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控制含硫腐蚀气体的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7651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1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控制含硫腐蚀气体的控制装置,接头管的侧面连接有控制管,控制管的下端插入接头管内,上端在接头管外,控制管的下端与连接管的一端连接,连接管的另一端与第二管道连接,控制管的上端与接入管的下端连接,接入管的上端连接有第一接入管和第二接入管,第一接入管连接有清洗箱,清洗箱内填充有用于与管道内部污垢反应的清洗液,第二接入管连接有内部填充有氮气的氮气箱。本装置在使用时,能直接对管道的内壁进行清洗,消除内壁的污垢,保证正常的使用。

Control device for controlling sulfur corrosion ga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控制含硫腐蚀气体的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天然气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控制含硫腐蚀气体的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天然气田所产的天然气中经常含有大量硫化物。对于这样的高含硫酸性天然气,通过水气分离后,集气和运输管线和设备容器内易沉积有以硫磺为主的污垢。特别地,高含硫酸性气田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天然气从井底到井口、再到集输系统的过程中压力在逐渐减小、温度也在不断地变低,因此单质硫磺就会析出来,加之井底返出的压裂液残留物质等一起不断地附着在管道内壁,对生产系统产生严重的堵塞,导致停产等严重的后果,这些堵塞问题给集输系统的安全平稳生产运行带来了严重影响。为了避免高含硫酸性天然气田集输系统堵塞导致的停产或其它安全问题,需要及时的对管道进行解堵。因此一种新型的控制装置是迫切需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天然气开采过程中,其内的含硫腐蚀气体在管道中长期运输使用的过程中会在管道内部生成其他物质,对管道造成堵塞,不仅影响使用并且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控制含硫腐蚀气体的控制装置,解决管道防堵塞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用于控制含硫腐蚀气体的控制装置,包括用于连接腐蚀气体的第一管道以及用于运输的第二管道,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之间连接有接头管,接头管内部中空,两端分别与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一端连接;接头管的侧面连接有控制管,控制管的下端插入接头管内,上端在接头管外,控制管的下端与连接管的一端连接,连接管的另一端与第二管道连接,控制管的上端与接入管的下端连接,接入管的上端连接有第一接入管和第二接入管,第一接入管连接有清洗箱,清洗箱内填充有用于与管道内部污垢反应的清洗液,第二接入管连接有内部填充有氮气的氮气箱。进一步的,本装置在使用时,含硫腐蚀气体通过第一管道流入接头管,再通过接头管流入第二管道中,在长期使用后,若需要对管道进行清洗时,断开第一管道内气体的流入,然后首先接通氮气箱中的第二接入管,氮气箱中的氮气通过第二接入管、连接管进入第二管道中,氮气首先将第二管道中的腐蚀气体完全排出,排出后,再控制清洗箱连接的第一接入管,使清洗液通过第一接入管流入控制管、连接管中,最后流入第二管道中,对第二管道进行清洗。本装置在使用时,清洗液为水溶性的金属氢氧化物、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氨基三亚甲基膦酸、聚丙烯酰胺组成的溶液。清洗液与管道内壁上的污垢进行反应,进而能有效的对管道内壁进行清理,防止堵塞,使用效率更高。优选的,用于控制含硫腐蚀气体的控制装置,第一管道与接头管连接的一端连接有用于控制气体流出的第一控制阀。第一接入管和第二接入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通过控制阀进行控制调节,当需要对第二管道进行清洗时,控制第一控制阀防止腐蚀气体进一步的流出,并且通过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控制清洗液和氮气的流出,使用效率更高。优选的,用于控制含硫腐蚀气体的控制装置,控制管在接头管的外侧面处连接有密封板,密封板过接入管内部,并且密封板在接入管内部处设置有单向板,单向板旋转方向为朝向接头管内部旋转。本装置在使用时,当氮气或清洗液流出时,通过密封板上的单向板流入连接管中,由于单向板的存在,不会影响氮气和清洗液的流入,同时也能有效的防止流入连接管的氮气和清洗液发生回流的现象,更便于长使用。优选的,用于控制含硫腐蚀气体的控制装置,接入管的下端与控制管之间通过螺纹旋转连接。通过螺纹连接,在不使用或需要更换维修时,能便捷快速的取下,并且使用时,也不会影响使用。优选的,用于控制含硫腐蚀气体的控制装置,第一接入管和第二接入管与水平直线之间的夹角均为45度。第一接入管和第二接入管倾斜设置,在使用时,更便于气体和液体流入,使用更方便。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用于控制含硫腐蚀气体的控制装置,本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使用;2、本技术用于控制含硫腐蚀气体的控制装置,本装置在使用时,能直接对管道的内壁进行清洗,消除内壁的污垢,保证正常的使用;3、本技术用于控制含硫腐蚀气体的控制装置,本装置能有效的控制腐蚀气体,当管道内壁污垢较多时,对管道内壁进行清洗,防止堵塞,使得腐蚀气体更便于高效流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第一管道,2-第二管道,3-接头管,4-第一控制阀,5-控制管,6-连接管,7-接入管,8-第一接入管,9-第二接入管,10-清洗箱,11-氮气箱,12-第二控制阀,13-第三控制阀,14-密封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用于控制含硫腐蚀气体的控制装置,包括用于连接腐蚀气体的第一管道1以及用于运输的第二管道2,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之间连接有接头管3,接头管3内部中空,两端分别与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的一端连接;接头管3的侧面连接有控制管5,控制管5的下端插入接头管3内,上端在接头管3外,控制管5的下端与连接管6的一端连接,连接管6的另一端与第二管道2连接,控制管5的上端与接入管7的下端连接,接入管7的上端连接有第一接入管8和第二接入管9,第一接入管8连接有清洗箱10,清洗箱10内填充有用于与管道内部污垢反应的清洗液,第二接入管9连接有内部填充有氮气的氮气箱11。实施例2用于控制含硫腐蚀气体的控制装置,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第一管道1与接头管3连接的一端连接有用于控制气体流出的第一控制阀4。控制管5在接头管3的外侧面处连接有密封板14,密封板14过接入管7内部,并且密封板14在接入管7内部处设置有单向板,单向板旋转方向为朝向接头管3内部旋转。第一接入管8和第二接入管9上分别设置有第二控制阀12和第二控制阀13。实施例3用于控制含硫腐蚀气体的控制装置,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接入管7的下端与控制管5之间通过螺纹旋转连接。第一接入管8和第二接入管9与水平直线之间的夹角均为45度。本装置在使用时,当需要清洗第二管道2时,控制第一控制阀4关闭,防止腐蚀气体通过第一控制阀4流入接头管中,然后在通过第三控制阀13控制氮气进入第二管道内,第二管道内的氮气对第二管道2内的腐蚀气体进行排出,排干净后,关闭第三控制阀13,将第二控制阀12打开,使清洗液流入第二管道2内对第二管道2的内壁进行清洗,使用完毕后,重新将第三控制阀13和第二控制阀12关闭,打开第一控制阀4,进行正常使用。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控制含硫腐蚀气体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接腐蚀气体的第一管道(1)以及用于运输的第二管道(2),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之间连接有接头管(3),接头管(3)内部中空,两端分别与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的一端连接;/n接头管(3)的侧面连接有控制管(5),控制管(5)的下端插入接头管(3)内,上端在接头管(3)外,控制管(5)的下端与连接管(6)的一端连接,连接管(6)的另一端与第二管道(2)连接,控制管(5)的上端与接入管(7)的下端连接,接入管(7)的上端连接有第一接入管(8)和第二接入管(9),第一接入管(8)连接有清洗箱(10),清洗箱(10)内填充有用于与管道内部污垢反应的清洗液,第二接入管(9)连接有内部填充有氮气的氮气箱(11)。/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控制含硫腐蚀气体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接腐蚀气体的第一管道(1)以及用于运输的第二管道(2),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之间连接有接头管(3),接头管(3)内部中空,两端分别与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的一端连接;
接头管(3)的侧面连接有控制管(5),控制管(5)的下端插入接头管(3)内,上端在接头管(3)外,控制管(5)的下端与连接管(6)的一端连接,连接管(6)的另一端与第二管道(2)连接,控制管(5)的上端与接入管(7)的下端连接,接入管(7)的上端连接有第一接入管(8)和第二接入管(9),第一接入管(8)连接有清洗箱(10),清洗箱(10)内填充有用于与管道内部污垢反应的清洗液,第二接入管(9)连接有内部填充有氮气的氮气箱(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控制含硫腐蚀气体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管道(1)与接头管(3)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少鹏刘洪柯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华气清源油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