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森林灭火装置
本技术属于消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森林灭火装置。
技术介绍
森林火灾一般发生在植被茂密的偏远地带,且燃烧面积广、蔓延速度快,因此很难采用人工地面扑救的方式进行灭火。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直升机吊桶对过火区域进行泼洒灭火,但现有技术中的吊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缺陷:其一,直升机一般会就近选择取水点进行现场取水,取水时吊桶始终吊挂在直升机下方,因此在取水过程中直升机需要保持长时间悬停,这样不仅影响扑救效率,而且直升机在不确定的环境下进行长时间悬停存在较大安全风险;其二,现有技术中的吊桶在进行泼洒时,吊桶内的水并不会一次性涌出,而是会像瀑布一样缓慢倾泻,而直升机又不宜在火场上方悬停,一般都是直接略过火场上空,因此会导致火场单位面积泼水量不足,很难起到抑制火势的目的,另外水流在倾泻过程中会产生雾化,而水雾在遇到高温时很容易分解成氢气和氧气从而产生爆燃导致火势加重;其三,为了提高灭火效果,一般还会在吊桶内添加灭火剂,然而由于不同取水点的水质条件不同,灭火剂与水长时间混合后可能会导致灭火剂失效,尤其是取水点与火场距离较远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森林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囊以及用于运输和投放水囊的直升机及吊具,所述水囊上设有用于引爆水囊的引爆装置,所述吊具上设有用于释放水囊的释放装置以及用于激活引爆装置的激发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森林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囊以及用于运输和投放水囊的直升机及吊具,所述水囊上设有用于引爆水囊的引爆装置,所述吊具上设有用于释放水囊的释放装置以及用于激活引爆装置的激发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森林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囊包括薄膜制成的囊体,所述囊体上设有注水口,所述注水口与引爆装置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引爆装置包括压缩气瓶和延时充气单元,所述压缩气瓶与延时充气单元连通,所述延时充气单元上设有触发装置和排气口,所述排气口所在的一端设有一连接管,所述排气口与连接管的中心孔连通,所述连接管从注水口插入至所述囊体内部,所述延时充气单元被装配为当触发单元未被触发时,压缩气瓶与所述排气口断开,且当触发装置被触发时,延时充气单元能够在一段设定的时间后将压缩气瓶与所述排气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森林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充气单元包括阀壳和阀芯,所述阀芯滑动设置在阀壳内,所述阀芯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排气口开设于阀壳上与第二腔室相对应的端部,所述压缩气瓶与第二腔室连通,所述阀芯上与第二腔室相对应的一端设有堵头,所述堵头与所述排气口构成插接配合;所述第一腔室上设有第一充气接口和阻尼孔,所述触发装置是用于控制阻尼孔与大气之间通断的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森林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的直径大于阀芯的直径,所述阀芯内开设有泄压孔,所述泄压孔的一端位于阀芯周面上,另一端与所述排气口或大气连通,所述泄压孔被装配为当阀芯的堵头与排气口闭合时,泄压孔位于阀芯周面上的一端与阀壳内环面贴合,当阀芯向第一腔室移动一段行程时,泄压孔位于阀芯周面上的一端能够与第一腔室连通,且在该端与第一腔室刚连通时堵头和排气口仍处于闭合状态,而当阀芯继续向第一腔室移动时堵头才与排气口分离;所述阀芯与第一腔室相对的一端设有一直径小于阀芯直径的第一压柱,所述第一压柱贯穿并凸伸至阀壳端面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森林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侧壁上设有一侧孔,所述侧孔外部链接一阀套,所述阀套内滑动设置有一阀块,所述阻尼孔开设于该阀块内,所述阻尼孔的一端位于阀块内侧端面上,另一端位于阀块周面上,所述阀套和阀块上开设有沿径向贯穿阀套和阀块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插有限位销,所述限位销的一端设有拉环;所述阀块被装配为当限位销插置于限位孔内时,阻尼孔位于阀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敬伟,王结财,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字母表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