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善兆专利>正文

一种内动力运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8359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动力运动装置,包括运动质点、在X平面上的圆形或椭圆形或卵圆形或类圆形轨道(简称圆类轨道),或在X平面上的投影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卵圆形或类圆形轨道。G点在X平面上。质点围绕G点做角速度为匀速运动并沿圆类轨道做线速度为非匀速运动,或沿圆类轨道做线速度为匀速运动并围绕G点做角速度为非匀速运动。形成了大小不等的向心力(或离心力)、压力、万有引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等内力,在某方向上形成非零合力。此合力产生于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装置的内部,可带动装置运动,不需与环境之间有力的作用或物质的交流。

An internal power mov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动力运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动力产生装置,尤其是一种内动力运动装置。
技术介绍
物体的运动是靠物体与环境之间力的相互作用,如:万有引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等外力,及高动量物质的交流,物质波动能,物体本身的惯性来实现的。例如,深空探测器是靠高速喷射燃料燃烧的气体来运行和变轨,但由于深空探测器能携带的燃料有限,因而运动和变轨都受到了制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深空探测器推动力的局限性,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在装置内部产生定向组合力的装置。该装置可把核能、电能、物质波能等能量转化为能为深空探测器提供运动的动力和变轨的动力。也可为宇宙中的其它物体提供动力。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内动力运动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质点沿着一种轨道运动。其轨道在X平面上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卵圆形或类圆形,其轨道或在X平面上的投影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卵圆形或类圆形。由于质点的运动在某个时间段某个方向上产生的非零合力,这种合力能使该装置相对环境发生位移或具位移趋势。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动力运动装置,包括运动质点、圆形或椭圆形或卵圆形或类圆形轨道(简称圆类轨道)。质点可沿圆类轨道运动。当质点围绕一点做角速度为匀速运动或近似匀速运动时并沿圆类轨道运动的线速度表现为非匀速运动,或者当质点沿圆类轨道运动的线速度表现为匀速运动并围绕一点做角速度为非匀速运动时,从而使质点在X平面上沿圆类轨道运动形成的不同方向上的向心力(或离心力)的大小是不等的。当一个质点在不同方向上形成大小不等的力,在不计时差的情况下,会在某个方向上形成非零合力。当多个质点做所述的高速运动在不同方向上形成大小不等的力,在某个时间段,会在某个方向上形成强大的非零合力。上述非零合力产生于本专利技术所述装置的内部,并可直接带动该装置相对环境发生位移或具位移趋势,而不需要该装置靠与环境之间力的相互作用、高动量物质的交流、物质波动能及物体本身的惯性来实现相对环境的位移或具位移趋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述装置不需要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力,而是靠其内部的力量来带动装置相对环境运动或相对环境具运动趋势。当物体处于深空,既无燃料可用,又无光波等物质波的动能可用时,它可以靠携带的核能或储存的电能等能量,通过本专利技术所述装置,产生运动力,从而带动物体运动和变轨。本专利技术所述装置,无论处于深空、深地还是深海等环境下,都不需要任何轨道,也不需要任何传统意义上的推进器,比如:螺旋桨、喷射器、弹射器、推进翼、驱动轮等,而可以靠自身携带的核能、电能及物质波能等,在该装置内部产生某方向上的力,从而带动该装置运动和变轨。本专利技术所述装置的上述特性,是现有运动装置所不具备的,因而本专利技术所述装置可以在特定环境下完成现有运动装置所不能完成的动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示意图:图2为沿着图1中I-I线的示意图;图3为沿着图2中II-II线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2示意图。图中1.第一质点,2.第一直线轨道,3.固定支座,4.圆类轨道,5.第二质点,6.固定轴承,7.旋转轴,8.第三质点,9.第四质点,10.第五质点,11.第二直线轨道,12.第六质点,13.第三直线轨道,14.圆类轨迹。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做进一步的描述:一种内动力运动装置,包括运动质点、旋转轴、圆形或椭圆形或卵圆形或类圆形轨道(简称圆类轨道)和直线轨道。设本装置的圆类轨道在X平面上,具有通径AB、CD、EF。AB与CD相交于O点,O点视为圆类轨道的几何中心,AB与EF相交于G点,G点偏离圆类轨道的几何中心O。旋转轴的轴心线通过G点且垂直于平面X。线段OG的长度为og,线段OB的长度为ob,0<og<ob。如图所示,一种内动力运动装置,包括第一质点1,第一直线轨道2,固定支座3,圆类轨道4,第二质点5,固定轴承6,旋转轴7,第三质点8,第四质点9,第五质点10,第二直线轨道11,第六质点12,第三直线轨道13,圆类轨迹14。固定轴承6固定在固定支座3的G点处,旋转轴7作为固定轴承6的旋转轴沿着固定轴承6的轴心穿过固定轴承6,一端引入旋转动力,另一端与若干直线轨道垂直相连。若干质点(表现为滑块),分布在若干直线轨道上,并能在各直线轨道的轴心线方向上自由滑动。圆类轨道4固定在固定支座3上,圆类轨道4的几何中心为O点。若干质点在若干直线轨道的带动下沿圆类轨道4运动,运动的轨迹为圆类轨迹14,运动的特点为围绕轴心线穿过G点的旋转轴7做均匀的(或近似均匀的)角速度运动。所述若干质点的运动,表现为线速度为非匀速运动,且线速度的大小呈现有规律的周期变化,从而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装置在X平面上产生了非均匀非对称的向心力(或离心力)。若干质点产生的若干所述的向心力(或离心力)在某个方向上形成了非零合力,从而带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装置在某个方向上相对周围环境发生位移或具位移趋势。【实施例2】如图4所示,一种内动力运动装置,包括第一质点1,固定支座3,圆类轨道4,第三质点8,第四质点9,第五质点10,第六质点12。设本装置的圆类轨道在X平面上,若干质点沿圆类轨道4运动,运动的特点是线速度为匀速运动。由于圆类轨道半径大小的变化,从而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装置在X平面上产生了非均匀非对称的向心力(或离心力)。若干质点产生的若干所述的向心力(或离心力)在某个方向上形成了非零合力,从而带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装置在某个方向上相对周围环境发生位移或具位移趋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动力运动装置,包括第一质点(1)、第二质点(5)、第三质点(8)、第四质点(9)、第五质点(10)、第六质点(12)、第一直线轨道(2)、第二直线轨道(11)、第三直线轨道(13),其特征在于:若干质点,分布在若干直线轨道上,并能在各直线轨道的轴心线方向上自由滑动,若干质点在若干直线轨道的带动下沿圆类轨道(4)运动,运动的轨迹为圆类轨迹(14),其运动的特点为:围绕轴心线穿过G点的旋转轴(7)做均匀的(或近似均匀的)角速度运动,圆类轨道(4)固定在固定支座(3)上,旋转轴(7)与固定轴承(6)相连,固定轴承(6)固定在固定支座(3)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动力运动装置,包括第一质点(1)、第二质点(5)、第三质点(8)、第四质点(9)、第五质点(10)、第六质点(12)、第一直线轨道(2)、第二直线轨道(11)、第三直线轨道(13),其特征在于:若干质点,分布在若干直线轨道上,并能在各直线轨道的轴心线方向上自由滑动,若干质点在若干直线轨道的带动下沿圆类轨道(4)运动,运动的轨迹为圆类轨迹(14),其运动的特点为:围绕轴心线穿过G点的旋转轴(7)做均匀的(或近似均匀的)角速度运动,圆类轨道(4)固定在固定支座(3)上,旋转轴(7)与固定轴承(6)相连,固定轴承(6)固定在固定支座(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动力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轴承(6)固定在固定支座(3)的G点处,旋转轴(7)作为固定轴承(6)的旋转轴沿着固定轴承(6)的轴心穿过固定轴承(6),一端引入旋转动力,另一端与若干直线轨道垂直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动力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质点围绕G点运动,运动的轨迹为圆类轨迹,运动的特征为角速度匀速运动且线速度非匀速运动的特点,从而使本发明所述的装置产生了非均匀非对称的向心力(或离心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内动力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质点产生的若干所述的向心力(或离心力)在某个方向上形成了非零合力,从而带动本发明所述的装置在某个方向上相对周围环境发生位移或具位移趋势。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内动力运动装置,包括运动质点、旋转轴、圆形或椭圆形或卵圆形或类圆形轨道(简称圆类轨道)和直线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善兆
申请(专利权)人:魏善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