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的保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9437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3 11:40
一种电缆的保持结构,其具备:电缆(11),其形成为从护套(14)的端部导出电线(13A~13D);第1保持件(52A),其具备第1夹持部(60);第2保持件(52B),其具备第2夹持部(65),第2夹持部(65)在与第1夹持部(60)之间夹持电缆(11);橡胶栓(15),橡胶栓(15)具有在橡胶栓(15)外嵌于护套(14)的端部的状态下供电线(13A~13D)分别贯通的多个贯穿孔(22),并且橡胶栓(15)被第1保持件(52A)以及第2保持件(52B)保持;以及捆束部件(90),其卷绕于第1夹持部(60)和第2夹持部(65)的外侧。

Cable retention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缆的保持结构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缆的保持结构。以往,作为多芯电缆的末端部的防水结构,已知有日本特开2003-17476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述的防水结构。该防水结构形成为在多根电线被引出的多芯电缆的护套的前端安装有筒体,在该筒体内填充有硅树脂系粘合剂等密封材料。在上述多芯电缆中,首先,将喷嘴的前端插入护套与筒体之间的间隙,在从喷嘴的前端注入密封剂之后,将喷嘴的前端插入多根电线之间,从该喷嘴的前端将密封材料注入于多根电线的彼此之间。由此,电线与护套之间以及多根电线的彼此之间被密封。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7471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上述构成中存在在填充密封材料的工序中花费时间等问题。在此,作为假定的技术,可以考虑采用如下结构:在多芯电缆的护套的端部外嵌橡胶栓,在橡胶栓形成有供多根电线插通的插通孔。但是,根据上述构成,为了用外嵌于护套的端部的橡胶栓来保持各电线的防水性,需要抑制护套与多根电线的错位。这是因为若护套和多根电线发生错位,则有可能导致形成于橡胶栓的各插通孔与多根电线中的各个电线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偏离。本说明书所记载的技术是基于上述事情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电线与护套之间的错位被抑制的状态下,对电线和护套进行保持。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说明书所记载的技术是一种电缆的保持结构,其具备:电缆,其形成为多根电线被护套包围,并且从所述护套的端部导出所述多根电线;第1保持件,其具备第1夹持部,所述第1夹持部在与第2夹持部之间夹持所述电缆;第2保持件,其具备所述第2夹持部,在所述第2保持件被组装于所述第1保持件的状态下,所述第2夹持部在与所述第1夹持部之间夹持所述电缆;橡胶栓,所述橡胶栓具有在所述橡胶栓外嵌于所述护套的所述端部的状态下供所述多根电线分别贯通的多个贯穿孔,并且所述橡胶栓被所述第1保持件以及所述第2保持件保持;以及捆束部件,在所述电缆被夹持于所述第1夹持部与所述第2夹持部之间的状态下,所述捆束部件卷绕于所述第1夹持部和所述第2夹持部的外侧。根据上述构成,通过在第1夹持部与第2夹持部之间夹持电缆,从而从第1夹持部和第2夹持部对电缆施加夹紧护套的方向的力。由此,因为护套的内周面与电线的外表面密合,所以能抑制护套与电线的错位。接着,在电缆被夹持于第1夹持部与第2夹持部之间的状态下,通过卷绕于第1夹持部和第2夹持部的外侧的捆束部件,从而使得第1夹持部以及第2夹持部受到缩径方向的力。由此,对护套施加向护套的径向内侧缩径的方向的力。其结果,因为护套的内周面与电线的外表面密合,所以护套与电线被确实地固定。上述结果,因为护套与多根电线的错位被抑制,所以形成于橡胶栓的多个贯穿孔与多根电线的错位也被抑制。另一方面,因为橡胶栓外嵌于护套的端部,所以橡胶栓与护套的错位被抑制。上述结果,因为橡胶栓、护套以及多根电线之间的相对错位被抑制,所以能通过橡胶栓对多根电线进行确实地密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优选以下方式。优选为在所述第1保持件以及所述第2保持件的一方形成有锁定部,在所述第1保持件以及所述第2保持件的另一方形成有被锁定部,所述被锁定部与所述锁定部弹性地卡合,所述第1保持件具有第1连结部,所述第1连结部将所述锁定部以及所述被锁定部的一方和所述第1夹持部连结,所述第2保持件具有第2连结部,所述第2连结部将所述锁定部以及所述被锁定部的另一方和所述第2夹持部连结。根据上述构成,若锁定部与被锁定部弹性地卡合,则在锁定部与被锁定部之间彼此接近的方向的力被施加。该力从锁定部以及被锁定部的一方借由第1连结部向第1夹持部传递,并且从锁定部以及被锁定部的另一方借由第2连结部向第2夹持部传递。由此,因为能对夹持于第1夹持部与第2夹持部之间的电缆进行确实地夹持,所以能确实地抑制护套与电线的错位。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能适宜地适用于如下构成:所述第1夹持部从所述第1连结部的端部沿所述电缆以悬臂状延伸,所述第2夹持部从所述第2连结部的端部沿所述电缆以悬臂状延伸。根据上述构成,当用第1夹持部和第2夹持部从外侧夹紧护套时,第1夹持部的自由端和第2夹持部的自由端因来自护套的推斥力而有点向电缆的径向外侧浮起。在该状态下,通过用捆束部件紧固从护套有点浮起的部分,从而能确实地使第1夹持部的自由端和第2夹持部的自由端向护套的径向内侧缩径。此时,第1夹持部与第1连结部的边界部分成为支点,杠杆原理起作用,从而能更牢固地支承护套。同样,第2夹持部与第2连结部的边界部分也成为支点,杠杆原理起作用,从而能更牢固地支承护套。优选为具备盖子,在所述盖子外嵌于所述橡胶栓的状态下,所述盖子向内侧按压所述橡胶栓,在所述盖子形成有被卡止部,在所述电缆被所述第1夹持部和所述第2夹持部夹持的状态下,所述被卡止部与形成于所述第1保持件以及所述第2保持件的双方或者一方的卡止部卡合。根据上述构成,护套被第1夹持部和第2夹持部保持,并且盖子被卡止槽和卡止突起保持。由此,护套与盖子的相对位置被确实地保持。由此,通过盖子,从而使得橡胶栓被确实地按压于护套以及电线。其结果,能确实地对电缆的电线的分支部分进行密封。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说明书所记载的技术,在电线与护套之间的错位被抑制的状态下,能对电线和护套进行保持。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缆的保持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电缆的保持结构的侧视图。图3是示出电缆的保持结构的俯视图。图4是示出沿图3的IV-IV线的剖视图。图5是示出沿图3的V-V线的剖视图。图6是示出第1保持件的立体图。图7是示出处于将安装有盖子的电缆载置于第1保持件的状态的俯视图。图8是示出处于将安装有盖子的电缆载置于第1保持件的状态的立体图。图9是示出捆束部件的立体图。图10是示出处于在将安装有盖子的电缆载置于第1保持件之后,将第2保持件组装于第1保持件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1是示出沿图10的X-X线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参照图1至图11对将本说明书所记载的技术适用于电缆11的保持结构12的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例如能在搭载于车辆(未图示)的、电气停车制动用的线束中使用。如图1所示,保持结构12具备电缆11以及保持电缆11的保持件52。在以下的说明中,以图2的上方为上方,以图2的下方为下方。另外,上述方向是为了方便说明而使用的方向,保持结构12能相对于车辆以任意的姿势配置。在电缆11的护套14的端部14A外嵌有橡胶栓15。在该橡胶栓15外嵌有盖子17。电缆11和盖子17被保持件52保持。(电缆11)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缆11构成为多根电线13A、13B、13C、13D(本实施方式为4个)被绝缘性的合成树脂制的护套14包围。电线13A、13B、13C、13D构成为金属制的芯线(未图示)的外周被合成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的保持结构,其具备:/n电缆,其形成为多根电线被护套包围,并且从所述护套的端部导出所述多根电线;/n第1保持件,其具备第1夹持部,所述第1夹持部在与第2夹持部之间夹持所述电缆;/n第2保持件,其具备所述第2夹持部,在所述第2保持件被组装于所述第1保持件的状态下,所述第2夹持部在与所述第1夹持部之间夹持所述电缆;/n橡胶栓,所述橡胶栓具有在所述橡胶栓外嵌于所述护套的所述端部的状态下供所述多根电线分别贯通的多个贯穿孔,并且所述橡胶栓被所述第1保持件以及所述第2保持件保持;以及/n捆束部件,在所述电缆被夹持于所述第1夹持部与所述第2夹持部之间的状态下,所述捆束部件卷绕于所述第1夹持部和所述第2夹持部的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1222 JP 2015-2496331.一种电缆的保持结构,其具备:
电缆,其形成为多根电线被护套包围,并且从所述护套的端部导出所述多根电线;
第1保持件,其具备第1夹持部,所述第1夹持部在与第2夹持部之间夹持所述电缆;
第2保持件,其具备所述第2夹持部,在所述第2保持件被组装于所述第1保持件的状态下,所述第2夹持部在与所述第1夹持部之间夹持所述电缆;
橡胶栓,所述橡胶栓具有在所述橡胶栓外嵌于所述护套的所述端部的状态下供所述多根电线分别贯通的多个贯穿孔,并且所述橡胶栓被所述第1保持件以及所述第2保持件保持;以及
捆束部件,在所述电缆被夹持于所述第1夹持部与所述第2夹持部之间的状态下,所述捆束部件卷绕于所述第1夹持部和所述第2夹持部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的保持结构,其中,
在所述第1保持件以及所述第2保持件的一方形成有锁定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森洋和贞广佳典服部英树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