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瓶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7762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1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瓶子,涉及塑料制品技术领域,解决了瓶子在使用完后基本就丢弃掉,适用性不高的技术问题。其技术要点是:一种塑料瓶子,包括瓶身和设在瓶身上端的瓶盖,瓶身包括相互连接的上瓶体和下瓶体,瓶盖设于上瓶体的上端,上瓶体的下端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下瓶体的上端内壁上设置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下瓶体的外壁上设置有杯子把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在将瓶子内的原有储存液体使用完后,将瓶身改成杯子进行使用的优点。

A plastic bott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瓶子
本技术涉及瓶子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塑料瓶子。
技术介绍
塑料瓶主要是由聚乙烯或聚丙烯等材料并添加了多种有机溶剂后制成的,其具有耐摔、不易碎、重量轻等优点,所以塑料瓶是一个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非常广泛的产品,能够用于储存液体,如饮料、食用油、豆奶等食品。在公告号为CN20193255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瓶子,包括瓶身和瓶盖,瓶盖设在瓶身上,瓶身外侧面上设有凹陷部,凹陷部套有塑料圈,塑料圈和瓶盖之间设有连接部,连接部的一端与瓶盖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塑料圈固定连接。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瓶子,其基本为一次性消耗瓶,使用完就丢掉了,没有一些其他的用途,且不能进行多次使用,容易造成浪费,所以导致其适用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瓶子,其具有能够在将瓶子内的原有储存液体使用完后,将瓶身改成杯子进行使用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瓶子,包括瓶身和设在瓶身上端的瓶盖,所述瓶身包括相互连接的上瓶体和下瓶体,所述瓶盖设于上瓶体的上端,所述上瓶体的下端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下瓶体的上端内壁上设置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下瓶体的外壁上设置有杯子把手,所述下瓶体的内壁设置有位于内螺纹下端且槽口竖直向上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密封条,当所述上瓶体螺纹连接在下瓶体内时,所述上瓶体的底部端面抵紧于凹槽内的密封条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瓶身是由上瓶体和下瓶体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能够进行拆卸,在将瓶身内的储存液体用完后,将上瓶体和下瓶体通过旋转分开,由于下瓶体为整体瓶身的下部分,分开后的下瓶体呈圆筒状,形成一个类似杯子的形状,在洗净后能够继续用于存放一些液体类的产品,比如用于存放最常见的开水,而且通过设置有竖直朝向的杯子把手,便于对下瓶体进行操作,防止装开水时手直接接触下瓶体外壁而造成烫伤,从而达到将瓶子内的原有储存液体使用完后,将瓶身改成杯子进行使用的效果,提高了瓶子的适用性。且通过设置凹槽,并在凹槽内设置密封条,且当上瓶体螺纹连接在下瓶体内时,上瓶体的底部端面能够抵紧在凹槽内的密封条上,能够对液体进行一定地阻隔,避免液体进入螺纹连接处,以提高上瓶体与下瓶体连接处的密封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瓶体的下端和下瓶体的上端设置有加厚层,所述内螺纹和外螺纹均设置于加厚层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上瓶体和下瓶体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瓶身时,由于需要防止瓶身里的储存液体从螺纹连接处漏出来,所以要将上瓶体和下瓶体拧紧进行密封,通过设置加厚层能够提高设有螺纹部位置瓶身强度,避免在拧紧时瓶身发生变形而影响密封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远离下瓶体外壁的一侧上设置有与凹槽底部平齐的开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密封条是安装在凹槽内部,在上瓶体和下瓶体连接时也受到挤压,不好取出,在将下瓶体当做杯子使用时,可以将没有用处的密封条取出,通过设置与凹槽底部平齐的开口,能够便于人们通过针状的东西将密封条从凹槽底部内寻到一个着力点直接撬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瓶体底部的外端面环其周侧等距设置有至少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半球状凸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下瓶体当做杯子使用时,有时会装上热水,通过在底面设置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半球状凸起使得下瓶体能够竖直立稳的情况下,减少下瓶体底面与支撑面的接触棉结,减少热量从下瓶体底面传递支撑面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瓶体的上端面与外壁连接处设置有倒圆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喝水时,嘴巴会与下瓶体的上端接触,通过在下瓶体的上端面与外壁连接处设置有倒圆角,能够避免直角形的连接处割伤到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瓶体和下瓶体的外壁上环瓶身的轴线等距且竖直设置有若干个弧形凸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上瓶体和下瓶体螺纹连接在一起时,需要进行旋转,通过设置若干个弧形凸条能够在旋转时提高手与上瓶体和下瓶体的抓紧力,便于将上瓶体和下瓶体拧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瓶体的外壁上设置有标签框,所述标签框朝向上瓶体内部凹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标签框能够用于贴示标签,且标签框朝上瓶体内部凹陷能够减少标签受到摩擦,起到保护标签的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由上瓶体和下瓶体螺纹连接形成的瓶身、设置在下瓶体外壁上的杯子把手,在将瓶身内原有的储存液体使用完后,将上瓶体和下瓶体旋开来,将下瓶体洗净后能够继续当做杯子用于存放开水等液体,从而达到在将瓶子内的原有储存液体使用完后,将瓶身改成杯子进行使用的优点;(2)通过设置凹槽和设在凹槽内的密封条,在将上瓶体螺纹连接在下瓶体上时,上瓶体的底部端面抵紧在密封条上,能够提高上瓶体与下瓶体连接处的密封性;(3)通过设置在上瓶体和下瓶体外壁上的弧形凸条,起到增加手与瓶身之间的抓紧力,便于直接通过手将上瓶体和下瓶体进行旋紧。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上瓶体;2、下瓶体;3、瓶身;4、瓶盖;5、外螺纹;6、内螺纹;7、杯子把手;8、加厚层;9、密封条;10、开口;11、凹槽;12、标签框;13、半球状凸起;14、弧形凸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一种塑料瓶子,结合图1和图2所示,包括用于储存液体的瓶身3和设在瓶身3上端用于封闭瓶身3的瓶盖4,瓶身3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瓶体1和下瓶体2,瓶盖4设于上瓶体1的上端,在上瓶体1的下端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5,下瓶体2的上端内壁上设置有与外螺纹5配合的内螺纹6,且在下瓶体2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便于对分离后的下瓶体2进行操作的杯子把手7;其中,上瓶体1和下瓶体2可以螺纹连接在一起,内螺纹6和外螺纹5可以加工成圆锥螺纹,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在将瓶身3内的液体使用完后,可以将上瓶体1和下瓶体2通过旋转拆开,由于下瓶体2为瓶身3的下部分,洗净后依然能够用于存放液体,从而达到将瓶子内的原有储存液体使用完后,将瓶身3改成杯子进行使用的效果,以提高瓶子的适用性。结合图1和图4所示,在上瓶体1的下端和下瓶体2的上端一体成型有朝内部延伸的加厚层8,内螺纹6和外螺纹5均加工于加厚层8上,在将上瓶体1和下瓶体2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在一起时,需要将上瓶体1和下瓶体2旋紧,容易造成螺纹部的位置发生变形或损坏,通过加厚层8能够提高加工螺纹部位置的强度;其中,在下瓶体2的上端面与外壁连接处设置有倒圆角,在将下瓶体2当做杯子进行喝水时,能够防止直角形的边缘割伤到嘴。结合图3、图4和图5所示,下瓶体2的内壁固定一体成型有位于内螺纹6下端且槽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料瓶子,包括瓶身(3)和设在瓶身(3)上端的瓶盖(4),其特征在于:所述瓶身(3)包括相互连接的上瓶体(1)和下瓶体(2),所述瓶盖(4)设于上瓶体(1)的上端,所述上瓶体(1)的下端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5),所述下瓶体(2)的上端内壁上设置有与外螺纹(5)配合的内螺纹(6),所述下瓶体(2)的外壁上设置有杯子把手(7),所述下瓶体(2)的内壁设置有位于内螺纹(6)下端且槽口竖直向上的凹槽(11),所述凹槽(11)内设置有密封条(9),当所述上瓶体(1)螺纹连接在下瓶体(2)内时,所述上瓶体(1)的底部端面抵紧于凹槽(11)内的密封条(9)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瓶子,包括瓶身(3)和设在瓶身(3)上端的瓶盖(4),其特征在于:所述瓶身(3)包括相互连接的上瓶体(1)和下瓶体(2),所述瓶盖(4)设于上瓶体(1)的上端,所述上瓶体(1)的下端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5),所述下瓶体(2)的上端内壁上设置有与外螺纹(5)配合的内螺纹(6),所述下瓶体(2)的外壁上设置有杯子把手(7),所述下瓶体(2)的内壁设置有位于内螺纹(6)下端且槽口竖直向上的凹槽(11),所述凹槽(11)内设置有密封条(9),当所述上瓶体(1)螺纹连接在下瓶体(2)内时,所述上瓶体(1)的底部端面抵紧于凹槽(11)内的密封条(9)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瓶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瓶体(1)的下端和下瓶体(2)的上端设置有加厚层(8),所述内螺纹(6)和外螺纹(5)均设置于加厚层(8)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帅浩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依莱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