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置式交叉渡线道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9107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6: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浮置式交叉渡线道床,其包括隧道基底、安装在所述隧道基底上且两板端分别与浮置式道床连接的交渡板、多根钢轨和用于承载所述多根钢轨的多列承轨台,所述交渡板与所述隧道基底之间具有间隙,位于每列所述承轨台的两侧中的所述间隙处均设有连接所述交渡板和所述隧道基底的多个隔振器。该浮置式交叉渡线道床通过将交渡板与隧道基底分离开,并通过二者之间布置的所述多个隔振器连接交渡板和隧道基底,以将交渡板浮起一定的间隙,从而保证隔振器可以有效地工作,这样可以形成浮置式道床交渡,以有效减少交渡的振动和降低噪声。

A kind of floating crossing track b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置式交叉渡线道床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浮置式交叉渡线道床。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国产钢弹簧浮置板道床技术的逐步推广,其结构设计不仅能达到要求的减振效果。作为目前等级最高、效果最好的减振措施,钢弹簧浮置板道床被运用在越来越多的地铁线路中。随着地铁线路数目的逐渐增加,换乘车站以及编组站的密度也大幅增加,而这些地方都需要铺设交渡来完成过渡。作为轨道系统最薄弱的环节,列车通过交渡时,本身引起的振动与噪声就比线路其他地段大很多,特别是在减振要求比较高的交渡地段,如果交渡处于人口密集区或其他需要减振的地段,则必须对其采取相应的减振措施,如何解决轨道交通中振动和噪声对环境的破坏和居民生活的影响,成为人们关注地铁建设的焦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浮置式交叉渡线道床,其包括隧道基底、安装在所述隧道基底上且两板端分别与浮置式道床连接的交渡板、多根钢轨和用于承载所述多根钢轨的多列承轨台,所述交渡板与所述隧道基底之间具有间隙,位于每列所述承轨台的两侧中的所述间隙处均设有连接所述交渡板和所述隧道基底的多个隔振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浮置式交叉渡线道床还包括水平限位装置,所述隔振器穿过所述交渡板并通过水平限位装置固定于所述隧道基底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隧道基底的顶面、所述隧道基底两侧的平台面向所述交渡板的一侧铺设有隔离层,以防止所述交渡板浇筑混凝土时与所述隧道基底浇筑为一体。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振器在所述交渡板的板端以及有害空间处的分布密度大于在所述交渡板的其它位置处的分布密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交渡板的两板端分别设有连接装置,用于与浮置式道床进行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交渡板与相邻的浮置式道床之间的缝隙处和/或所述交渡板与所述隧道基底两侧的平台之间的缝隙处均设有密封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交渡板的底部位于相邻的两条钢轨之间设有中心排水沟,所述交渡板位于所述中心排水沟的上方设有观察筒,以观察所述中心排水沟的情况。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浮置式交叉渡线道床还包括在所述交渡板下方且与所述交渡板连接在一起的盖板,用于覆盖所述中心排水沟,所述盖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观察筒对应的通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交渡板的外侧还设置有沿线路方向延伸的侧排水沟。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交渡板的长度为20~40m。(三)有益效果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浮置式交叉渡线道床,通过将交渡板与隧道基底分离开,并通过二者之间布置的多个隔振器连接交渡板和隧道基底,以将交渡板浮起一定的间隙,从而保证隔振器可以有效地工作,这样可以形成浮置式道床交渡,以有效减少交渡的振动和降低噪声。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浮置式交叉渡线道床的俯视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浮置式交叉渡线道床的隔振器安装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浮置式交叉渡线道床的交渡板的内部钢筋布置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浮置式交叉渡线道床的交渡板与相邻道床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其中,1:隧道基底;2:交渡板;21:纵筋;22:箍筋;3:钢轨;4:承轨台;5:间隙;6:隔振器;7:钢轨接缝;8:板端;9:有害空间;10:水平限位器;11:隔离层;12:中心排水沟;13:盖板;14:观察筒;15:密封装置;16:侧排水沟;17:连接装置;18:浮置式道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浮置式交叉渡线道床包括隧道基底1、安装在隧道基底1上且两板端8分别与浮置式道床18连接的交渡板2、多根钢轨3和用于承载所述多根钢轨3的多列承轨台4,其中,钢轨3包括基本轨和尖轨,其共同承受火车车轮的横向水平力,通过设置在相邻的浮置式道床板18上的转辙器连接并进行转换锁闭尖轨或心轨,以控制列车的行驶轨迹。每列承轨台4指的是沿一条钢轨的长度方向布置的多个承轨台的组合,交渡板2与隧道基底1之间具有间隙5,该间隙为25-40mm,优选为30mm,每列承轨台4的两侧中的间隙处均设有多个隔振器6,隔振器6连接交渡板2和隧道基底1。该浮置式交叉渡线道床通过将交渡板2与隧道基底1分离开,并通过二者之间布置的多个隔振器6连接交渡板2和隧道基底1,以将交渡板2浮起一定的间隙,从而保证隔振器6可以有效地工作,这样可以形成浮置式道床交渡,以有效减少交渡的振动和降低噪声。如图1所示,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承轨台4的两侧均安装有隔振器6,每列承轨台4中两个相邻的承轨台4之间安装一个隔振器6。该隔振器6应避让钢轨接缝7。需要指出的是,本技术中的隔振器6可以采用现有的一般的隔振器,优选地,隔振器6为内置式隔振器,在交渡板2上预先浇筑用于安装隔振器6的外套筒,其具体结构见技术号为CN201648885U,名称为一种具有限位功能的阻尼弹簧浮置道床阻尼器件的中国授权专利,或者见技术号为CN101775762A,名称为一种阻尼弹簧浮置道床隔振支撑结构的中国授权专利。如图3所示,优选地,隔振器6穿过交渡板2通过水平限位装置10与隧道基底1连接,用于限制隔振器6的横向及纵向的水平运动,该水平限位装置10例如可以为定位销。在隔振器6与隧道基底1的连接处基本都要安装水平限位装置10,并应保证安装精度。如图2所示,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隧道基底1的顶面、隧道基底1的两侧平台与交渡板2之间均铺设有隔离层11,以防止交渡板2浇筑混凝土时与隧道基底1浇筑为一体。隔离层11应采用具有一定韧性、不易破损、防火等级高的材料制成,例如橡胶、PVC、高硅氧、不锈钢丝网等材料。如图1所示,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隔振器6在所述交渡板2的板端8以及有害空间9处的分布密度大于在所述交渡板2的其它位置处的分布密度。由于板端8和有害空间9等位置为整块交渡板2的薄弱环节,因此,为了提高强度,在这些位置需要设置相对于其他部位更多的隔振器6,以增大局部刚度。其余位置的隔振器6应布置均匀、对称,这样既保证隔振器6受力均匀,又便于施工。如图1和图5所示,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交渡板2的两板端8分别设有连接装置17,该连接装置17为均匀布置的多个,用于与相邻的浮置式道床18进行连接,优选地,该连接装置17为剪力铰或剪力板,可为上置式、侧置式、内置式,等单独使用,也可为组合式。对于浮置板式的交渡板2,剪力铰或剪力板起着传递剪力、协调浮置道床变形的作用。如图5所示,交渡板2通过连接装置17与相邻的浮置式道床18在板端8处相连,受到隧道结构形式与空间的限制,在端板端8处支立模板,以保证浮置式道床18在此处断开,以确保后续顶升作业的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浮置式交叉渡线道床,其特征在于,包括隧道基底、安装在所述隧道基底上且两板端分别与浮置式道床连接的交渡板、多根钢轨和用于承载所述多根钢轨的多列承轨台,所述交渡板与所述隧道基底之间具有间隙,位于每列所述承轨台的两侧中的所述间隙处均设有连接所述交渡板和所述隧道基底的多个隔振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置式交叉渡线道床,其特征在于,包括隧道基底、安装在所述隧道基底上且两板端分别与浮置式道床连接的交渡板、多根钢轨和用于承载所述多根钢轨的多列承轨台,所述交渡板与所述隧道基底之间具有间隙,位于每列所述承轨台的两侧中的所述间隙处均设有连接所述交渡板和所述隧道基底的多个隔振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置式交叉渡线道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平限位装置,所述隔振器穿过所述交渡板并通过水平限位装置固定于所述隧道基底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置式交叉渡线道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基底的顶面、所述隧道基底两侧的平台面向所述交渡板的一侧铺设有隔离层,以防止所述交渡板浇筑混凝土时与所述隧道基底浇筑为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置式交叉渡线道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器在所述交渡板的板端以及有害空间处的分布密度大于在所述交渡板的其它位置处的分布密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置式交叉渡线道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渡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迎春丁德云李腾任奇邵斌梁国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九州一轨隔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