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再民专利>正文

水暖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965 阅读:2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家庭床上取暖用品,特别涉及一种水暖褥。该水暖褥由水箱、电热器、循环水泵和褥子组成,电热器设置在水箱内,在褥子的上层褥面与下层褥面之间固定耐热水管,其孔径为φ5~φ7mm,耐热水管的进水管口和出水管口分别连通于水箱的出水管和回水管,在出水管上设置循环水泵。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非常方便、安全,保温性能好,另外,结构简单,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家庭床上取暖用品,特别涉及一种水暖褥
技术介绍
目前,床上的取暖用品多为电褥子,利用褥子里的电热丝发热达到取暖目的。这种电褥子取暖虽然利用方便,但安全系数小,具有不安全因素,如易发生火灾事故。另外,电褥子停止工作后,延续保温性能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利用电热器加热传热煤质-水来取暖的水暖褥,使用方便,安全,保温性能好。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水暖褥由水箱、电热器、循环水泵和褥子组成,电热器设置在水箱内,在褥子的上层褥面与下层褥里之间固定耐热水管,其孔径为Φ5~Φ7mm,耐热水管的进水管口和出水管口分别连通于水箱的出水管和回水管,在出水管上设置循环水泵。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利用电热器加热水,使水升温,然后通过循环水泵强制水在水箱与褥子里的耐热水管中循环,以此使水暖褥达到取暖保温目的。本专利技术改变了传统用电热丝加热取暖的方式,利用电热器加热传热媒质-水,使水在褥子里的耐热水管中循环流动并向外传热,以此达到取暖目的。使用非常方便、安全,保温性能好,另外,结构简单,成本低。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五) 具体实施例方式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在水箱15的内壁设有保温层10,水箱15顶部设有本身的进水口13,水箱15采用的容积为2-2.5L,把水箱15的内腔室分为一大一小两个相通的水腔室14、9,电热器11设置在小水腔室9内,出水管7与小水腔室9相通,进水口13与大水室14相通,设置在小水腔室9内的电热器11采用的功率一般为500-800W,水温不高于80℃,在褥子的上层褥面2与下层褥里3之间固定耐热水管1,耐热水管1的孔径为Φ5~Φ7mm,耐热水管1呈栅形分布,耐热水管耐热要求为低于90℃不变形即可,耐热水管1内的循环热水温控制在30-40℃之间,耐热水管1的进水管口4和出水管5分别连通于水箱15的出水管7和回水管12,在出水管7上设置阀门8和循环泵6,循环水泵6的功率为8-12W。权利要求1.一种水暖褥由水箱(15)、电热器(11)、循环水泵(6)和褥子组成,电热器(11)设置在水箱(15)内,其特征是在褥子的上层褥面(2)与下层褥里(3)之间固定耐热水管(1),其孔径为Φ5~Φ7mm,耐热水管(1)的进水管口(4)和出水管口(5)分别连通于水箱的出水管(7)和回水管(12),在出水管上设置循环水泵(6)。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家庭床上取暖用品,特别涉及一种水暖褥。该水暖褥由水箱、电热器、循环水泵和褥子组成,电热器设置在水箱内,在褥子的上层褥面与下层褥面之间固定耐热水管,其孔径为Ф5~Ф7mm,耐热水管的进水管口和出水管口分别连通于水箱的出水管和回水管,在出水管上设置循环水泵。本专利技术使用非常方便、安全,保温性能好,另外,结构简单,成本低。文档编号A47C21/00GK1765264SQ200410036029公开日2006年5月3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28日专利技术者刘再民 申请人:刘再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暖褥由水箱(15)、电热器(11)、循环水泵(6)和褥子组成,电热器(11)设置在水箱(15)内,其特征是:在褥子的上层褥面(2)与下层褥里(3)之间固定耐热水管(1),其孔径为Φ5~Φ7mm,耐热水管(1)的进水管口(4)和出水管口(5)分别连通于水箱的出水管(7)和回水管(12),在出水管上设置循环水泵(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再民
申请(专利权)人:刘再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