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酸-液氨解偶联木质素沥青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48301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稀酸‑液氨解偶联木质素沥青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以秸秆作为原料,通过稀酸偶联预处理、液态氨萃取法处理、酶解处理,获得稀酸‑氨解偶联木质素,该木质素的含量可高达75%以上;然后将稀酸‑氨解偶联木质素与塑化剂(废油)和稳定剂按照一定比例掺拌加工,制得稀酸‑液氨解偶联木质素沥青添加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稀酸‑液氨解偶联木质素沥青添加剂具有优异的性能,将其与基质沥青混合后,生产的改性沥青具有较低的针入度,以及较高的延展度和软化点,符合高等级道路石油沥青国家标准。并且制备原料来源广泛,资源丰富,成本较低,符合绿色环保、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A dilute acid liquid ammonia uncoupling lignin asphalt additiv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稀酸-液氨解偶联木质素沥青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沥青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稀酸-液氨解偶联木质素沥青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高等级道路建设事业的发展,普通道路沥青由于自身的组成和结构决定了其温度变化性能差,弹性、耐老化性能差,高温易流淌,低温易脆裂,难以满足高等级公路的使用要求,必须对其改性以改善使用性能。改性沥青是在普通基质沥青的基础上,添加一些不同种类的添加剂材料,经过物理或化学改性工艺制备而成,其中,化学改性主要为聚合物改性沥青,通过化学键合作用将聚合物与沥青偶联形成改性沥青聚合物,可明显改善沥青的性能。目前,国内外常用于改性沥青的聚合物主要有橡胶类、合成乳胶类以及热塑性树脂等高分子原料,这些材料都是石油化工产品,不仅价格较贵,而且石油资源面临枯竭,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物理改性主要在沥青中掺入添加剂,目前常用的添加剂主要为湖沥青改性剂,湖沥青改性剂的主要技术指标为:针入度(25℃,0.1mm):0-5;软化点(℃):不小于90;TFOT后针入度比(%):不小于50。用湖沥青改性剂生产的改性沥青性能优异,具有较好的路用效果,但由于湖沥青改性剂资源有限,受到国外进口的制约,成本较高,且国内外还没有湖沥青改性剂替代产品的工艺技术。另一方面,木质素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构成植物骨架的主要成分,木质素在陆地植物中的含量仅次于纤维素,为第二大天然有机物,占木质纤维生物质的15~30%。虽然人类利用纤维素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目前工业木质素的利用率不足10%,大部分作为燃料燃烧和废物排放,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研究表明,由于木质素中存在多酚结构,将其加入沥青中,可降低沥青的老化指数。因此,将木质素合理利用于沥青的改性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目前,我国对木质素改性沥青的研究,还只处在木质素与沥青的掺混均匀程度、强度和温度变化等基本物理改性的层面上,并未进行利用秸秆作为生物质原料制备改性沥青添加剂的相关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较低,应用性能优异的稀酸-液氨解偶联木质素沥青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将本专利技术的添加剂与基质沥青混合后,可提高沥青延展度和软化点,降低沥青针入度,能显著改善老化基质沥青的各项指标。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的目的:一种稀酸-液氨解偶联木质素沥青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稀酸-氨解偶联纤维质原料制备:往粉碎度为0.2~2mm,湿度<0.5%的秸秆加入一定体积的质量分数为0.5~1.5%的稀硫酸,处理1~2h;然后用水清洗去除稀硫酸,将秸秆于45~50℃烘干得到生物质干基,将生物质干基转移到高压反应器中,并将高压反应器抽成真空;将液氨注入移液钢瓶中,加热钢瓶使液氨保持40~90℃,然后将液氨注入所述的高压反应器中,使液氨在高压反应器中驻留5~20min,然后缓慢释放液氨,将高压反应器中处理好的原料取出,置于通风柜中室温干燥12~24h,即得生物质原料;(2)酶解:将步骤(1)得到的生物质原料加至反应釜中,然后加入液体纤维素酶和液体木聚糖酶,于温度35~60℃、pH值3.6~6.5的条件下水解4~6天,将水解后的混合物于1000~3000r/min条件下离心1~5min进行固液分离,取固体,即得稀酸-氨解偶联木质素;(3)稀酸-液氨解偶联木质素沥青添加剂制备:将废油加热至100~140℃,加入步骤(2)得到的稀酸-氨解偶联木质素,在速度为25~70r/min的条件下搅拌均匀15~45min,然后温度升高到150~180℃,在速度为50~100r/min的条件下继续搅拌1~4h,冷却至室温,加入稳定剂,在40~80r/min搅拌15~45min,即得稀酸-液氨解偶联木质素沥青添加剂。进一步地,上述步骤(1)中的秸秆选自玉米秸秆,棉花秸秆,小麦秸秆,荞麦秸秆或甘蔗秸秆。上述步骤(1)稀硫酸的加入量为使秸秆干重达到10~30wt%为准,所述稀硫酸处理的条件为:温度80~110℃,压力0.1~1.5Mpa。上述步骤(1)中液氨与生物质干基的质量比为0.1~2:1;优选为0.5~1.5:1。上述步骤(2)中液体纤维素酶的酶活力为6000~11000U/mL,液体木聚糖酶的酶活力为30000~80000U/mL,所述液体纤维素酶的投放量为40~300mL/g生物质原料,所述液体木聚糖酶的投放量为40~270mL/g生物质原料。上述步骤(3)中废油:稀酸-氨解偶联木质素:稳定剂的质量比为(18~33):(40~60):(7~10),优选为:31:58:11。进一步地,所述的废油为植物油、渣油、煤焦油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地,所述的稳定剂为乙二醇醚或者酚类化合物。优选地,所述的乙二醇醚为月桂醇聚醚;所述的酚类化合物为硝基苯酚。本专利技术还请求保护由上述的稀酸-液氨解偶联木质素沥青添加剂制备方法制得的稀酸-液氨解偶联木质素沥青添加剂。本专利技术以秸秆作为原料,通过稀酸偶联预处理+液态氨萃取法处理,利用碱解聚秸秆结构,通过破坏木质素与半纤维素之间的酯键发生皂化反应,并与木质素结构中的酯键发生亲和取代反应,同时酸解聚破坏半纤维素,二者结合显著提高木质纤维素的降解率,再经酶解作用后,获得的稀酸-氨解偶联木质素的木质素含量达到75%以上。进一步地,将稀酸-氨解偶联木质素与塑化剂(废油)和稳定剂按照一定比例掺拌加工,制得稀酸-液氨解偶联木质素沥青添加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采用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制得的稀酸-液氨解偶联木质素沥青添加剂具有优异的性能,将其与基质沥青混合后,生产的改性沥青具有较低的针入度,以及较高的延展度和软化点,符合高等级道路石油沥青国家标准。(2)本专利技术稀酸-液氨解偶联木质素沥青添加剂的制备原料来源广泛,资源丰富,成本较低,并且制备工艺简单,绿色环保,将其应用于沥青改性,既避免木质素资源的浪费,又节约了石油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实施例1稀酸-液氨解偶联木质素沥青添加剂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1)稀酸-氨解偶联纤维质原料制备:往粉碎度为0.5mm,湿度<0.5%的秸秆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稀硫酸,所述稀硫酸的加入量为使秸秆干重达到30wt%为准,于温度100℃,压力0.12Mpa条件下处理1h,然后用水清洗去除稀硫酸,将秸秆于48℃烘干得到生物质干基;称取400g生物质干基转移到1.5L的高压反应器中,并将高压反应器抽成真空;将250g液氨注入300mL的移液钢瓶中,加热钢瓶使液氨保持50℃,然后将液氨通过直径为15mm的管道注入步骤(1)的高压反应器中,使液氨在高压反应器中驻留15min,然后缓慢释放液氨,将高压反应器中处理好的原料取出,置于通风柜中室温干燥15h,即得生物质原料;(2)酶解:将步骤(1)得到的生物质原料加至反应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稀酸-液氨解偶联木质素沥青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稀酸-氨解偶联纤维质原料制备:/n往粉碎度为0.2~2mm,湿度<0.5%的秸秆加入一定体积的质量分数为0.5~1.5%的稀硫酸,处理1~2h;然后用水清洗去除稀硫酸,将秸秆于45~50℃烘干得到生物质干基,将生物质干基转移到高压反应器中,并将高压反应器抽成真空;将液氨注入移液钢瓶中,加热钢瓶使液氨保持40~90℃,然后将液氨注入所述的高压反应器中,使液氨在高压反应器中驻留5~20min,然后缓慢释放液氨,将高压反应器中处理好的原料取出,置于通风柜中室温干燥12~24h,即得生物质原料;/n(2)酶解:/n将步骤(1)得到的生物质原料加至反应釜中,然后加入液体纤维素酶和液体木聚糖酶,于温度35~60℃、pH值3.6~6.5的条件下水解4~6天,将水解后的混合物于1000~3000r/min条件下离心1~5min进行固液分离,取固体,即得稀酸-氨解偶联木质素;/n(3)稀酸-液氨解偶联木质素沥青添加剂制备:/n将废油加热至100~140℃,加入步骤(2)得到的稀酸-氨解偶联木质素,在速度为25~70r/min的条件下搅拌均匀15~45min,然后温度升高到150~180℃,在速度为50~100r/min的条件下继续搅拌1~4h,冷却至室温,加入稳定剂,在40~80r/min搅拌15~45min,即得稀酸-液氨解偶联木质素沥青添加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稀酸-液氨解偶联木质素沥青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稀酸-氨解偶联纤维质原料制备:
往粉碎度为0.2~2mm,湿度<0.5%的秸秆加入一定体积的质量分数为0.5~1.5%的稀硫酸,处理1~2h;然后用水清洗去除稀硫酸,将秸秆于45~50℃烘干得到生物质干基,将生物质干基转移到高压反应器中,并将高压反应器抽成真空;将液氨注入移液钢瓶中,加热钢瓶使液氨保持40~90℃,然后将液氨注入所述的高压反应器中,使液氨在高压反应器中驻留5~20min,然后缓慢释放液氨,将高压反应器中处理好的原料取出,置于通风柜中室温干燥12~24h,即得生物质原料;
(2)酶解:
将步骤(1)得到的生物质原料加至反应釜中,然后加入液体纤维素酶和液体木聚糖酶,于温度35~60℃、pH值3.6~6.5的条件下水解4~6天,将水解后的混合物于1000~3000r/min条件下离心1~5min进行固液分离,取固体,即得稀酸-氨解偶联木质素;
(3)稀酸-液氨解偶联木质素沥青添加剂制备:
将废油加热至100~140℃,加入步骤(2)得到的稀酸-氨解偶联木质素,在速度为25~70r/min的条件下搅拌均匀15~45min,然后温度升高到150~180℃,在速度为50~100r/min的条件下继续搅拌1~4h,冷却至室温,加入稳定剂,在40~80r/min搅拌15~45min,即得稀酸-液氨解偶联木质素沥青添加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酸-液氨解偶联木质素沥青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稀硫酸的加入量为使秸秆干重达到10~30wt%为准,所述稀硫酸处理的条件为:温度80~110℃,压力0.1~1.5Mp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胜杰高翔巫晓冬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怡和科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