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铝电解槽炭连续阳极的导电方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83285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1:52
一种新型铝电解槽炭连续阳极的导电方式,用于铝电解槽技术领域。它包括:连续阳极金属壳体1,导电铝母线2,炭阳极糊块(或粒)3,阳极糊流体4,良导体介层5,阳极锥体6。本发明专利技术有以下优点:1、连续阳极炭材料可以是大块糊几何体。2、导电供电连接方式为:电流经阳极导电铝母线直接传导到连续阳极金属壳体,进而传导到良导电体介层,经良导电介层传导到阳极锥体(或炭电极)而导电。3、良导电体介层可随阳极锥体消耗而消耗。4、良导电体介层紧贴连续阳极金属壳体和阳极锥体。

A new type of carbon continuous anode for aluminum reduction c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铝电解槽炭连续阳极的导电方式
本专利技术属于铝电解槽

技术介绍
现有铝电解槽预焙阳极需要更换阳极块,有残极,工艺复杂,成本高,要做到连续,必须要有良好的导电方式,才能保证阳极及电解过程的连续性。本专利技术对铝电解槽炭连续阳极装置进行创新,专利技术了一种良好的导电方式,保证阳极良好的连续性和导电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达到对以上工艺的创新,克服以上缺陷,经研究,专利技术了“一种新型铝电解槽炭连续阳极的导电方式”。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连续阳极金属壳体1与铝电解槽上部结构导电铝母线2连接成一体,阳极电流通过阳极导电铝母线2传导到金属壳体1,经过良导电体介层3,传到阳极锥体6实现电解作用功能。运行时,是将炭阳极糊块(或粒)3,从连续阳极金属壳体1侧部或上部填充到壳体中,由于下部阳极锥体6的消耗而慢慢向下落,落到箱中温度达到400到600度的位置,会熔化成流体糊层,即阳极糊流体4,再向下随温度升高就变成阳极锥体6,通过良导体介层5导电工作。其中,良导电体介层5紧贴连续阳极金属壳体1和阳极锥体6。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新型铝电解槽炭连续阳极的导电方式剖面图。图1中1、金属壳体,2、导电铝母线,3、炭阳极糊块(或粒),4、阳极糊流体,5、良导电体介层,6、阳极锥体。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所示的新型铝电解槽炭连续阳极的导电方式剖面图中:电解槽阳极导电铝母线2直接连接在金属壳体1上,阳极电流通过阳极导电铝母线2传导到金属壳体1,经良导电体介质5,到阳极锥体6实现电解作用功能。运行时,是将炭阳极糊块(或粒)3,从连续阳极金属外壳1侧部或上部填充到壳体中,由于下部阳极锥体6的消耗而慢慢向下落,落到箱中温度达到400到600度的位置,会熔化成流体糊层,即阳极糊流体4,再向下随温度升高就变成阳极锥体6,通过良导体介层5导电工作。其中,良导电体介层5紧贴连续阳极金属壳体1和阳极锥体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铝电解槽炭连续阳极的导电方式,是电解槽阳极导电铝母线2直接连接在连续阳极金属壳体1上,阳极电流通过导电铝母线2传导到金属壳体1,经过良导电体介层5,到阳极锥体6实现电解作用功能。运行时,是将炭阳极糊块(或粒)3,从连续阳极金属壳体1侧部或上部填充到壳体中,由于下部阳极锥体6的消耗而慢慢向下落,落到箱中温度达到400到600度的位置,会熔化成流体糊层,即阳极糊流体4,再向下随温度升高就变成阳极锥体6,通过良导体介层5导电工作。其中,良导电体介层5紧贴连续阳极金属壳体1和阳极锥体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铝电解槽炭连续阳极的导电方式,是电解槽阳极导电铝母线2直接连接在连续阳极金属壳体1上,阳极电流通过导电铝母线2传导到金属壳体1,经过良导电体介层5,到阳极锥体6实现电解作用功能。运行时,是将炭阳极糊块(或粒)3,从连续阳极金属壳体1侧部或上部填充到壳体中,由于下部阳极锥体6的消耗而慢慢向下落,落到箱中温度达到400到600度的位置,会熔化成流体糊层,即阳极糊流体4,再向下随温度升高就变成阳极锥体6,通过良导体介层5导电工作。其中,良导电体介层5紧贴连续阳极金属壳体1和阳极锥体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铝电解槽炭连续阳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石明王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德成科技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