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手机轨迹定位数据保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49927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3 1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Android手机轨迹定位数据保护方法,该方法模块是一个基于Xposed框架的钩子函数,该函数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Android手机中安装Xposed框架并加载钩子函数:HookLatLng(la,lo)。步骤2:App如果想获得Android设备轨迹,需要向手机系统发出LatLng类对象请求,手机系统会将设备当前真实的地理位置数据(记作RL)作回响应返回给App,Xposed框架会将手机系统的响应数据(RL)临时拦截下来并交给钩子函数处理。步骤3:钩子函数将生成的伪造地理位置数据FL

Data protection method of Android mobile track lo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Android手机轨迹定位数据保护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Android手机轨迹定位数据保护方法,属于通讯

技术介绍
目前手机定位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手机定位能够将移动手机或终端用户的位置信息(经纬度坐标)在电子地图上标示出来。它主要是利用手机GPS或者基站定位技术,实现持有手机终端的定位、跟踪、历史轨迹记录等功能。目前的安卓系统主要采用软件堆层的主题架构,并细分为3大部分,底层Linux内核、中间层函数库Library及虚拟机,还有上层具体App应用软件,它们都是由C语言、C++、JAVA等计算机语言所编写的程序。针对LBS来说,安卓系统中的Linux和ApplicationFramework则更加关键。Linux主要为安卓系统提供核心系统服务,是连接智能手机软硬件系统的抽象层,并将二者细化分层。所提供的服务也是统一的,能够屏蔽一些不相关层的信息,使各个信息层之间处于不关联状态。而ApplicationFramework则是利用安卓系统中的开发应用程序来简化手机系统结构,并将LBS中所需要应用的视图、音频等组件集合起来,允许用户使用各个应用程序来访问其它数据,这在智能导游系统中是十分重要的,即通过对系统资源的共享应用来实现手机定位。例如一种LBS中的轨迹隐私保护方法(201510038553.0)“需要”依靠外部的虚拟服务器来生成伪造轨迹。例如一种基于时空关联性的假轨迹隐私保护方法(201611008254.3)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真实轨迹整体方向,并以此为依据生成相同斜率的伪造轨迹。而本专利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上面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Android手机轨迹定位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将手机App的轨迹定位请求拦截下来,将预先准备的伪造轨迹返回给App程序,以此保护使用者轨迹隐私。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Android手机轨迹定位数据的保护方法,该方法模块是一个基于Xposed框架的钩子函数(函数名:HookLaLng),该函数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Android手机中安装Xposed框架并加载钩子函数HookLatLng;步骤2:App如果想获得Android设备轨迹,需要向手机系统发出LatLng类对象请求,手机系统会将设备当前真实的地理位置数据(记作RL)作回响应返回给App,Xposed框架会将手机系统的响应数据(RL)临时拦截下来并交给钩子函数处理。地埋位置数据是一个二元组(LA,LO),分别表示纬度和经度,RL=(LA,LO),RLi记作App第i次请求到的真实地理位置数据;ΔRLi表示连续两次(第i次和第i-1次)真实地理位置数据之间的增量,即:ΔRLi=RLi-RLi-1=(LAi-LAi-1,LOi-LOi-1);K是一个整数参数,用于生成伪造地理位置数据。本专利技术上述步骤2伪造地理位置生成包括如下步骤:步骤2-1:如果App是第1次请求地埋位置数据(即RL1),则该点为真实轨迹的起点,通过第三方的地图开发工具包(以下简称“地图SDK”)的定位坐标转换函数,在地图上以RL1为圆心,K为半径的圆周上随机选取一个地理位置点(记作FLinit),最后通过地图SDK的定位纠偏函数将FLinit调整到距离最近的可用街道上,用该点作为RL1对应的伪造轨迹起点,记作FL1;步骤2-2:如果App是第i次请求地理位置数据(即RLi(i≠1)),计算ΔRLi,然后计算FL′i,计算方法是:FLi′=FLi-1+ΔRLi,最后通过地图SDK的定位纠偏函数将FL′i调整到距离最近的可用街道上,用该点作为对应的伪造轨迹点,记作FLi;步骤3:钩子函数将生成的伪造地理位置数据FLi返回给App。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每次生成的伪造地理位置数据增量与设备的真实物理位置数据增量相同,因此伪造轨迹的总长度与真实物理轨迹长度相等;同时本专利技术方法利用第三方地图SDK的定位纠偏函数把伪造地理位置调整到距离最近的可用街道。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具有用户调节功能,用户可以通过调节K参数来决定伪造轨迹与真实轨迹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用户可以自定义伪造轨迹起点与设备真实位置的距离,以位置点为基本粒度,按照用户真实轨迹增量生成伪造轨迹位置点,同时基于地图开发工具包的定位纠偏函数修正伪造轨迹位置至附近的可用街道。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用AndroidXposed框架对App发出的连续地理位置数据请求进行拦截,实时对真实地理位置数据进行处理,把生成的伪造地理位置数据返回给App,从而很好地保护了Android设备使用者的轨迹隐私。2、本专利技术伪造出的轨迹形态与真实物理轨迹形态大致相似,不易被App察觉,应用在Android设备,可以很好地完成伪造轨迹的生成。3、本专利技术的伪造轨迹计算过程较为简单,计算开销小,同时位置纠偏可以保证伪造轨迹的形态是可信的而不是杂乱无章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Android手机轨迹定位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Android手机中安装Xposed框架并加载钩子函数:HookLatLng;步骤2:App如果想获得Android设备轨迹,需要调用API函数向手机系统发出LatLng类对象请求,手机系统会将会设备当前真实的地理位置数据(记作RL)作回响应返回给App,但是本专利技术加载完成后,Xposed框架会将手机系统的响应数据(RL)临时拦截下来并将给本专利技术手机系统模块处理。地埋位置数据是一个二元组(LA,LO),分别表示纬度和经度,RL=(LA,LO),RLi记作App第i次请求到的真实地理位置数据;ΔRLi表示连续两次(第i次和第i-1次)真实地理位置数据之间的增量,即:ΔRLi=RLi-RLi-1=(LAi-LAi-1,LOi-LOi-1);K是一个整数参数,用于生成伪造地理位置数据。本专利技术上述步骤2伪造地理位置生成包括如下步骤:步骤2-1:如果App是第1次请求地埋位置数据(即RL1),则该点为真实轨迹的起点,通过第三方的地图开发工具包(以下简称“地图SDK”)的定位坐标转换函数,在地图上以RL1为圆心,K为半径的圆周上随机选取一个地理位置点(记作FLinit),最后通过地图SDK的定位纠偏函数将FLinit调整到距离最近的可用街道上,用该点作为RL1对应的伪造轨迹起点,记作FL1;步骤2-2:如果App是第i次请求地理位置数据(即RLi(i≠1)),则计算ΔRLi,然后计算FL′i,计算方法是:FLi′=FLi-1+ΔRLi,最后通过地图SDK的定位纠偏函数将FL′i调整到距离最近的可用街道上,用该点作为对应的伪造轨迹点,记作FLi;步骤3:钩子函数将生成的伪造地理位置数据FLi返回给App。综上所述,仅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Android手机轨迹定位数据的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1:在Android手机中安装Xposed框架并加载钩子函数HookLatLng;/n步骤2:App如果想获得Android设备轨迹,需要向手机系统发出LatLng类对象请求,手机系统会将设备当前真实的地理位置数据(记作RL)作回响应返回给App,Xposed框架将手机系统的响应数据(RL)临时拦截下来并交给钩子函数处理,伪造地理位置生成包括:/n步骤2-1:如果App是第1次请求地埋位置数据(即R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Android手机轨迹定位数据的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Android手机中安装Xposed框架并加载钩子函数HookLatLng;
步骤2:App如果想获得Android设备轨迹,需要向手机系统发出LatLng类对象请求,手机系统会将设备当前真实的地理位置数据(记作RL)作回响应返回给App,Xposed框架将手机系统的响应数据(RL)临时拦截下来并交给钩子函数处理,伪造地理位置生成包括:
步骤2-1:如果App是第1次请求地埋位置数据(即RL1),则该点为真实轨迹的起点,通过第三方的地图开发工具包(以下简称“地图SDK”)的定位坐标转换函数,在地图上以RL1为圆心,K为半径的圆周上随机选取一个地理位置点(记作FLinit),最后通过地图SDK的定位纠偏函数将FLinit调整到距离最近的可用街道上,用该点作为RL1对应的伪造轨迹起点,记作FL1,地埋位置数据是一个二元组(LA,LO),分别表示纬度和经度,
RL=(LA,LO),RLi记作App第i次请求到的真实地理位置数据;
步骤2-2:如果App是第i次请求地理位置数据(即RLi(i≠1)),则计算ΔRLi,然后计算FL′i,计算方法是:F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一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