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DNA提取自动磁力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7815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DNA提取自动磁力架,在框架内设置有与开槽对位的电磁铁,该电磁铁的控制端与一控制箱连接,所述框架能在控制箱的控制下翻转或振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翻转时能使离心管倾倒出液体,往复摆转能使离心管大致呈振荡的状态,通过中央控制单元的自动控制,能够实现电磁铁和加热块的自动加电、失电,替代了现有技术中磁力条的插入和抽出,进一步简化了操作步骤,而且电磁铁的性能保证了正常的磁珠吸附,另外,控制箱内设置的抽液泵通过进口和管路连接,在无法完全倾倒离心管液体的时候,可以使用管路上的吸液口进行液体的吸取,保证离心管内上清液、洗涤液彻底清除,再有开槽上端处的橡胶垫可以适应不同外径的离心管使用。

An automatic magnetic frame for DNA extra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DNA提取自动磁力架
本技术涉及磁珠法核酸提取结构改进
,尤其是一种DNA提取自动磁力架。
技术介绍
磁珠法核酸提取方法,是生物科学和纳米材料科学二者合一的高新技术产品,是我国核酸提取技术的重大突破,彻底的解决了我国纯化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磁珠法依据硅胶膜离心柱相同的原理,运用纳米技术对超顺磁性纳米颗粒的表面进行改良和表面修饰,该磁珠能在微观界面上与核酸分子特异性地识别和高效结合并分离出DNA和RNA,提取的步骤一般分为裂解、结合、洗涤和洗脱。最初,磁珠法核酸中使用的磁铁是永磁体,该永磁体长期使用存在一定的衰减,对于磁珠的吸附存在问题,而且该结构操作比较繁琐,专利号为CN201620331171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生物(DNA)提取专用磁性分离架,其采用可插入、抽出的磁力条来实现吸附磁珠的结构,由此解决了传统技术中操作繁琐的问题,但该结构自身也存在问题:1.磁铁仍然是永磁体,存在一定的衰减;2.磁力条的插入、抽出仍然比较繁琐,而且磁力架比较细长,通槽需要与磁力条之间保留间隙才行,这样当磁铁衰减后,吸附作用进一步降低;3.不便于计时,而且对于需要加热的操作无法实现;4.离心管在倾倒时,液体容易在离心管内残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将控制器为自动控制核心,以电机、电磁铁、加热块等构成动作部件,并将其结合后能完成吸附、倾倒、振荡、加热等功能的一种DNA提取自动磁力架。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DNA提取自动磁力架,包括框架,在框架上设置有用于嵌入离心管的至少一个开槽,其特征在于:在框架内设置有与开槽对位的电磁铁,该电磁铁的控制端与一控制箱连接,所述框架能在控制箱的控制下翻转或振荡。再有,所述框架能在控制箱的控制下翻转并使离心管内的液体倾倒,所述框架能在控制箱的控制下往复摆转并形成离心管的振荡。再有,所述框架内设置有能加热离心管的加热块,该加热块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箱连接。再有,所述框架两侧端面设置有转轴,每个转轴转动穿装在框架下方间隔设置的底板上端面对位所装的轴板内,一侧轴板通过支架连接一减速换向器,该减速换向器的输入端连接电机,该减速换向器的输出端驱动该侧的转轴,所述电机的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箱。再有,所述框架前端面上方具有横向的斜面,该斜面上的开孔内嵌装所述电磁铁,开孔上端啮合上堵盖,该上堵盖下端将电磁铁顶紧在开孔内并使电磁铁线圈的接线端从上堵盖的通孔内穿出,该接线端连接所述控制箱。再有,所述框架上端面至前端面下方设置所述倾斜的开槽,该开槽位于框架前端面的开口处啮合安装下堵盖。再有,所述框架底面设置有开孔,该开孔内设置所述加热块,该加热块与开槽内的离心管外壁间隔设置,开孔内啮合设置一底堵盖,该底堵盖将加热块顶紧在开孔内并使加热块的接线端从底堵盖的通孔内穿出,该接线端连接所述控制箱。再有,所述框架后端面和底面连接处为弧形形状,该弧形形状在框架向后翻转时起到限位的作用。再有,所述开槽上端设置有凹槽,凹槽内嵌装橡胶垫,该橡胶垫的内径根据离心管的外径来设置。再有,所述控制箱表面设置有触摸屏,该触摸屏连接控制箱内的中央控制单元,该中央控制单元连接控制箱内的加热控制单元、电磁铁控制单元和抽液泵单元,该抽液泵单元连接控制箱后端设置的进口和出口。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中,框架设置多个离心管,每个离心管位于开槽的下端与一个电磁铁和加热块对位,框架能在电机的驱动下进行翻转和往复摆转,翻转时能使离心管倾倒出液体,往复摆转能使离心管大致呈振荡的状态,通过中央控制单元的自动控制,能够实现电磁铁和加热块的自动加电、失电,替代了现有技术中磁力条的插入和抽出,进一步简化了操作步骤,而且电磁铁的性能保证了正常的磁珠吸附,另外,控制箱内设置的抽液泵通过进口和管路连接,在无法完全倾倒离心管液体的时候,可以使用管路上的吸液口进行液体的吸取,保证离心管内上清液、洗涤液彻底清除,再有开槽上端处的橡胶垫可以适应不同外径的离心管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图1的去掉控制箱的示意图;图4是框架向后翻转的示意图;图5是框架开槽处的放大截面图;图6是控制箱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DNA提取自动磁力架,如图1~6所示,包括框架16,在框架上设置有用于嵌入离心管7的至少一个开槽24,本技术的创新在于:在框架内设置有与开槽对位的电磁铁22,该电磁铁的控制端与一控制箱连接1,框架能在控制箱的控制下翻转或振荡。本实施例中,框架能在控制箱的控制下向后翻转并复位,由此带动离心管向后翻转,并使其内的液体倾倒至废液盘内,框架能在控制箱的控制下向前或向后的往复摆转,由此带动离心管随动,并使其内液体大致呈振荡的状态。框架内设置有能加热离心管的加热块25,具体结构是:框架底面设置有开孔11,该开孔内设置加热块,该加热块与开槽内的离心管外壁间隔设置,开孔内啮合设置一底堵盖26,该底堵盖将加热块顶紧在开孔内并使加热块的接线端15从底堵盖的通孔23内穿出,该接线端通过底板上的接线柱19连接控制箱。需要注意的是,加热块靠近开槽的端面要比开槽内壁的其他位置低一些,这样使加热块不会直接与离心管外壁接触,但能将开槽内加热,这样非接触式的加热方式避免离心管某处极速升温。在加热块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当前的温度并反馈到控制箱处显示出来。框架两侧端面设置有转轴6,每个转轴转动穿装在框架下方间隔设置的底板13上端面对位所装的轴板17内,一侧轴板通过支架5连接一减速换向器4,该减速换向器的输入端连接电机3,该减速换向器的输出端驱动该侧的转轴,电机的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箱。该处的框架与底板之间保留一定的间隙14,便于框架翻转或摆转。减速换向器的作用是利用齿轮组降低转动的速度,使框架能够慢速的完成翻转和摆转,另外,电机内带有旋转编码器,能够测量电机输出轴转动的角度,再根据齿轮组的减速比,能够计算出转轴转动的角度,由此来控制翻转和摆转的方向以及角度。框架前端面上方具有横向的斜面9,该斜面上的开孔11内嵌装电磁铁,开孔上端啮合上堵盖8,该上堵盖下端将电磁铁顶紧在开孔内并使电磁铁线圈的接线端15从上堵盖的通孔23内穿出,该接线端通过底板上的接线柱19连接控制箱。该开孔下端与开槽没有连通,仍然保留了一层较薄的板结构,由于电磁铁通过通电的线圈产生的磁力线完成作用,所以不用和加热块一样,其端面与开槽连通。框架上端面至前端面下方设置倾斜的开槽24,该开槽位于框架前端面的开口12处啮合安装下堵盖10。该下堵盖的作用是:下堵盖可以在开槽内调节位置,这是因为离心管的长度有差异,当较短的离心管插入后,可以适当将下堵盖拧进去,以提供良好的支撑,当离心管较长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DNA提取自动磁力架,包括框架,在框架上设置有用于嵌入离心管的至少一个开槽,其特征在于:在框架内设置有与开槽对位的电磁铁,该电磁铁的控制端与一控制箱连接,所述框架能在控制箱的控制下翻转或振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DNA提取自动磁力架,包括框架,在框架上设置有用于嵌入离心管的至少一个开槽,其特征在于:在框架内设置有与开槽对位的电磁铁,该电磁铁的控制端与一控制箱连接,所述框架能在控制箱的控制下翻转或振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DNA提取自动磁力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能在控制箱的控制下翻转并使离心管内的液体倾倒,所述框架能在控制箱的控制下往复摆转并形成离心管的振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DNA提取自动磁力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内设置有能加热离心管的加热块,该加热块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箱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DNA提取自动磁力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两侧端面设置有转轴,每个转轴转动穿装在框架下方间隔设置的底板上端面对位所装的轴板内,一侧轴板通过支架连接一减速换向器,该减速换向器的输入端连接电机,该减速换向器的输出端驱动该侧的转轴,所述电机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DNA提取自动磁力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前端面上方具有横向的斜面,该斜面上的开孔内嵌装所述电磁铁,开孔上端啮合上堵盖,该上堵盖下端将电磁铁顶紧在开孔内并使电磁铁线圈的接线端从上堵盖的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冰李文佳闫亮亮杨博然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普瑞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