂基质;/nSS05将冰片和硼酸放入研钵中并研磨成微粉末状;/nSS06向SS05的混合粉末中加入红霉素并搅拌均匀,制得药物活性成分A;/nSS07将硬脂酸单独放入研钵中并研磨成微粉末状;/nSS08向SS07的粉末中加入芦荟提取物、维生素A、维生素C和蒸馏水,搅拌至少15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S01按照油膏剂中各成分的重量进行备料;
SS02将白凡士林和羊毛脂置于容器内并在热水中进行加热溶解;
SS03向SS02的混合液中加入液体石蜡、黄原胶和蒸馏水,加热溶解,搅拌30-60min;
SS04将SS03的混合液置于30℃-40℃的水浴环境中作为油膏剂基质;
SS05将冰片和硼酸放入研钵中并研磨成微粉末状;
SS06向SS05的混合粉末中加入红霉素并搅拌均匀,制得药物活性成分A;
SS07将硬脂酸单独放入研钵中并研磨成微粉末状;
SS08向SS07的粉末中加入芦荟提取物、维生素A、维生素C和蒸馏水,搅拌至少15分钟,制得药物活性成分B;
SS09将SS06和SS08得到的混合物倒入SS04中并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置于50℃-60℃的热水中加热,搅拌1-2小时;
SS10降温后灌装冷却即制得所述油膏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S01中的油膏剂由基质、药物活性成分A和药物活性成分B组成;
所述基质中的各成分重量为:白凡士林300g,羊毛脂35g,液体石蜡30g,黄原胶4g,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尚莲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应天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