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耀中专利>正文

高节能直流热阻式组合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0447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节能直流热阻式组合锅炉,炉体分为加热器和热阻器前后两大部分:加热器有型煤块燃烧,喷煤粉燃烧两种方法:型煤块用铸铁框定型装入炉膛燃烧的,如摘要附图所示,常压炉、民用炉、茶炉各种灶炉。燃烧的中心温度1400℃以上,型煤块的边沿温度800℃。喷煤粉燃烧法,分两段脱硫,燃烧温度1600℃,热阻器尾部有水除尘装置。煤粉、型煤块中都加有脱硫剂,在燃烧过程消除了大部分二氧化硫,加热器、热阻器的设计合理,炉内结构紧凑,热损小,水升温快,热利用高,节煤50%。(*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常压锅炉,蒸汽锅炉中的燃煤结构和炉内热利用及排烟,除尘的新方法。已有的常压锅炉,蒸汽锅炉共存的问题有五点1.炉体结构不合理。发热点与吸热处的空间太大。炉内的烟火道短、吸热水管和水箱结构不紧凑。管内水的升温速度慢。使锅炉的效率、功率都差。2.炉渣与未燃烧尽的煤常混在一起,又没有分离措施,煤的浪费大。尤其是常压锅炉,炉膛内煤燃烧结渣了,人在炉门前操作,辐射热烤的脸面难忍。3.链排炉条输煤燃烧虽说工人劳动条件好些,但锅炉制造成本太大,设备运行耗电量大。炉渣带走的热也大。4.烟热流在炉内停留的时间短,热排放量大,失热大。5.普遍没有排烟除尘装置,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的设施,严重有害环境。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锅炉结构和新的燃烧方法。使锅炉制造降低成本费用,降低产品在运行中的煤电浪费,开发热利用,降低能耗,提高热效率。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排除烟尘及有害气体的污染。力求改善生态环境。本专利技术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将整个炉体分为前后两大部分组成,加热器和热阻器。加热器又分为两种燃烧方法。型煤燃烧法和喷煤粉燃烧法。热阻器是单片吸热连在一起的。热阻器尾部的一个热阻片下部设有简单形双管向下方喷水除尘装置。本专利技术炉体不论功率大小,统一为长方立体炉形。型煤燃烧法不设炉条,由型煤框定形燃烧。不设水除尘装置。1吨以下的锅炉可用型煤燃烧法。1吨以上的锅炉用喷煤粉燃烧法。如图9所示。附图说明图1是组合在一起的加热器和热阻器蒸汽锅炉、蒸汽泵未划出。图2是组装在一起的加热器,热阻器常压锅炉、循环泵未划出。图3制好的型煤块和型煤框的内外形状。图4型煤燃烧法型煤块装入的方法和燃烧后渣块退出时滑车升降装置全结构图。图5热阻器单片结构图。图6热阻器片组装图。图7加热器和热阻器的联接法。图8热阻器尾部水除尘装置。图9喷煤粉加热法和加热器内的燃烧结构,引自941027的申请专利94117536.7两段脱硫法。注图中水管壁、炉壁水箱都没有划出截面剖视线,都用单线条表示的,单线条均为3mm厚度的板材和2mm厚的管材制作。加热器的炉膛管壁为3mm厚度。按图施工,板料管料下好后,全结构为电焊。零部件验收合格安装好后,送水点火起动,型煤燃烧加热法先在炉膛放一个空型煤框,框内加满柴火,火点燃后顺型煤框上的轨道把第一个型煤块推入炉膛,待全部引燃后,依次推入第三块、第四块型煤块,当炉膛加满后,把炉门放下封闭燃烧,燃烧空气来至落渣漏斗其它供空气法都可。型煤块燃烧的蓝火苗长度近达30公分。如同燃烧煤气一样。烟筒无烟冒。当炉膛内加入的第四块型煤燃烧孔不冒蓝火苗时表明原加入的第一块型煤已燃烧尽了。而着尽的型煤渣块已降温至手能触摸的状态。应当立即从炉膛中用型煤块升降滑车上的夹紧力臂罗栓固紧夹紧力臂与在燃烧的三块型煤框,手压动配重铁使滑轮转动提高滑车升降架力壁上的三块在燃烧的型煤,用火勾把炉膛最下面的一个渣框抽出后,随即放下在燃烧的三块型煤。落到地轨后松开夹紧型煤块的力臂。再加入一块型煤,放下炉门封闭燃烧。如此不停地往炉膛加入型煤块又不停地退出燃烧尽的型煤渣块,这就是型煤燃烧加热新方法。型煤块的中心燃烧温度1400℃边缘800℃型煤框本身的温度该在750℃以下,型煤框是HT10-26铸铁材质。它在炉膛内实际温度800℃以下,不会变形氧化的。喷煤粉燃烧加热法的炉膛结构如图9所示。与型 燃烧法不同的是炉膛燃烧结构和供燃料的方法。其余都相同,燃烧室如图9所示输入煤粉管59喷煤粉室60喷煤粉孔61聚集燃烧室62炉膛壁21鼓风管58强化燃烧段65内助燃器63进风孔64外助燃器67进风孔64炉膛23积灰槽68。59接喷煤粉机煤粉由粉碎喷煤粉机供给这种喷煤粉机体形不大,结构简单已在工厂里的中小型加热炉上使用效果很好。今用于锅炉须加部分改造(已在新设计自带鼓风机)是很理想的锅炉附加设备。鼓风机暂且另配备适中即可。燃烧起动炉,先在聚集燃烧室下部积灰槽中放少许柴火点燃后,喷煤粉机开始起动粉碎加入煤漏斗的煤和脱硫剂。随着由粉碎机自身的风扇向59输煤管内至喷煤粉器喷粉孔向罐形聚集燃烧室横向喷煤粉,被积灰槽燃烧的火焰引燃形成翻滚的剧烈燃烧,同时起动鼓风机送风至内外助燃器。当喷入的煤粉在聚集燃烧室燃烧瞬间要进入强化燃烧段。被内外助燃器四壁对势风孔鼓入的空气脱硫剂与未燃烧透的小煤粉粒阻截混合燃烧,一氧化碳在此燃烧尽了,经两段强化燃烧后,煤着尽了,两段燃烧都在脱硫有害气体也极度降低了。喷煤粉燃烧法,聚集燃烧室和强化燃烧段的温度1600℃以上。炉膛温度800℃。两种加热法的加热器上端的烟热流温度都在300℃以下,进入热阻器前一片的烟热流的温度达200℃,在热阻器尾片排烟温度只有50℃以下。本专利技术与链排燃烧锅炉相比一、制造成本降低五分之二。二、发热点至通道长度间距与吸热水管、炉壁水箱均有适当空间,确保煤燃烧后的热被水管炉壁的水吸收热能达到最高值。加快水的升温速度,提高热效率。三、在燃烧运行中煤全部燃烧尽了。不存在渣煤的混合,杜绝了煤的浪费。四、型煤块装入或渣块退出属半机械化操作。改变了常压锅炉火门前工人的劳动条件。五、减少了炉渣失热和运行中电的损耗。六、烟热流受热阻器水的长距离吸热使烟气的排放温度在40℃,降低了热损失。七、设有水除尘装置净化尘染空气。八、强化一氧化碳再燃烧减少了大气中的有害气体。九、燃煤中加有脱硫剂排除了有害气体污染环境。说明书附面说明图一,1.炉门。2.型煤升降架的力臂部位孔。3.炉灰漏斗。3.炉灰漏斗。4.炉门升降滑道。5.视察孔。6.上串水管。7.溢汽溢水管。8.汽包。9.安全阀。10.烟筒。11.滑轮。12.滑轮架。13.配重铁。14.下串水管。15.汽包支架。16.吸热水管。17.输出蒸汽管道。18.压力表。19.蒸汽进入汽包的管道。20.钢丝绳。21.耐火材料。22.型煤框。23.炉膛。24.型煤框道轨。图二,25热水输出管,26热阻器壁部吸热水箱,16热阻器吸热水管,10烟筒,6上串水管,27炉壁水箱,22型煤框,23.炉膛,28型煤块升降力臂截面,14.下串水管,24.型煤框道轨3.漏灰斗,5.视察孔通道。图三,22型煤框,30型煤块,32型煤框耳,33.火勾勾孔,31.型煤燃烧孔,29.型煤框滑道。图四,20钢丝绳39.升降滑车架,44.槽钢滑轨,42.滑车轮,34.力臂定位套,22.型煤框,28.力臂,38.活动轴,45.松紧罗干方,46.调力臂间距大小的罗杆,35.力臂,36.展伸支点,37.罗母,3.漏斗,24.型煤框道轨,13.配重铁,20.钢丝绳,11.滑轮,40.炉前面,43.滑车轴。图五,16吸热水管,47热阻器,48.热阻器水箱内大平面互拉力柱。图六,10.烟筒,6.上串水管,49.热阻器顶面,51.清洗除垢孔,14.下串水管,50.顶面热阻器内的除尘孔。图七,51清洗除垢孔,14.下串水管,40.炉前面,19.蒸汽输入汽包的管道,53.保温材料,7.溢气溢水管,55.加热器与热阻器联接罗杆,6.上串水管。图八,16.吸热水管,10.烟筒,56.水除尘喷水管,57.除尘水流槽。图九,5.视察孔,16.吸热水管,65.强化燃烧段,66.外助燃器,64.通风孔,70.铸铁外壳,69.耐火材料,67.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节能直流热阻式组合锅炉,其特征是锅炉分为加热器和热阻器前后两大部分。加热器有型煤块燃烧和喷煤粉燃烧两种加热法。用铸铁框制成的型煤块在炉前用定位的升降滑车上的力臂夹持着型煤框块装入炉膛燃烧或退出型煤渣块。民用小型锅炉、型煤块往炉膛装 入法,可用杠杆力提升送入法,循环燃烧的型煤块中心温度1400℃以上。喷煤粉燃烧法的聚集燃烧和强化燃烧段的两段脱硫及加热器中的炉膛结构。热阻器内外的合理结构及尾部简单的水除尘装置。上述于说明书附图为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耀中
申请(专利权)人:李耀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