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表随动仿形田间秸秆捡拾粉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9441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3 1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表随动仿形田间秸秆捡拾粉碎装置,其包括水平设置在机架上的主轴、设置在主轴上的多数量可伸缩的秸秆粉碎组件,以及分别配置在秸秆粉碎组件前方并控制其伸缩的粉碎半径调控组件;各秸秆粉碎组件相互独立,可根据任意地表形状进行实时自动仿形,仿形效果不会因地表横向起伏或拖拉机倾斜而发生改变,能够适应各种种植模式,前茬秸秆捡拾粉碎无遗漏且不会切入土壤。

A kind of straw picking and crushing device in the field of surface following profi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表随动仿形田间秸秆捡拾粉碎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地表随动仿形田间秸秆捡拾粉碎装置。
技术介绍
清理前茬作物秸秆是下茬作物顺畅播种的前提条件,在众多秸秆处理方法中,秸秆还田肥料化利用现已成为秸秆资源化利用的主要途径。秸秆捡拾粉碎机能够高效实现田间秸秆的捡拾和粉碎,与播种机匹配使用可一并完成秸秆清理与下茬播种,应用前景广阔,但田间地表往往不是一个平面,秸秆捡拾粉碎机在凹凸不平的田块作业时会出现两类问题,一是粉碎不到凹陷处的秸秆,残留的秸秆影响下茬作物顺畅播种,二是打到凸起处的土壤,使秸秆捡拾粉碎刀磨损,且功耗增大。采用仿形限深方法可提升秸秆捡拾粉碎的完成度,现有技术普遍采用前后地轮的配置进行仿形限深,这种配置存在以下局限性,一是只能适应机具前进方向的地表起伏,无法适应垂直于前进方向的地表形状波动,仿形效果有限,二是当拖拉机一侧压在沟槽内发生倾斜时,秸秆捡拾粉碎机也会发生倾斜,从而影响捡拾粉碎效果,三是无法适应垄作作物收获后的秸秆清理。上述问题影响了多熟制地区下茬作物的播种质量,播种开沟器挂秸拥堵,种子播在秸秆上无法出苗等问题广泛存在,本领域希望能有克服上述不足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地表随动仿形田间秸秆捡拾粉碎装置,该装置利用可伸缩变径的秸秆粉碎组件以及相应的粉碎半径调控组件,实现了自动无级调节捡拾粉碎刀的长度,从而实现田间秸秆全量清理,且不会切入土壤。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地表随动仿形田间秸秆捡拾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在机架上的主轴、设置在主轴上的多数量可伸缩的秸秆粉碎组件,以及分别配置在秸秆粉碎组件前方并控制其伸缩的粉碎半径调控组件;每个秸秆粉碎组件包括:间隔分布的两组导向杆,每组导向杆包括三个或多个沿主轴的环向均匀分布、轴线沿所述主轴的径向设置且与所述主轴固定连接的导向杆;套置在导向杆上且可沿导向杆轴线方向移动的秸秆粉碎刀;秸秆粉碎刀的尾部开设有用于容纳导向杆的孔腔,其头部设置有粉碎刀头,其朝向另一组导向杆的侧面设置有两个相对的转动孔A;套设在主轴上且位于两组导向杆之间的滑转环单元,滑转环单元包括活动套设在主轴上的动环以及套设在动环上的定环;动环与导向杆相邻的一侧开设有与该组导向杆的数目相同的转动孔B,转动孔B通过杆件A与对应的秸秆粉碎刀的转动孔A连接;定环上开设有转动孔C;所述粉碎半径调控组件包括仿形轮、摇臂、支臂以及杆件B;摇臂后倾设置,且顶端与机架转动连接;仿形轮安装在摇臂的底端;摇臂的中部与支臂的前端转动连接,支臂的后端与两个杆件B的前端转动连接;杆件B的后端分别与两个定环上的转动孔C转动连接。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秸秆粉碎刀包括支座,所述孔腔开设在所述支座的尾部,所述粉碎刀头通过一个与主轴平行的转轴与所述支座的头部转动连接。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每个所述摇臂的底端设置有两个仿形轮,所述仿形轮设置在所述摇臂的底端两侧;所述摇臂的底端设置有分秸刀。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主轴通过变速箱与动力装置传动连接,所述主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上,所述主轴的轴线与地表随动仿形田间秸秆捡拾粉碎装置的前进方向垂直;所述机架的后部设置有地轮。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罩壳,所述罩壳位于所述主轴的上方,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三角架。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各秸秆粉碎组件相互独立,可根据任意地表形状进行实时自动仿形,仿形效果不会因地表横向起伏或拖拉机倾斜而发生改变,能够适应各种种植模式,前茬秸秆捡拾粉碎无遗漏且不会切入土壤;(2)本专利技术将地表上下起伏的情况转换为仿形轮的单自由度移动,再通过6组杆件进行单自由度的空间传递,实现秸秆捡拾粉碎刀的伸缩运动,结构紧凑、传动效果高;(3)采用纯机械结构在秸秆粉碎组件前进行地表形状检测,不依靠传感器和控制器等自动控制元器件进行地表仿形,精度更高,无延迟,制造成本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地表随动仿形田间秸秆捡拾粉碎装置的侧视图;图2为秸秆粉碎组件安装在主轴上的示意图;图3为单个秸秆粉碎组件以及粉碎半径调控组件的立体视图;图4为单个秸秆粉碎组件的俯视图;图5为单个秸秆粉碎组件的爆炸图;图6为滑转环单元的爆炸图。其中,附图标记为:主轴1,秸秆粉碎组件2,导向杆21,秸秆粉碎刀22,支座221,粉碎刀头222,孔腔223,转动孔A224,滑转环单元23,动环231,定环232,杆件A233,转动孔B234,转动孔C235,粉碎半径调控组件3,仿形轮31,摇臂32,支臂33,杆件B34,分秸刀35,机架4,地轮41,三角架42,变速箱43,罩壳44。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专利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专利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为了彻底理解本专利技术,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步骤以及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包括一种地表随动仿形田间秸秆捡拾粉碎装置,其包括:主轴1、多个可伸缩的秸秆粉碎组件2、与秸秆粉碎组件2一一对应的粉碎半径调控组件3。主轴1沿水平方向设置,其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4上。各秸秆粉碎组件2间隔设置在主轴1上,并与其前方的粉碎半径调控组件3传动连接,以便粉碎半径调控组件3根据地表的起伏调节其直径。各秸秆粉碎组件2的直径可无极调节,且调节过程相互独立,可根据任意地表形状进行实时自动仿形,仿形效果不会因地表横向起伏或拖拉机倾斜而发生改变,能够适应各种种植模式,前茬秸秆捡拾粉碎无遗漏且不会切入土壤。如图1、3所示,每个秸秆粉碎组件2包括:两组导向杆21、秸秆粉碎刀22、以及滑转环单元23。具体的,两组导向杆21间隔分布。每组导向杆21包括三个导向杆21,三个导向杆21沿主轴1的环向均匀分布、并轴线沿所述主轴1的径向设置。导向杆21的一端与主轴1固定连接。如图4、5所示,每个导向杆21上套设有一个秸秆粉碎刀22。秸秆粉碎刀22包括支座221以及粉碎刀头222。粉碎刀头222通过一个转轴与支座221的头部旋转连接,该转轴与主轴1的轴线方向平行。秸秆粉碎刀22可沿导向杆21的轴线方向移动。在主轴1旋转过程中,通过控制秸秆粉碎刀22沿导向杆21的轴线方向运动,即可实现对秸秆粉碎组件2的直径进行调节。秸秆粉碎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表随动仿形田间秸秆捡拾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n包括水平设置在机架(4)上的主轴(1)、设置在主轴(1)上的多数量可伸缩的秸秆粉碎组件(2),以及分别配置在秸秆粉碎组件(2)前方并控制其伸缩的粉碎半径调控组件(3);/n每个秸秆粉碎组件(2)包括:/n间隔分布的两组导向杆(21),每组导向杆(21)包括三个或多个沿主轴(1)的环向均匀分布、轴线沿所述主轴(1)的径向设置且与所述主轴(1)固定连接的导向杆(21);/n套置在导向杆(21)上且可沿导向杆(21)轴线方向移动的秸秆粉碎刀(22);秸秆粉碎刀(22)的尾部开设有用于容纳导向杆(21)的孔腔(223),其头部设置有粉碎刀头(222),其朝向另一组导向杆(21)的侧面设置有两个相对的转动孔A(224);/n套设在主轴(1)上且位于两组导向杆(21)之间的滑转环单元(23),滑转环单元(23)包括活动套设在主轴(1)上的动环(231)以及套设在动环(231)上的定环(232);动环(231)与导向杆(21)相邻的一侧开设有与该组导向杆(21)的数目相同的转动孔B(234),转动孔B(234)通过杆件A(233)与对应的秸秆粉碎刀(22)的转动孔A(224)连接;定环(232)上开设有转动孔C(235);/n所述粉碎半径调控组件(3)包括仿形轮(31)、摇臂(32)、支臂(33)以及杆件B(34);摇臂(32)后倾设置,且顶端与机架(4)转动连接;仿形轮(31)安装在摇臂(32)的底端;摇臂(32)的中部与支臂(33)的前端转动连接,支臂(33)的后端与两个杆件B(34)的前端转动连接;两个杆件B(34)的后端分别与两个定环(232)上的转动孔C(235)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表随动仿形田间秸秆捡拾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水平设置在机架(4)上的主轴(1)、设置在主轴(1)上的多数量可伸缩的秸秆粉碎组件(2),以及分别配置在秸秆粉碎组件(2)前方并控制其伸缩的粉碎半径调控组件(3);
每个秸秆粉碎组件(2)包括:
间隔分布的两组导向杆(21),每组导向杆(21)包括三个或多个沿主轴(1)的环向均匀分布、轴线沿所述主轴(1)的径向设置且与所述主轴(1)固定连接的导向杆(21);
套置在导向杆(21)上且可沿导向杆(21)轴线方向移动的秸秆粉碎刀(22);秸秆粉碎刀(22)的尾部开设有用于容纳导向杆(21)的孔腔(223),其头部设置有粉碎刀头(222),其朝向另一组导向杆(21)的侧面设置有两个相对的转动孔A(224);
套设在主轴(1)上且位于两组导向杆(21)之间的滑转环单元(23),滑转环单元(23)包括活动套设在主轴(1)上的动环(231)以及套设在动环(231)上的定环(232);动环(231)与导向杆(21)相邻的一侧开设有与该组导向杆(21)的数目相同的转动孔B(234),转动孔B(234)通过杆件A(233)与对应的秸秆粉碎刀(22)的转动孔A(224)连接;定环(232)上开设有转动孔C(235);
所述粉碎半径调控组件(3)包括仿形轮(31)、摇臂(32)、支臂(33)以及杆件B(34);摇臂(32)后倾设置,且顶端与机架(4)转动连接;仿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弘博胡志超顾峰玮吴峰张延化陈有庆
申请(专利权)人: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