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侧储能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7121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1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户侧储能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用户储能配置信息、基础电价、日前负荷预测数据、日内负荷预测数据以及I、II、III类需求响应指令信息和I、II、III类需求响应补偿价格等信息;根据用户储能配置信息、日前负荷预测数据、I类需求响应补偿价格、基础电价和I类需求响应指令信息基于第一调度模型确定第一储能出力计划;根据用户储能配置信息、日内负荷预测数据、II类需求响应指令信息、III类需求响应指令信息和第一储能出力计划基于第二调度模型确定第二储能出力计划;根据所述第二储能出力计划调整储能出力。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能够在保证储能安全稳定运行的情况下以使得经济效益最大化。

User side energy storage control method, device, equipment and storage medi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户侧储能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户侧储能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用户侧储能控制相关方法和策略中,大多数仅考虑了如何协调多种能量管理策略的执行,在关于经济效益方面,仅考虑到安装储能装置带来的综合收益,并未结合具体的激励情况考虑最大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户侧储能控制方法、装置、用户侧储能控制和存储介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侧储能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用户储能配置信息、日前负荷预测数据、日内负荷预测数据、I类需求响应补偿价格、II类需求响应补偿价格、III类需求响应补偿价格、基础电价、I类需求响应指令信息、II类需求响应指令信息和III类需求响应指令信息;根据所述用户储能配置信息、日前负荷预测数据、I类需求响应补偿价格、基础电价和I类需求响应指令信息基于第一调度模型确定第一储能出力计划;根据所述用户储能配置信息、日内负荷预测数据、II类需求响应指令信息、III类需求响应指令信息和所述第一储能出力计划基于第二调度模型确定第二储能出力计划;根据所述第二储能出力计划调整储能出力。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侧储能控制装置,包括: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储能配置信息、日前负荷预测数据、日内负荷预测数据、I类需求响应补偿价格、II类需求响应补偿价格、III类需求响应补偿价格、基础电价、I类需求响应指令信息、II类需求响应指令信息和III类需求响应指令信息;第一出力计划制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储能配置信息、日前负荷预测数据、I类需求响应补偿价格、基础电价和I类需求响应指令信息基于第一调度模型确定第一储能出力计划;第二出力计划制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储能配置信息、日内负荷预测数据、II类需求响应指令信息、III类需求响应指令信息和所述第一储能出力计划基于第二调度模型确定第二储能出力计划;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储能出力计划调整储能出力。再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侧储能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处理器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用户侧储能控制方法。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用户侧储能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户侧储能控制方法能够基于电价激励政策根据三种不同需求响应指令相关信息逐步指定详细的第二储能出力计划,基于第二储能出力计划制定最优的储能每个时段的充放电策略,在保证储能安全稳定运行的情况下以使得经济效益最大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用户侧储能控制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用户侧储能控制方法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用户侧储能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用户侧储能控制设备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方向、动作、步骤或元件等,但这些方向、动作、步骤或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方向、动作、步骤或元件与另一个方向、动作、步骤或元件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调度模型称为第二调度模型,且类似地,可将第二调度模型称为第一调度模型。第一调度模型和第二调度模型两者都是调度模型,但其不是同一调度模型。术语“第一”、“第二”等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当部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部,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部。当一个部被认为是“连接”到另一个部,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部。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步骤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步骤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实施例一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用户侧储能控制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可以适用存在多种电价激励的电力市场情况,具体流程如下:步骤S110、获取用户储能配置信息、日前负荷预测数据、日内负荷预测数据、I类需求响应补偿价格、II类需求响应补偿价格、III类需求响应补偿价格、基础电价、I类需求响应指令信息、II类需求响应指令信息和III类需求响应指令信息。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为优化电网侧供电,电力用户将接受多种电价激励,电价激励主要包括根据需求响应指令制定的需求响应补偿电价。电力用户接受到需求响应中心发出的需求响应指令后,需要自行调整用电负荷以完成响应。需求响应指令包括响应时段以及相应需求量,具体按发布时间可以分为I类需求响应指令、II类需求响应指令和III类需求响应指令,其中,所述I类需求响应指令为日前发布的需求响应指令,II类需求响应指令为日内发布的需求响应指令(为与III类需求响应指令区分通常是在实时时刻预设时间之前发布的需求响应指令如半小时之前),III类需求响应指令为实时发布的需求响应指令,I类需求响应指令和II类需求响应指令是约定需求响应指令,用于可以自行预先规划用电负荷完成响应过程,而III类需求响应指令可以视为是需求响应中心直接下发的控制指令,用户需要立即相应调整用电负荷以完成响应。此处日前是指需要规划储能出力计划的日期之前,日内是指需要规划储能出力计划日期当日内。日前负荷预测数据和日内负荷预测数据均为根据以往负荷情况分析得到。结合用户侧接入储能的情况,本实施中基于用户储能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户侧储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用户储能配置信息、日前负荷预测数据、日内负荷预测数据、I类需求响应补偿价格、II类需求响应补偿价格、III类需求响应补偿价格、基础电价、I类需求响应指令信息、II类需求响应指令信息和III类需求响应指令信息;/n根据所述用户储能配置信息、日前负荷预测数据、I类需求响应补偿价格、基础电价和I类需求响应指令信息基于第一调度模型确定第一储能出力计划;/n根据所述用户储能配置信息、日内负荷预测数据、II类需求响应指令信息、III类需求响应指令信息和所述第一储能出力计划基于第二调度模型确定第二储能出力计划;/n根据所述第二储能出力计划调整储能出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户侧储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用户储能配置信息、日前负荷预测数据、日内负荷预测数据、I类需求响应补偿价格、II类需求响应补偿价格、III类需求响应补偿价格、基础电价、I类需求响应指令信息、II类需求响应指令信息和III类需求响应指令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储能配置信息、日前负荷预测数据、I类需求响应补偿价格、基础电价和I类需求响应指令信息基于第一调度模型确定第一储能出力计划;
根据所述用户储能配置信息、日内负荷预测数据、II类需求响应指令信息、III类需求响应指令信息和所述第一储能出力计划基于第二调度模型确定第二储能出力计划;
根据所述第二储能出力计划调整储能出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第二储能出力计划之后还包括:
判断是否接收到新的III类需求响应指令;
若是,则按照新的III类需求响应指令调整储能出力,更新III类需求响应指令信息并调整所述第二储能出力计划得到调整后的第二储能出力计划,所述新的III类需求响应指令执行完成后按照所述调整后的第二储能出力计划调整储能出力;
若否,则根据所述第二储能出力计划调整储能出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类需求响应指令为日前发布的需求响应指令,II类需求响应指令为日内发布的需求响应指令,III类需求响应指令为实时发布的需求响应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度模型包括以用户每日用电总成本最小为目标的第一目标函数以及考虑储能SOC保护和充放电功率限制的第一约束条件。其中,第一目标函数的值是用户每日用电总成本,由电能量成本与容量电价成本之和减去I类需求响应补偿收益计算得到,变量是全日各时段储能充放电功率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度模型包括以用户分时段用电总成本最小为目标的第二目标函数以及考虑储能SOC保护和充放电功率限制的第二约束条件。其中,第二目标函数值是用户分时段用电总成本,由当前时段至日内结束时段的电能量成本与容量电价成本之和减去当前时段至日内结束时段的I、II、III类需求响应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燿圣李端平王立文宋嗣博陈子颖宋怡文蔡金鑫
申请(专利权)人:华润智慧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