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站坐两用平衡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7749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1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公开了一种站坐两用平衡车,包括车体(1),车体(1)上设有控制杆(2)和踏板(3),车体(1)的两侧设有车轮(4),所述车体(1)的中央设有操控座(11),控制杆(2)通过连接座(12)安装在操控座(11)的中央,所述控制杆(2)的上端设有操控部(21),操控部(21)的侧面设有通孔(22),操控部(21)的上端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扶手(23),扶手(23)与操控部(21)之间设有固定装置,扶手(23)向内收拢至扶手(23)位于通孔(22)的内部,扶手(23)向外侧展开至扶手(23)的顶面与操控部(21)的顶面相持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轻巧、功能多样、成本较低、便于携带的特点。

A kind of balance car for standing and sit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站坐两用平衡车
本技术涉及平衡车
,特别是一种站坐两用平衡车。
技术介绍
电动平衡车,又叫体感车、思维车、摄位车等,市场上主要有独轮和双轮两类,其运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动态稳定”(DynamicStabilization)的基本原理上,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并利用伺服控制系统,精确地驱动电机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系统的平衡,是现代人用来作为代步工具、休闲娱乐的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的产物。两轮电动平衡车采用两轮并排固定的方式。两轮电动平衡车采用两个轮子支撑,蓄电池供电,无刷电机驱动,加上单片机控制,姿态传感器采集角速度和角度信号,共同协调控制车体的平衡,仅仅依靠人体重心的改变便可以实现车辆的启动、加速、减速、停止等动作。但现有的平衡车,其控制杆一般设置在前端,仅仅起到控制方向、速度的作用,且平衡车的驾驶方式多数为站立式驾驶,驾驶者长时间行驶时较为容易疲劳而导致驾驶失误,造成安全事故,有的平衡车上专门设置一个坐垫,但是单独加坐垫的方式增加了制备,既增加了设备和制作成本,又增加了平衡车的体积和重量,不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站坐两用平衡车,具有结构轻巧、功能多样、成本较低、便于携带的特点。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一种站坐两用平衡车,包括车体,车体上设有控制杆和踏板,车体的两侧设有车轮,所述车体的中央设有操控座,控制杆通过连接座安装在操控座的中央,所述控制杆的上端设有操控部,操控部的侧面设有通孔,操控部的上端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扶手,扶手与操控部之间设有固定装置,扶手向内收拢至扶手位于通孔的内部,扶手向外侧展开至扶手的顶面与操控部的顶面相持平。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杆与操控部为同质一体结构。结构简单,便于制造,降低成本。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操控部呈三角状,操控部的转角均为圆弧角,操控部的顶面为平面,所述操控部的顶面长度与车体的宽度之间的差距为0~5cm。三角状的操控部便于使用者坐下休息,座位面积大,转角均为圆弧角,避免尖角对人体造成伤害,提高安全性和舒适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扶手呈橄榄球状结构,扶手的外部包裹有橡胶层。提高使用的舒适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装置采用电磁铁,电磁铁设置在操控部的上端两侧面,两个扶手上均设有与对应的电磁铁配合吸引的磁性片。采用磁性较大的电磁铁对磁性片进行吸引,吸引力大,可以支撑人体的重量,扶手需要收拢时,就将电磁铁断电,使其失去磁性,使得扶手可以自由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座的顶部设有连接槽,控制杆的下端伸入连接槽内与连接座可拆卸连接。可以采用卡接或者螺栓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可以将控制杆连同操控部一起从车体上拆卸下来,减轻平衡车的重量和体积,便于平衡车的携带。本技术具有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在原有的平衡车技术上进行了改进,将控制杆设置在车体的中央,增加车体的强度;扶手与操控部转动连接,扶手展开至极端,扶手的顶面与操控部的顶面相持平,并利用固定装置固定,与操控部的顶面配合形成可供人休息的座位,无需另外增加坐垫,节省设备和制造成本,可以让使用者在长时间站立感到疲惫时坐下休息,当不需要坐下时,就取消固定装置的固定作用,将扶手反向转动收拢至通孔内,方便使用者站立使用,不会对使用者造成阻碍,能够满足使用者不同状态下的需求,功能多样;通孔的设置,一方面用来安装、隐藏扶手,避免扶手对人体腿部造成过多的障碍,另一方面减轻操控部的质量,从而减轻整个平衡车的重量,使得平衡车结构轻巧,还可以便于提拿和携带。本技术具有结构轻巧、功能多样、成本较低、便于携带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扶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连接座与控制杆的连接示意图。附图标记:1、车体;11、操控座;12、连接座;13、连接槽;2、控制杆;21、操控部;22、通孔;23、扶手;24、电磁铁;25、磁性片;3、踏板;4、车轮。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3所示,一种站坐两用平衡车,包括车体1,车体1上设有控制杆2和踏板3,车体1的两侧设有车轮4,所述车体1的中央设有操控座11,控制杆2通过连接座12安装在操控座11的中央,所述控制杆2的上端设有操控部21,操控部21的侧面设有通孔22,操控部21的上端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扶手23,扶手23与操控部21之间设有固定装置,扶手23向内收拢至扶手23位于通孔22的内部,扶手23向外侧展开至扶手23的顶面与操控部21的顶面相持平。所述控制杆2与操控部21为同质一体结构。结构简单,便于制造,降低成本。所述操控部21呈三角状,操控部21的转角均为圆弧角,操控部21的顶面为平面,操控部21的顶面长度与车体1的宽度之间的差距为0~5cm。三角状的操控部21便于使用者坐下休息,座位面积大,转角均为圆弧角,避免尖角对人体造成伤害,提高安全性和舒适度。所述扶手23呈橄榄球状结构,扶手23的外部包裹有橡胶层。提高使用的舒适度。所述固定装置采用电磁铁24,电磁铁24设置在操控部21的上端两侧面,两个扶手23上均设有与对应的电磁铁24配合吸引的磁性片25。采用磁性较大的电磁铁24对磁性片25进行吸引,吸引力大,可以支撑人体的重量,扶手23需要收拢时,就将电磁铁24断电,使其失去磁性,使得扶手23可以自由转动。固定装置还可以采用常规的锁扣结构,在扶手23的端部设置锁勾,在操控部21设置锁座,扶手23转动至与操控部21持平时,通过锁勾与锁座连接固定。所述连接座12的顶部设有连接槽13,控制杆2的下端伸入连接槽13内与连接座12可拆卸连接。可以采用卡接或者螺栓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可以将控制杆2连同操控部21一起从车体1上拆卸下来,减轻平衡车的重量和体积,便于平衡车的携带。工作原理:本技术在原有的平衡车技术上进行了改进,将控制杆2设置在车体1的中央,增加车体1的强度;扶手23与操控部21转动连接,扶手23展开至极端时,扶手23的顶面与操控部21的顶面相持平,并利用固定装置固定,与操控部21的顶面配合形成可供人休息的座位,无需另外增加坐垫,节省设备和制造成本,可以让使用者在长时间站立感到疲惫时坐下休息,当不需要坐下时,就取消固定装置的固定作用,将扶手23反向转动收拢至通孔22内,方便使用者站立使用,不会对使用者造成阻碍,能够满足使用者不同状态下的需求,功能多样;通孔22的设置,一方面用来安装、隐藏扶手23,避免扶手23对人体腿部造成过多的障碍,另一方面减轻操控部21的质量,从而减轻整个平衡车的重量,使得平衡车结构轻巧,还可以便于提拿和携带。携带时,可以将控制杆2连同操控部21和扶手23一起从车体1上拆卸下来,减轻平衡车的重量和体积。上述实施例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站坐两用平衡车,包括车体(1),车体(1)上设有控制杆(2)和踏板(3),车体(1)的两侧设有车轮(4),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中央设有操控座(11),控制杆(2)通过连接座(12)安装在操控座(11)的中央,所述控制杆(2)的上端设有操控部(21),操控部(21)的侧面设有通孔(22),操控部(21)的上端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扶手(23),扶手(23)与操控部(21)之间设有固定装置,扶手(23)向内收拢至扶手(23)位于通孔(22)的内部,扶手(23)向外侧展开至扶手(23)的顶面与操控部(21)的顶面相持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站坐两用平衡车,包括车体(1),车体(1)上设有控制杆(2)和踏板(3),车体(1)的两侧设有车轮(4),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中央设有操控座(11),控制杆(2)通过连接座(12)安装在操控座(11)的中央,所述控制杆(2)的上端设有操控部(21),操控部(21)的侧面设有通孔(22),操控部(21)的上端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扶手(23),扶手(23)与操控部(21)之间设有固定装置,扶手(23)向内收拢至扶手(23)位于通孔(22)的内部,扶手(23)向外侧展开至扶手(23)的顶面与操控部(21)的顶面相持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站坐两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杆(2)与操控部(21)为同质一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站坐两用平衡车,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小红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风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