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融合颈椎间盘假体
本技术涉及一种非融合颈椎间盘假体,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人工椎间盘假体主要是组合型假体。第一种是金属结构与金属结构组合型,但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远远高于皮质骨的弹性模量,容易造成人工椎间盘和相邻椎体应力过大,导致假体下沉、松动或脱出,而且金属与金属的刚性连接,起不到减振缓冲的作用,丧失了腰椎间盘缓冲减振这个主要功能。但因为金属材料抗疲劳、强度高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目前仍然被用于制作人工关节材料。第二种是金属结构与聚合物结构组合型,因聚合物具有低弹性模量的特点,可以保证腰椎间盘假体拥有良好的缓冲减振效果,能够较好地模拟腰椎间盘的生物力学性能,被广泛使用。但是聚合物因为强度低,耐磨性差,限制了假体的使用寿命,而且磨损产生的颗粒具有一定的毒性会引发局部或全身的反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非融合颈椎间盘假体。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非融合颈椎间盘假体,包括上终板、下终板,所述下终板为一上端不封闭的壳体,壳体内设置有球形腔,球形腔内设置有由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融合颈椎间盘假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终板、下终板,所述下终板为一上端不封闭的壳体,壳体内设置有球形腔,球形腔内设置有由金属橡胶制成的球型髓核,壳体内底中部竖直安装有十字型导轨,球型髓核下端套设在导轨上,上终板位于下终板上方,上终板下侧面设置有C型套杆,C型套杆套在球型髓核外表面,球形腔内部左右两侧中部设置有对C型套杆两端进行让位的弧形缺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融合颈椎间盘假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终板、下终板,所述下终板为一上端不封闭的壳体,壳体内设置有球形腔,球形腔内设置有由金属橡胶制成的球型髓核,壳体内底中部竖直安装有十字型导轨,球型髓核下端套设在导轨上,上终板位于下终板上方,上终板下侧面设置有C型套杆,C型套杆套在球型髓核外表面,球形腔内部左右两侧中部设置有对C型套杆两端进行让位的弧形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融合颈椎间盘假体,其特征在于:壳体包括左壳体、右壳体,壳体内底中部设置用于容置十字型导轨下端部的十字形沉槽,十字形沉槽左右两端下部设置有定位插孔,十字型导轨下端左右两侧安装有与定位插孔进行插接的凸部或固定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融合颈椎间盘假体,其特征在于:左壳体、右壳体相互拼接的那侧的下端分别对应设置有销孔、定位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融合颈椎间盘假体,其特征在于:销孔、定位销均前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志英,黄静飞,白鸿柏,徐杰,郑孝源,张振,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