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表皮生产系统及应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49445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3 1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表皮生产系统及应用,包括立墙,所述的立墙的一侧底部安装有保温养鱼槽,保温养鱼槽上方的立墙上通过支架安装有玻璃鱼缸;所述的立墙的另一侧从上至下安装有多排栽培槽,相邻两排栽培槽之间的立墙上安装有一排藻类培养槽;栽培槽和藻类培养槽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栽培槽和藻类培养槽的两侧,栽培槽的出水口与下方的藻类培养槽的进水口相连通,藻类培养槽的出水口与下方的栽培槽的进水口相连通,使得水流在栽培槽和藻类培养槽内从上至下单向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建筑表皮生产系统也是一种鱼类菜共生装置,其依照自然理念,设备、操作简单方便,运行维护成本低,单位养殖面积由于立体上下两层因而变得更大,适合低密度养殖。

A production system of building skin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表皮生产系统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领域,涉及建筑表皮,具体涉及一种建筑表皮生产系统及应用。
技术介绍
鱼菜共生(Aquaponics,AP)系统,是一种集鱼类和植物生产于一体的可持续生产绿色食品的准封闭式新型循环系统,也是一类可以用于建筑表皮的生产系统,兼有维持水质、最大限度减少淡水消耗和提供可销售的蔬菜作物的优点,是一种解决目前由于鱼类密集养殖和作物生产而产生的负面环境影响的很有前途的方案。鱼菜共生系统可将养殖鱼类的排泄物、分泌物、饵料饲料残渣等废弃物转化为蔬菜喜好吸收利用的营养盐类,蔬菜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对水体中营养盐类的吸收而净化水质,改良鱼类生长环境的循环利用模式,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现有的鱼菜共生设备,结构复杂、对设备依赖性高、价格昂贵、未能充分的利用上层空间;所以需要一种结构简单、可自我调节、可持续性强、成本低且能更大化利用空间的的鱼菜共生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表皮生产系统及应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鱼菜共生系统,结构复杂,可调节性和可持续性不足,且空间利用率不足,以至于难以应用到建筑表皮中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表皮生产系统,包括立墙,所述的立墙的一侧底部安装有保温养鱼槽,保温养鱼槽上方的立墙上通过支架安装有玻璃鱼缸;保温养鱼槽内安装有第一循环水泵,第一循环水泵通过第一循环管将水循环至玻璃鱼缸,玻璃鱼缸开放的顶部边缘设置有边舌,玻璃鱼缸中的水通过边舌溢流进入下方的保温养鱼槽实现循环;所述的立墙的另一侧从上至下安装有多排栽培槽,相邻两排栽培槽之间的立墙上安装有一排藻类培养槽;栽培槽和藻类培养槽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栽培槽和藻类培养槽的两侧,栽培槽的出水口与下方的藻类培养槽的进水口相连通,藻类培养槽的出水口与下方的栽培槽的进水口相连通,使得水流在栽培槽和藻类培养槽内从上至下单向连通,最底排的栽培槽的出水口与保温养鱼槽相连通靠自重排水,保温养鱼槽内安装有第二循环水泵,第二循环水泵通过第二循环管将水循环至最顶排的栽培槽的入水口。所述的立墙上竖向安装有升降杆,升降杆相邻两排栽培槽之间设置有虹吸管,通过升降杆带动多个虹吸管来调节栽培槽中的液位。所述的藻类培养槽上方的立墙上设置有用于给藻类培养槽补充照明的灯带。所述的栽培槽上设置有开设有种植孔的漂浮板。所述的栽培槽的外壳采用聚氨酯材料制成。所述的栽培槽的体积从上至下逐级增大。所述的第一循环管位于玻璃鱼缸内的端部设置有单向阀。所述的边舌上设置有引流边条。如上所述的建筑表皮生产系统用于生产性有机建筑表皮中的应用。所述的生产性有机建筑表皮包括顶部开放的生产性表皮单元,生产性表皮单元的外壁上从上至下交替排布有多排生产装置和多排新风窗,生产装置和新风窗均与生产性表皮单元相连通;所述的生产性表皮单元用于提升生产性有机建筑表皮内部的自然通风流通速率;所述的生产装置用于动植物有机生产、热能生产和/或电能生产;所述的新风窗用于采集外界的空气。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建筑表皮生产系统也是一种鱼类菜共生装置,其依照自然理念,设备、操作简单方便,运行维护成本低,单位养殖面积由于立体上下两层因而变得更大,适合低密度养殖,可以养殖具有捕食性关系的鱼种,处理水质好,空间利用率高,具有极高立体栽培价值和观赏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建筑表皮生产系统在生产装置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建筑表皮生产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建筑表皮生产系统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生产性有机建筑表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生产性有机建筑表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建筑表皮生产系统用于生产性有机建筑表皮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板式流体冷凝器装配示意图。图中各个标号的含义为:1-生产性表皮单元,2-生产装置,3-新风窗,4-建筑框架柱,5-建筑表皮生产系统,7-板式流体冷凝器;101-内壁,102-外壁,103-拔风腔,104-驳接爪,105-预埋锚固件,201-生产腔,202-控光面,203-底板,204-采光面;20201-全遮光区,20202-半透光区,20203-全透光区;301-窗体,302-伸缩推杆;501-立墙,502-保温养鱼槽,503-支架,504-玻璃鱼缸,505-第一循环水泵,506-第一循环管,507-边舌,508-栽培槽,509-藻类培养槽,510-第二循环水泵,511-第二循环管,512-升降杆,513-虹吸管,514-灯带,515-种植孔,516-漂浮板,517-引流边条;701-流体连接管,702-冷媒管。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解释说明。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中,如无特殊说明,各部件均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已知部件,例如光电生产组件、光热生产组件、伸缩推杆302、升降杆512和虹吸管513等均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已知产品。以下给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遵从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给出一种建筑表皮生产系统,包括立墙501,所述的立墙501的一侧底部安装有保温养鱼槽502,保温养鱼槽502上方的立墙501上通过支架503安装有玻璃鱼缸504;保温养鱼槽502内安装有第一循环水泵505,第一循环水泵505通过第一循环管506将水循环至玻璃鱼缸504,玻璃鱼缸504开放的顶部边缘设置有边舌507,玻璃鱼缸504中的水通过边舌507溢流进入下方的保温养鱼槽501实现循环;所述的立墙501的另一侧从上至下安装有多排栽培槽508,相邻两排栽培槽508之间的立墙501上安装有一排藻类培养槽509;栽培槽508和藻类培养槽509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栽培槽508和藻类培养槽509的两侧,栽培槽508的出水口与下方的藻类培养槽509的进水口相连通,藻类培养槽509的出水口与下方的栽培槽508的进水口相连通,使得水流在栽培槽508和藻类培养槽509内从上至下单向连通,最底排的栽培槽509的出水口与保温养鱼槽502相连通靠自重排水,保温养鱼槽501内安装有第二循环水泵510,第二循环水泵510通过第二循环管511将水循环至最顶排的栽培槽508的入水口。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立墙501上竖向安装有升降杆512,相邻两排栽培槽508之间设置有虹吸管513,通过升降杆512带动多个虹吸管513来调节栽培槽508中的液位。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藻类培养槽509上方的立墙501上设置有用于给藻类培养槽509补充照明的灯带514。作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表皮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立墙(501),所述的立墙(501)的一侧底部安装有保温养鱼槽(502),保温养鱼槽(502)上方的立墙(501)上通过支架(503)安装有玻璃鱼缸(504);保温养鱼槽(502)内安装有第一循环水泵(505),第一循环水泵(505)通过第一循环管(506)将水循环至玻璃鱼缸(504),玻璃鱼缸(504)开放的顶部边缘设置有边舌(507),玻璃鱼缸(504)中的水通过边舌(507)溢流进入下方的保温养鱼槽(501)实现循环;/n所述的立墙(501)的另一侧从上至下安装有多排栽培槽(508),相邻两排栽培槽(508)之间的立墙(501)上安装有一排藻类培养槽(509);栽培槽(508)和藻类培养槽(509)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栽培槽(508)和藻类培养槽(509)的两侧,栽培槽(508)的出水口与下方的藻类培养槽(509)的进水口相连通,藻类培养槽(509)的出水口与下方的栽培槽(508)的进水口相连通,使得水流在栽培槽(508)和藻类培养槽(509)内从上至下单向连通,最底排的栽培槽(509)的出水口与保温养鱼槽(502)相连通靠自重排水,保温养鱼槽(501)内安装有第二循环水泵(510),第二循环水泵(510)通过第二循环管(511)将水循环至最顶排的栽培槽(508)的入水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表皮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立墙(501),所述的立墙(501)的一侧底部安装有保温养鱼槽(502),保温养鱼槽(502)上方的立墙(501)上通过支架(503)安装有玻璃鱼缸(504);保温养鱼槽(502)内安装有第一循环水泵(505),第一循环水泵(505)通过第一循环管(506)将水循环至玻璃鱼缸(504),玻璃鱼缸(504)开放的顶部边缘设置有边舌(507),玻璃鱼缸(504)中的水通过边舌(507)溢流进入下方的保温养鱼槽(501)实现循环;
所述的立墙(501)的另一侧从上至下安装有多排栽培槽(508),相邻两排栽培槽(508)之间的立墙(501)上安装有一排藻类培养槽(509);栽培槽(508)和藻类培养槽(509)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栽培槽(508)和藻类培养槽(509)的两侧,栽培槽(508)的出水口与下方的藻类培养槽(509)的进水口相连通,藻类培养槽(509)的出水口与下方的栽培槽(508)的进水口相连通,使得水流在栽培槽(508)和藻类培养槽(509)内从上至下单向连通,最底排的栽培槽(509)的出水口与保温养鱼槽(502)相连通靠自重排水,保温养鱼槽(501)内安装有第二循环水泵(510),第二循环水泵(510)通过第二循环管(511)将水循环至最顶排的栽培槽(508)的入水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表皮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墙(501)上竖向安装有升降杆(512),相邻两排栽培槽(508)之间设置有虹吸管(513),通过升降杆(512)带动多个虹吸管(513)来调节栽培槽(508)中的液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张柯新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