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壳体组件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6604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及车辆,包括:壳体、壳体内衬骨架、扭转弹簧、驱动机构和缓冲垫;壳体为可折叠壳体,壳体包括固定端和自由端,固定端设置有缓冲垫,固定端与车辆的车体固定连接;壳体朝向车辆的车体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壳体内衬骨架,壳体内衬骨架与壳体连接;壳体内衬骨架包括多个内衬骨条,多个内衬骨条的一端共同铰接;扭转弹簧的一端与车辆的车体固定连接,扭转弹簧的另一端与壳体内衬骨架的铰接点固定连接,扭转弹簧为壳体内衬骨架提供折叠收缩的动力;驱动机构与自由端连接,驱动机构驱动自由端相对固定端运动以展开壳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壳体在自动折叠时需要的动力源功率较小,折叠占用的空间小,且折叠速度较快,可提升配送效率。

Shell assembly an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壳体组件及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流配送
,尤其涉及一种壳体组件及车辆。
技术介绍
目前,货物派送车辆已经广泛应用到物流配送领域,为了使得车辆在运输过程中便于开闭,以实现存货或取货的便利性,通常通过车身门窗的铰接实现硬质门窗沿铰链中心点开合,或使用多连杆形折叠机构实现软顶车棚随金属骨架折叠,且多为手动折叠。但是,前述硬质外壳的刚度大、重量大,一方面会增大车辆的自重,另一方面,硬质外壳的门窗沿铰链中心翻转时需要较大的摆动空间,若要实现自动折叠,需要动力源的功率较大,而多连杆形折叠机构为了保证折叠精度和稳定性,其折叠速度较慢。可以看出,现有的车辆在物流运输的过程中,至少存在车辆壳体或仓门开闭过程占用空间大、自动折叠需要的动力源功率大以及折叠速度慢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组件及车辆,以至少解决现有车辆壳体开闭过程占用空间大、自动折叠需要的动力源功率大以及折叠速度慢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壳体组件,应用于车辆,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壳体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壳体组件,应用于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壳体内衬骨架、扭转弹簧、驱动机构和缓冲垫;/n所述壳体为可折叠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固定端设置有缓冲垫,所述固定端与所述车辆的车体固定连接;/n所述壳体朝向所述车辆的车体内部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壳体内衬骨架,所述壳体内衬骨架与所述壳体连接;/n所述壳体内衬骨架包括多个内衬骨条,多个所述内衬骨条的一端共同铰接;/n所述扭转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车辆的车体固定连接,所述扭转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内衬骨架的铰接点固定连接,所述扭转弹簧用于为所述壳体内衬骨架提供折叠收缩的动力;/n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自由端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体组件,应用于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壳体内衬骨架、扭转弹簧、驱动机构和缓冲垫;
所述壳体为可折叠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固定端设置有缓冲垫,所述固定端与所述车辆的车体固定连接;
所述壳体朝向所述车辆的车体内部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壳体内衬骨架,所述壳体内衬骨架与所述壳体连接;
所述壳体内衬骨架包括多个内衬骨条,多个所述内衬骨条的一端共同铰接;
所述扭转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车辆的车体固定连接,所述扭转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内衬骨架的铰接点固定连接,所述扭转弹簧用于为所述壳体内衬骨架提供折叠收缩的动力;
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自由端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自由端相对所述固定端运动以展开所述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传动机构;
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车辆的车体上;
所述传动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自由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丝杆、丝杆螺母、第一连杆和第一滑轨;
所述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丝杆螺母套设于所述丝杆上;
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丝杆螺母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连接;
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自由端固定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佳刘旸张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