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腔唾液吸引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8774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吸引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口腔唾液吸引管,包括导管和设置于导管一侧外壁的固定座,固定座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固定管,固定座设置于床板一端的床头外壁上,导管的一端设置有端头,端头的外侧设置有气囊圈,导管远离气囊圈的一端外接吸引器,气囊圈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气囊圈的中部开设有通孔,导管的一端穿过气囊圈上的通孔,气囊圈的外表面开设有一圈护牙槽,固定管包括上半部与下半部,上半部与下半部的内壁均紧密粘接有缓冲垫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固定管能够将导管进行固定,便于导管的位置角度调整,气囊圈能够与患者口腔固定紧密,不易造成脱落,且不会对患者口腔造成伤害。

An oral saliva suction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腔唾液吸引管
本技术涉及吸引管
,具体为一种口腔唾液吸引管。
技术介绍
吸引管属于临床口腔手术附助器械,吸引管的种类很多,主要有用于骨科、脑外科、妇产科、泌尿科以及胸外科等。胸腹吸引管主要用于胸外科及普外科在临床手术中起吸引流作用。现有的吸引管在使用时,在患者卧床时,不能够很好的和病人身体固定,从而造成压迫和二次伤害,容易对患者的口唇和舌头造成碰伤,不便于进行吸引操作,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口腔唾液吸引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腔唾液吸引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能够很好的和病人身体固定,从而造成压迫和二次伤害,容易对患者的口唇和舌头造成碰伤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口腔唾液吸引管,包括导管和设置于所述导管一侧外壁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固定管,所述固定座设置于床板一端的床头外壁上,所述导管的一端设置有端头,所述端头的外侧设置有气囊圈,所述导管远离气囊圈的一端外接吸引器;所述气囊圈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气囊圈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腔唾液吸引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3)和设置于所述导管(3)一侧外壁的固定座(1),所述固定座(1)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固定管(2),所述固定座(1)设置于床板(5)一端的床头(51)外壁上,所述导管(3)的一端设置有端头(31),所述端头(31)的外侧设置有气囊圈(4),所述导管(3)远离气囊圈(4)的一端外接吸引器(6);/n所述气囊圈(4)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气囊圈(4)的中部开设有通孔(41),所述导管(3)的一端穿过气囊圈(4)上的通孔(41),所述气囊圈(4)的外表面开设有一圈护牙槽(42);/n所述固定管(2)包括上半部(21)与下半部(22),所述上半部(21)与下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腔唾液吸引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3)和设置于所述导管(3)一侧外壁的固定座(1),所述固定座(1)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固定管(2),所述固定座(1)设置于床板(5)一端的床头(51)外壁上,所述导管(3)的一端设置有端头(31),所述端头(31)的外侧设置有气囊圈(4),所述导管(3)远离气囊圈(4)的一端外接吸引器(6);
所述气囊圈(4)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气囊圈(4)的中部开设有通孔(41),所述导管(3)的一端穿过气囊圈(4)上的通孔(41),所述气囊圈(4)的外表面开设有一圈护牙槽(42);
所述固定管(2)包括上半部(21)与下半部(22),所述上半部(21)与下半部(22)的内壁均紧密粘接有缓冲垫片(23),所述上半部(21)与下半部(22)的一侧通过第一铰链(24)转动连接,所述上半部(21)与下半部(22)的另一侧设置有翻转板(25),所述翻转板(25)的底部通过第二铰链(26)与下半部(22)的外壁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管(2)靠近固定座(1)的一侧紧密焊接有固定柱(27),所述固定柱(27)远离固定管(2)的一端紧密焊接有设置有外螺纹的延长柱(28),所述延长柱(28)远离固定柱(27)的一端紧密焊接有转盘(29);
所述上半部(21)靠近翻转板(25)的一侧开设有凹槽(211),所述凹槽(2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蓓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