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干燥机输送辊的自动生产线
本技术属于机电一体化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干燥机输送辊的自动生产线。实现了干燥机输送辊制造整个过程的部件自动上料及定位、输送辊部件的自动装配、不同工位的自动上下料、输送辊装配后部件间的自动焊接及焊接后的输送辊自动校直,使得输送辊整个制作过程自动完成。
技术介绍
干燥机是一种利用热能降低物料水分的机械设备,用于对物体进行干燥。干燥的目的是为了物料使用或者进一步加工的需要。如木材在制作木模、木器前的干燥可以防止制品变形,陶瓷坯料在煅烧前的干燥可以防止成品龟裂。另外干燥后的物料也便于运输和贮存,如将收获的粮食干燥到一定湿度以下,可以防霉变。由于自然干燥远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干燥机越来越广泛地使用,而在干燥机中需要使用大量的输送辊实现物料输送。因此,提高输送辊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对于提高干燥机的产量具有重要意义。为了降低成本,减少重量,输送辊目前普遍是采用空心管、两端压轴头的方式组装而成。但目前压轴头工艺、轴头与钢管焊接工艺、校直工艺都是人工完成,且需要在多台设备上完成,自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干燥机输送辊的自动生产线,其特征是:包括输送辊钢管部件自动上料定位装置(A1)、输送辊轴头部件自动上料定位装置(A2)、输送辊部件自动装配装置(A3)、第一上下料机械手装置(A4)、自动焊接自动校直装置(A5)、第二上下料机械手装置(A6)、成品件存放装置(A7);所述输送辊钢管部件自动上料定位装置(A1)位于整个设备的最前端,所述输送辊部件自动装配装置(A3)位于输送辊钢管部件自动上料定位装置(A1)后方,所述输送辊轴头部件自动上料定位装置(A2)分别水平固定连接到输送辊部件自动装配装置(A3)两端,所述第一上下料机械手装置(A4)位于输送辊部件自动装配装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干燥机输送辊的自动生产线,其特征是:包括输送辊钢管部件自动上料定位装置(A1)、输送辊轴头部件自动上料定位装置(A2)、输送辊部件自动装配装置(A3)、第一上下料机械手装置(A4)、自动焊接自动校直装置(A5)、第二上下料机械手装置(A6)、成品件存放装置(A7);所述输送辊钢管部件自动上料定位装置(A1)位于整个设备的最前端,所述输送辊部件自动装配装置(A3)位于输送辊钢管部件自动上料定位装置(A1)后方,所述输送辊轴头部件自动上料定位装置(A2)分别水平固定连接到输送辊部件自动装配装置(A3)两端,所述第一上下料机械手装置(A4)位于输送辊部件自动装配装置(A3)后方,自动焊接自动校直装置(A5)设置在第一上下料机械手装置(A4)后方,所述第二上下料机械手装置(A6)设置在自动焊接自动校直装置(A5)的后方,成品件存放装置(A7)设置于第二上下料机械手装置(A6)后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干燥机输送辊的自动生产线,其特征是,所述输送辊钢管部件自动上料定位装置(A1)包括储料架(1)、推料架(2)、第一连接件(3)、第一液压缸(4)、第一直线导轨(5)、第一滑块(6);所述储料架(1)由方钢焊接而成,且顶面与地平面呈一定夹角构成斜坡;所述推料架(2)由方钢与四个分布均匀的呈“M”型的推块组成,且焊接在储料架(1)顶端斜坡靠近输送辊部件自动装配装置(A3)的一端;所述第一液压缸(4)与推料架(2)位于同侧,经螺栓固定连接到储料架(1)上;所述第一连接件(3)一端与第一液压缸(4)螺纹连接,另一端经螺栓固定连接到推料架(2)上;所述第一直线导轨(5)均匀设置于储料架(1)上,并与储料架(1)焊接固定;所述第一滑块(6)与第一直线导轨(5)对应配套设置,且通过螺栓固定在推料架(2)上
所述输送辊轴头部件自动上料定位装置(A2),包括料仓(7)、第一挡板(8)、第一连接板(9)、第二液压缸(10)、第二滑块(11)、第二连接板(12)、第一支撑架(13)、落料板(14)、导轨(15)、第二支撑架(16)、第三支撑架(17);所述料仓(7)位于第二支撑架(16)与第三支撑架(17)顶端,并且焊接连接;所述第一挡板(8)、第一连接板(9)位于料仓(7)出料口处;所述落料板(14)位于出料口的正下方,呈“U”型,并且第一挡板(8)、第一连接板(9)、第二连接板(12)与落料板(14)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支撑架(13)位于落料板(14)右侧,呈倒“L”形;所述第二液压缸(10)位于第一支撑架(13)的顶端,并且经过螺栓与第一支撑架(13)连接;所述直线导轨(15)通过螺栓安装在第一支撑架(13)上;所述第二滑块(11)位于落料板(14)的右上方,通过螺栓与落料板(14)连接;
所述输送辊部件自动装配装置(A3)包括第一工作平台(18)、第三液压缸安装架(19)、第三液压缸(20)、第二液压缸安装架(21)、第一顶尖(22)、第二挡板(23)、第一V型块(24)、第二液压缸(25)、第三连接板(26)、第二V型块(27)、龙门架(28)、第一伺服电机(29)、第一伺服电机安装板(30)、第一联轴器(31)、第一BK座(32)、第一BK座安装板(33)、第一机械手臂(34)、第一三杆气缸(35)、第四连接板(36)、第一气爪(37)、第一传动轴(38)、第一BF座(39)、第一BF座安装板(40);所述第一工作平台(18)位于底部四角支架的正上方,所述龙门架(28)位于第一工作平台(18)的顶部,呈“Π”形,所述第二液压缸(25)位于龙门架(28)顶端,并且第二液压缸(25)的法兰与龙门架(28)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26)与第二V型块(27)均位于液压缸(25)的正下方,并且第二V型块(27)与第三连接板(26)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液压缸(25)与第三连接板(26)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三液压缸安装架(19)分别位于第一工作平台(18)的两端,下端通过螺栓安装在第一工作平台(18)的端面上,并且呈“L”形;所述第三液压缸(20)位于所述第三液压缸安装架(19)和液压缸安装架(21)之间,并且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顶尖(22)位于第三液压缸(20)杆的右侧,并且第一顶尖(22)与第三液压缸(20)的液压缸杆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V型块(24)位于第二V型块(27)的正下方,v形块呈“凹槽”形,并且焊接到第一工作平台(18)端部;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安装板(30)、第一BK座安装板(33)、第一BF座安装板(40)焊接在第一工作平台(18)上;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9)通过螺栓安装在第一伺服电机安装板(30)上,所述第一BK座(32)通过螺栓安装在第一BK座安装板(33)上,所述第一BF座(39)通过螺栓安装在第一BF座安装板(40)上,所述第一机械手臂(34)安装在第一传动轴(38)上;所述第一三杆气缸(35)通过螺栓安装在第一机械手臂(34)上,所述第四连接板(36)安装在第一三杆气缸(35)上,第一气爪(37)安装在第四连接板(36)上;
所述第一上下料机械手装置(A4)与第二上下料机械手装置(A6)结构相同,包括第二伺服电机(41)、第二伺服电机安装板(42)、第二联轴器(43)、第二BK座安装板(44)、第二BK座(45)、第二传动轴(46)、第二机械手臂(47)、第二三杆气缸(48)、第五连接板(49)、第二气爪(50)、第二BF座安装板(51)、第二BF座(52)、第二工作平台(53);所述第二工作平台(53)设置于输送辊部件自动装配装置(A3)与自动焊接及校直...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