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扶手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6611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0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座椅扶手,所述座椅扶手包括扶手垫组件、升降组件和安装地脚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伸缩机构、角度滑轨及动力元件;所述伸缩机构固定在所述安装地脚组件上,所述角度滑轨与所述伸缩机构活动连接,所述动力元件连接在所述伸缩机构上,所述扶手垫组件固定在所述角度滑轨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座椅扶手,通过设置伸缩机构与角度滑轨,利用伸缩机构的伸缩作用,并配合角度滑轨,可将座椅扶手从座垫之间推举出座垫所在的平面,从而,实现座椅扶手高度的调节。

A kind of seat armrest an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座椅扶手及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座椅扶手及车辆。
技术介绍
目前,为了使汽车后排座位乘员乘坐更为舒适,越来越多的车辆在后排座椅之间设置有扶手,常见的扶手为隐藏与靠背之间的翻转式扶手,当需要使用时,将其翻转放下即可,也有少数车型将扶手设置在座椅坐垫之间以改善车内空间使乘员乘坐更为舒适。然而,车辆后排座椅的乘员类型较为复杂,包括各个年龄段不同身材的乘员,上述现有的座椅扶手都是绕某一转轴翻转打开,均无法实现扶手高度的活动调节,因此,现有的座椅扶手使用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其无法广泛适应各类乘员,难以满足不同类型乘员的舒适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座椅扶手及车辆,以提升座椅扶手在不同类型乘员中的适用性,满足乘员的舒适性需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座椅扶手,所述座椅扶手包括扶手垫组件、升降组件和安装地脚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伸缩机构、角度滑轨及动力元件;所述伸缩机构固定在所述安装地脚组件上,所述角度滑轨与所述伸缩机构活动连接,所述动力元件连接在所述伸缩机构上,所述扶手垫组件固定在所述角度滑轨上。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至少两组X形剪式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通过连接杆组件连接;进一步的,任一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连接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所述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一连接杆三者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呈X形交叉布置,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三者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滑轨和所述第三连接杆三者铰接;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第四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铰接,所述第一滑杆位于所述第一滑轨上的滑槽内;所述第二滑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铰接,所述第二滑杆位于所述第二滑轨上的滑槽内。进一步的,所述动力元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滑杆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四连接杆上。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机构还包括调角器,所述调角器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杆上。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机构还包括间歇阻尼机构,所述间歇阻尼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进一步的,所述角度滑轨上设置有升降滑槽,所述升降滑槽包括弧形部分与直线部分。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地脚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吸扭地脚,所述吸扭地脚中间的惯性距大于两边的惯性矩。进一步的,所述扶手垫组件包括扶手垫与支撑板,所述扶手垫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座椅扶手,具有以下优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座椅扶手,通过设置伸缩机构与角度滑轨,利用伸缩机构的伸缩作用,并配合角度滑轨,可将座椅扶手从座垫之间推举出座垫所在的平面,从而,实现座椅扶手高度的调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以提升后排乘员的乘坐舒适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前述的座椅扶手。所述车辆与上述座椅扶手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座椅扶手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升降组件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角度滑轨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吸扭地脚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扶手垫组件的示意图;图6-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座椅扶手在第一位置的示意图;图6-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座椅扶手在第二位置的示意图;图6-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座椅扶手在第三位置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扶手垫组件,11-升降组件,12-安装地脚组件,101-扶手垫,102-支撑板,111-伸缩机构,112-角度滑轨,113-动力元件,114-连接杆组件,121-吸扭地脚,1111-连杆机构,1112-调角器,1113-间歇阻尼机构,1121-升降滑槽,1141-第一连接杆,1142-第二连接杆,1143-第三连接杆,1144-第四连接杆,1145-第一滑杆,1146-第二滑杆,11111-第一滑轨,11112-第二滑轨,11113-第一支撑杆,11114-第二支撑杆,11211-弧形部分,11212-直线部分。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座椅扶手,所述座椅扶手包括扶手垫组件10、升降组件11和安装地脚组件12,参照图2,所述升降组件11包括伸缩机构111、角度滑轨112及动力元件113;所述伸缩机构111固定在所述安装地脚组件12上,所述角度滑轨112与所述伸缩机构111活动连接,所述动力元件113连接在所述伸缩机构111上,所述扶手垫组件10固定在所述角度滑轨112上。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座椅扶手,该座椅扶手包括扶手垫组件10、升降组件11和安装地脚组件12。如图2所示,升降组件11包括伸缩机构111、角度滑轨112及动力元件113;伸缩机构111固定在所述安装地脚组件12上,所述角度滑轨112与所述伸缩机构111活动连接,所述动力元件113连接在所述伸缩机构111上,所述扶手垫组件10固定在所述角度滑轨112上。扶手垫组件位于整个座椅扶手的最上方,是乘员所能直接接触到的物体,升降组件作为推举扶手垫组件升降的结构与扶手垫组件固定在一起,扶手垫组件可随着升降组件的升降运动而运动。升降组件中的伸缩机构与角度滑轨共同作用,使得扶手垫组件可转动一定的角度至水平方向,并在一定高度范围内升降调节。安装地脚组件作为座椅扶手的基座,用于安装固定升降组件。动力组件则为升降组件的运动提供驱动动力。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座椅扶手,通过设置升降组件,通过升降组件中伸缩机构与角度滑轨的结合,利用伸缩机构的伸缩作用,并配合角度滑轨,可将座椅扶手从座垫之间推举出座垫所在的平面,从而,实现座椅扶手高度的调节,满足不同类型乘员的舒适性需求。进一步的,参照图2,所述伸缩机构111包括至少两组X形剪式连杆机构1111,所述连杆机构1111通过连接杆组件114连接;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伸缩结构111包括至少两组X形剪式连杆机构1111,各组连杆机构1111之间通过连接杆组件114连接。两组X形剪式连杆机构1111可对称设置在连接杆组件114两端,若X形剪式连杆机构1111为多组,则可沿连接杆组件114的轴向均匀设置。进一步的,任一组所述连杆机构1111包括第一滑轨11111、第二滑轨11112、第一支撑杆11113和第二支撑杆11114;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扶手包括扶手垫组件、升降组件和安装地脚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伸缩机构、角度滑轨及动力元件;/n所述伸缩机构固定在所述安装地脚组件上,所述角度滑轨与所述伸缩机构活动连接,所述动力元件连接在所述伸缩机构上,所述扶手垫组件固定在所述角度滑轨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扶手包括扶手垫组件、升降组件和安装地脚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伸缩机构、角度滑轨及动力元件;
所述伸缩机构固定在所述安装地脚组件上,所述角度滑轨与所述伸缩机构活动连接,所述动力元件连接在所述伸缩机构上,所述扶手垫组件固定在所述角度滑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机构包括至少两组X形剪式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通过连接杆组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
任一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
所述连接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
所述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一连接杆三者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呈X形交叉布置,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三者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滑轨和所述第三连接杆三者铰接;
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第四连接杆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铰接,所述第一滑杆位于所述第一滑轨上的滑槽内;所述第二滑杆与所述第一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晓永李卫东马文树高天亮赵欣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