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端盖结构及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94015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端盖结构及电机,端盖结构包括:端盖本体,适于与机壳配合安装,其内部开设有储水腔,所述储水腔通过进水孔与电机的待排水腔连通,以将所述待排水腔内的水引流至所述储水腔内储存,将电机内的积水及时导出,防止电机进水短路。端盖本体内的储水腔以及储水腔内的积水可以对电机噪音的传递形成隔断和吸收的效果,有效降低电机噪音,同时由于水比热大,储水腔内存储的水可有效吸收端盖轴承室的热量,对电机进行冷却,从而使得电机运行更加稳定。

Motor end cover structure and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端盖结构及电机
本技术涉及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电机端盖结构及电机。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通常安装在车身的底部,电机内的零部件通过端盖和机壳密封在电机内部,电机的引出线束主要集中在电机后端盖处,电机端盖通过油封进行密封。在汽车运行时,电机温度会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在电机内部容易产生冷凝水,例如在后端盖接线盒内,产生的冷凝水如不及时处理会导致线路短路,造成电机烧毁。同时汽车运行环境复杂,电机常常工作在潮湿天气、路面积水等恶劣工况下,使得电机密封性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外部积水经轴端进入电机内部,影响电机寿命,甚至造成电机烧毁。因此如何提升电机的防水等级是新能源汽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为提高现有电机的防水性能,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端盖结构以及具有该端盖结构的电机、动力总成和汽车。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端盖结构,包括:端盖本体,适于与机壳配合安装,其内部开设有储水腔,所述储水腔通过进水孔与电机的待排水腔连通,以将所述待排水腔内的水引流至所述储水腔内储存。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储水腔为环绕所述端盖本体轴线开设的扇环型空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端盖本体的径向上,所述储水腔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进水孔的高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储水腔远离所述进水孔的底部开设有可开闭的排水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电机端盖结构,还包括:进水流道,开设于所述端盖本体内,其一端连通所述储水腔,另一端连通所述进水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储水腔与所述进水孔之间设有止回结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端盖本体径向一端设有接线盒,所述进水孔连通于所述接线盒内且与所述接线盒底部平齐,所述储水腔设于所述端盖本体远离所述接线盒的一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水流道与所述进水口的连接处具有拐角结构,以形成所述止回结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端盖本体轴向上,所述进水孔位于所述接线盒与所述端盖本体侧壁相连接的位置,所述进水孔垂直于所述接线盒的底壁,所述进水流道为与所述端盖本体同心的圆弧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端盖本体轴向的一侧中部设有用于安装轴承的轴承室,所述进水孔连通于所述轴承室径向底部,且位于所述轴承室与所述端盖本体侧壁相连接的位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端盖本体轴向上,所述进水流道与所述储水腔连接处具有拐角结构,以形成所述止回结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端盖本体的端面设有若干加强筋。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机壳;上述的电机端盖结构;以及设于所述机壳内的定子和转子总成。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力总成,包括上述的电机。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动力总成。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的电机端盖结构,包括端盖本体,端盖本体与电机机壳配合安装,其内部开设有储水腔,储水腔具有进水孔,进水孔与电机内的待排水腔连通,从而电机待排水腔内的积水通过进水孔引流至储水腔内存储,将电机内的积水及时导出,防止电机进水短路。端盖本体内的储水腔以及储水腔内的积水可以对电机噪音的传递形成隔断和吸收的效果,有效降低电机噪音,同时由于水比热大,储水腔内存储的水可有效吸收端盖轴承室的热量,对电机进行冷却,从而使得电机运行更加稳定。2)本技术提供的电机端盖结构,储水腔为环绕端盖本体轴线开设的扇环型空腔。由于电机在工作时,端盖轴孔处产生较大热量,在高温环境下,端盖轴孔处密封性会受到影响,导致轴孔位置容易进水,因此储水腔内的水对端盖轴孔处进行冷却,降低轴孔位置温度,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并且扇环型的储水腔横截面积更大,冷却和降噪效果更好。3)本技术提供的电机端盖结构,在端盖本体的径向上,储水腔的高度小于或等于进水孔的高度,防止储水腔内的水倒流回电机内,储水腔远离进水孔的底部开设有可开闭的排水孔,当储水腔内水过多时,可通过排水孔将积水排出。4)本技术提供的电机端盖结构,储水腔与进水孔之间设有止回结构,止回结构对储水腔内的水产生的水蒸气进行冷凝回流,避免储水腔内的积水进入电机内部。5)本技术提供的电机端盖结构,端盖本体径向一端设有接线盒,进水孔连通于接线盒内且与接线盒底部平齐,储水腔设于端盖本体远离接线盒的一侧,从而对接线盒内的积水进行导出,避免线路受潮短路。6)本技术提供的电机端盖结构,端盖本体轴向的一侧中部设有用于安装轴承的轴承室,进水孔连通于轴承室径向底部,且位于轴承室与端盖本体侧壁相连接的位置,从而对端盖轴孔位置进行排水,经轴孔进入的外部积水在端盖位置进行排出,避免了积水进入电机内部,提高电机防水能力。7)本技术提供的电机端盖结构,端盖本体的端面设有若干加强筋,在内部设置储水腔的基础上,外端面设置加强筋,从而提高端盖的强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端盖结构的主视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端盖结构的剖视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端盖结构的主视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端盖结构的剖视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端盖结构的侧视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0-端盖本体;11-加强筋;20-接线盒;31-储水腔;32-进水流道;33-进水孔;34-排水孔;40-轴承室。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本技术提供的端盖结构,可用于与机壳配合,从而对机壳进行轴端密封和排水。例如对于电机而言,端盖与电机机壳通过止口密封配合,止口结构采用现有技术即可,在此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的驱动电机包括机壳、前端盖、后端盖、以及设置在机壳内的定子和转子总成,电机进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电机外部积水渗透进入电机内部,二是电机在工作时温度变化产生的内部冷凝水。对于汽车驱动电机,电机的线束主要集中在后端盖的接线盒处,接线盒由于线束引线孔较多,密封性能受限,因此外部积水容易进入接线盒内,同时由于电机工作时温度变化较大,接线盒内也容易产生冷凝水,这些积水长期存在接线盒内会导致线束短路。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端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端盖本体(10),适于与机壳配合安装,其内部开设有储水腔(31),所述储水腔(31)通过进水孔(33)与电机的待排水腔连通,以将所述待排水腔内的水引流至所述储水腔(31)内储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端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端盖本体(10),适于与机壳配合安装,其内部开设有储水腔(31),所述储水腔(31)通过进水孔(33)与电机的待排水腔连通,以将所述待排水腔内的水引流至所述储水腔(31)内储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端盖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水腔(31)为环绕所述端盖本体(10)轴线开设的扇环型空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端盖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端盖本体(10)的径向上,所述储水腔(31)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进水孔(33)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端盖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水腔(31)远离所述进水孔(33)的底部开设有可开闭的排水孔(34)。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机端盖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进水流道(32),开设于所述端盖本体(10)内,其一端连通所述储水腔(31),另一端连通所述进水孔(3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端盖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水腔(31)与所述进水孔(33)之间设有止回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端盖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盖本体(10)径向一端设有接线盒(20),所述进水孔(33)连通于所述接线盒(20)内且与所述接线盒(20)底部平齐,所述储水腔(31)设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彬姜月明李忠雨贾金信郭长光汪汉新王泽业张琦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