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管封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9165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管封堵装置,该装置包括:抽油泵、分别与抽油泵连接的抽油杆及中心管、分别与抽油杆连接的抽油杆接头及套设打捞矛的支撑杆、销块、阀体、阀芯及与阀芯连接的压帽。销块设置在中心管开设的通槽上,在采油作业时被阀芯及中心管通槽上方的压帽固定;紧邻中心管的打捞接头外表面设有凹槽,销块部分的适配卡合在凹槽内;中心管及阀体分别与上接头连接;阀体及与底堵连接的外管分别与下接头连接;内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中心管与抽油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抽油泵起出时,打捞矛卡在打捞接头的凹槽内,打捞接头上行同时通过销块带动阀芯上行,关闭阀体与内管及外管形成的环形连通空间,有效实现油管内封堵,操作简单可靠。

Tubing plugg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管封堵装置
本技术涉及油气田井下工具
,尤其涉及油管封堵装置。
技术介绍
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随着稠油油藏多元转换开采方式的出现,蒸汽驱等开采技术得到大规模的应用。在蒸汽驱开采技术过程中及后期,需要进行管柱更换作业。然而蒸汽驱注汽井温度一般在260℃左右,蒸汽驱生产井井底温度一般在200℃左右,因此给管柱更换作业带来极大难度。采用常规的压井方式进行更换管柱作业时,压井液会破坏井下已有温场,热能消耗较大,极大降低了蒸汽驱技术的效果。采取不压井作业则可保护井下温场,进而节约能源,防止冷伤害对蒸汽驱技术效果造成的影响。因此,稠油井一般采用蒸汽驱井组的不压井作业技术。在不压井作业中,现有技术多采用管内堵塞器来密封油管。管内堵塞器一般有密封组件,使用液压或者钢丝绳坐封。但是,现有的管内堵塞器一方面坐封位置不固定,挡起管柱时有可能需要二次或者三次堵塞,密封失效的情况较多,导致封堵效果差影响施工效率;另一方面,密封失效同样会导致溢流、井喷等事故的发生,导致安全性较差。因此,现有的利用管内堵塞器密封油管存在封堵效果差、安全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油管封堵装置,用以提高封堵效果和封堵安全性,该油管封堵装置包括:抽油泵、分别与抽油泵连接的抽油杆及中心管、分别与抽油杆及套设打捞矛的支撑杆连接的抽油杆接头、销块、阀体、阀芯及与阀芯连接的压帽;销块设置在中心管开设的通槽上,在采油作业时被阀芯及中心管通槽上方的压帽固定;紧邻中心管的打捞接头外表面设有凹槽,销块部分的适配卡合在凹槽内;中心管及阀体分别与上接头连接;阀体及与底堵连接的外管分别与下接头连接;内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中心管与抽油泵;当抽油泵起出时,打捞矛卡在打捞接头的凹槽内,打捞接头上行同时通过销块带动阀芯上行,关闭阀体与内管及外管形成的环形连通空间。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油管封堵装置,还包括:第一耐高温密封圈,设置在上接头和中心管之间;和/或至少一个第二耐高温密封圈,设置在中心管和打捞接头之间;和/或至少一个第三耐高温密封圈,设置在阀芯与中心管之间;和/或至少一个第四耐高温密封圈,设置在中心管与下接头之间。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油管封堵装置,还包括:防砂装置,设置在油管封堵装置的进液口处,用于防止砂砾进入抽油泵。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防砂装置包括:不锈钢网和钢丝,钢丝紧密缠绕在不锈钢网上形成绕丝筛管结构。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油管封堵装置进液口的内表面设有凹槽和倒角。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抽油杆及中心管分别与抽油泵连接包括:抽油泵与抽油杆右端螺纹连接;和/或中心管通过内部的管螺纹与抽油泵螺纹连接。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抽油杆及支撑杆分别与抽油杆接头连接,包括:抽油杆与抽油杆接头螺纹连接;和/或支撑杆左端与抽油杆接头螺纹连接。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中心管及阀体分别与上接头连接,包括:上接头内螺纹与中心管左端螺纹连接;和/或上接头外螺纹与阀体螺纹连接。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外管与底堵连接包括:外管的右端与底堵通过管螺纹连接。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阀体及外管分别与下接头连接,包括:阀体的右端与下接头的左端螺纹连接;和/或外管的左端与下接头的右端螺纹连接。本技术实施例中,油管封堵装置包括抽油泵、分别与抽油泵连接的抽油杆及中心管、分别与抽油杆及套设打捞矛的支撑杆连接的抽油杆接头、销块、阀体、阀芯及与阀芯连接的压帽。销块设置在中心管开设的通槽上,在采油作业时被阀芯及中心管通槽上方的压帽固定;紧邻中心管的打捞接头外表面设有凹槽,销块部分的适配卡合在凹槽内;中心管及阀体分别与上接头连接;阀体及与底堵连接的外管分别与下接头连接;内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中心管与抽油泵。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当抽油泵起出时,打捞矛卡在打捞接头的凹槽内,打捞接头上行同时通过销块带动阀芯上行,关闭阀体与内管及外管形成的环形连通空间,可以有效实现油管封堵装置油管内封堵,操作简单可靠。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油管封堵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油管封堵装置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油管封堵装置的又一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油管封堵装置的再一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油管封堵装置中防砂装置24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针对现有技术中利用管内堵塞器密封油管存在封堵效果差、安全性差,不能有效实现实现密封的缺陷,本技术的申请人提出了一种油管封堵装置,在抽油泵起出时,打捞矛卡在打捞接头的凹槽内,打捞接头上行同时通过销块带动阀芯上行,关闭阀体与内管及外管形成的环形连通空间,达到了安全、简单可靠、有效实现封堵的目的。图1至图4分别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油管封堵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为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技术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如图1至图4所示(其中,依序按照图1至图4图示方向可拼接为整体的油管封堵装置),油管封堵装置,包括:抽油泵1、分别与抽油泵1连接的抽油杆2及中心管3、分别与抽油杆2及套设打捞矛4的支撑杆5连接的抽油杆接头6、销块7、阀体8、阀芯9及与阀芯9连接的压帽10;销块7设置在中心管3开设的通槽11上,在采油作业时被阀芯9及中心管3通槽11上方的压帽10固定;紧邻中心管3的打捞接头12外表面设有凹槽13,销块7部分的适配卡合在凹槽13内;中心管3及阀体8分别与上接头14连接;阀体8及与底堵15连接的外管16分别与下接头17连接;内管18的两端分别连接中心管3与抽油泵1。当抽油泵1起出时,打捞矛4卡在打捞接头12的凹槽13内,打捞接头12上行同时通过销块7带动阀芯9上行,关闭阀体8与内管18及外管16形成的环形连通空间。该方式阻止了流体进入,完成封堵工作,实现了在不压井不放喷作业时对管内的流体(气体或者液体)的封堵,防止井下的高温气体或者液体从管柱内发生溢流、井喷的事故。在采油作业时,流体通过进液口23处阀体8的孔道进入阀芯9的孔道,阀芯9的孔道与内管18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管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抽油泵、分别与抽油泵连接的抽油杆及中心管、分别与抽油杆及套设打捞矛的支撑杆连接的抽油杆接头、销块、阀体、阀芯及与阀芯连接的压帽;/n销块设置在中心管开设的通槽上,在采油作业时被阀芯及中心管通槽上方的压帽固定;紧邻中心管的打捞接头外表面设有凹槽,销块部分的适配卡合在凹槽内;中心管及阀体分别与上接头连接;阀体及与底堵连接的外管分别与下接头连接;内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中心管与抽油泵;/n当抽油泵起出时,打捞矛卡在打捞接头的凹槽内,打捞接头上行同时通过销块带动阀芯上行,关闭阀体与内管及外管形成的环形连通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管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抽油泵、分别与抽油泵连接的抽油杆及中心管、分别与抽油杆及套设打捞矛的支撑杆连接的抽油杆接头、销块、阀体、阀芯及与阀芯连接的压帽;
销块设置在中心管开设的通槽上,在采油作业时被阀芯及中心管通槽上方的压帽固定;紧邻中心管的打捞接头外表面设有凹槽,销块部分的适配卡合在凹槽内;中心管及阀体分别与上接头连接;阀体及与底堵连接的外管分别与下接头连接;内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中心管与抽油泵;
当抽油泵起出时,打捞矛卡在打捞接头的凹槽内,打捞接头上行同时通过销块带动阀芯上行,关闭阀体与内管及外管形成的环形连通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管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耐高温密封圈,设置在上接头和中心管之间;和/或
至少一个第二耐高温密封圈,设置在中心管和打捞接头之间;和/或
至少一个第三耐高温密封圈,设置在阀芯与中心管之间;和/或
至少一个第四耐高温密封圈,设置在中心管与下接头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管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防砂装置,设置在油管封堵装置的进液口处,用于防止砂砾进入抽油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管封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斌麻德玉靳庆凯李岩松单祥斌陈亮郭芮彤宋菲菲麻丹肖昌戚勇何正彪欧阳涛徐晓东柏丽娜王建华付文飞邹璐谢剑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